專家:俄軍無限接近美邊境 推進令美猝不及防

近來,美軍的活躍度甚高,多艘航母長距離調兵遣將,在敏感區域部署先進戰機和偵察監視系統,不斷突破極限,嚴重破壞了諸多地區形成的戰略平衡和安全穩定。美軍通過種種舉動,意在警告某些國家,也向世界表明,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仍是越級大國,美軍仍是世界頭號軍隊,切莫挑戰其地位,這其中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舉動也不在少數。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8月31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於8月29日對外宣布,俄羅斯計劃儘快在距離美國邊界85公里處部署軍隊。此消息一出,似乎俄美雙方都比較鎮定,美方沒有立即採取應對措施,這也可能是大國的"風度"所在,兩國在此問題的爭執可能會慢慢展開,實質性步伐也可能逐步推進。

俄一舉多得,或將成為現實

俄羅斯發揮本國地緣政治優勢的同時,再積極依靠越南等傳統合作夥伴的多年關係向外拓展空間,打破美國和北約的圍堵。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俄羅斯計劃於2018年,在俄羅斯遠東楚科奇地區組建海岸防禦師,從濱海邊疆區南部海岸到北極地區,建立統一海岸防禦體系。

近年來,北極冰封期縮短,通常時間變長,其戰略價值日益凸顯,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把目光投向北極,甚至將手伸向其中。俄在該地區提前下手、加強防備,尤其是對某些大國和強國。以備不測態勢。

首先,俄極力控制傳統活動區域――北極的決心和恆心不變。俄羅斯向來具有強硬、雷厲風行等鮮明特點,做事考慮後果,但更喜歡冒險,也許正是因為善於冒險,嚇退了"敵人",得到了實惠,把握了先機,達到了目的,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就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例子。

俄在離美國不遠的遠東地區部署海防師,美國可能在冷戰時期早已見識過,似乎不足為奇,尚未就此表示強烈抗議,可能仍在觀望。事實上,俄方通常言出必行,如:將在與日本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上駐軍,這次也不會例外,一定會如期部署作戰師,以維護本國利益和勢力範圍。

其次,可能迫使美國在該方向上重新考慮和部署。世界那麼大,總有美國無暇顧及之處,再說,美國總體實力在下滑,或許已力不從心。俄在遠東方向部署常駐部隊,對於美國來說,顯得無比被動,但再被動也得面對,需要拿出辦法去應對,擺出一個姿態。俄此舉對於美國本土來說,構成一定的威脅,或許談不上實質性的遏制,但既然要做出對美方很不"友好"的舉動,夠美國折騰一陣子。可以預知,美方不會就此忍氣吞聲,咽下這口氣,美國的應對之策還未露出"水面",究竟會不會採取加強阿拉斯加州的兵力調整和部署等,仍有待於後序的觀察。

一石將激起千層浪,俄試圖卡住美"咽喉"

俄羅斯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對岸的遠東地區屯兵,這種坐山觀虎、守株待兔等典型形式用於領土接近的國家之間你爭我斗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因為這樣做既可以實現常態化、投入成本也低,而且令對方似"狗咬刺蝟,無從下口"。俄方此時在遠東楚科奇地區部署部隊,更多的是從俄國家利益和戰略考量,需要突出該方向上的防衛才可以較好維護本國的利益。至於能否一舉兩得或者一舉多得,還要看對方的布局,目前仍難以斷言。

首先,無限接近,無形的威脅正逼近美國。說實話,俄美兩國之間接近並不意味著兵戎相見,或許更多的是一種威懾、排斥和排擠,兩國真要發動戰爭,後果恐怕兩國本身都不敢想像;所以,兩國在動武問題上比任何時候都要謹慎。美國習慣於以大欺小、以強欺弱,俄羅斯是不會買帳的,從來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最終結局通常是誰進一步,誰退一步的問題。俄欲在遠東楚科奇地區部署部隊,形成相對優勢,意在警告美方不要越界、三思而後行,更不會介入北極事務,否則,總是有辦法對付美國的。

其次,有力回應美國近年來的活躍行為。美軍主要航母活躍在全球各大敏感區域,不僅有力震懾和威懾了地區勢力,賺足了眼球;還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它大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前不久,美國糾結北約成員在北極地區大搞軍事演習,企圖擠身北極,成為北極俱樂部的成員之一,為名正言順地進入北極造勢。美國進入北極的目的至少有兩個,一個分享北極優勢資源、搶占先機;另一個是削弱俄在北極地區的影響。事實上,北極幅原遼闊,歷來是俄方的活動範圍,再大俄方也不會認為哪一寸是多餘的。

俄興師動眾,不失小心謹慎

俄羅斯試圖再度崛起,必然要突破層層圍堵,被圍困在歐洲顯然難以真正實現崛起。美方擅長出招,俄被動接招;雙方恐怕解決不了問題,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俄主動出招,美方接招,不知美方能否適應新形勢的變化,一旦不適應就有可能在某些方向上被俄方牽著鼻子走。近來,俄方的種種舉動,足以表明俄方正在做"伸展"動作,涉及到哪個方向上國家至少會感到不適應,也會拿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首先,俄方在敏感區域的武器配備保持相對克制。既然俄在遠東部署部隊必定會對美國形成一定的威脅,否則將會失去意義。據悉,可能會隨防禦師一起部署"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飛彈,可能使駐紮在阿拉斯加州的美軍不寒而慄,也可以認為沒有安全感可言。事實上,長期以來,美國本土來自周邊的安全威脅很少,甚至可以忽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軍才將主要兵力和精力投放到海外。俄方之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亂美軍的既定布局,但俄方將部署的飛彈屬於短程,並沒有過多覆蓋到美國敏感區域,相互都留足了進退的空間。

其次,保持適應緊張,以避免態勢迅速升溫。俄軍的作風向來比較務實,部隊既然要部署到遠東地區了,決不是一種擺設,決不會當作可有可無的軍事力量。可以看出,俄軍並沒有前置主要作戰力量,仍是常規力量,職能主要是看住、守住和把住地區局勢,保持地區的存在,以備不時之需。這是俄向北看,嚴防死守"北大門"邁出的新步伐,這可以視為俄在整個戰略布局中的一個重要"棋子",或許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俄方採取這種"恰如其分"的軍事動作,可以有效維護本地區利益,也避免與美方產生過多的軍事摩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462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