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新型隱形戰鬥機--殲31已經"新鮮出爐",可以說,這款戰機是中航技術的又一次革新。美國媒體密切關注著中方殲-31隱形戰鬥機的研製過程,可以說,殲-31一出,F-35的江湖霸主地位岌岌可危,甚至可能陷於敗於下風之地。
中國新型隱形戰機殲-31,代號31001。該機型採用隱形設計,在外形接近美國F-35。有網友猜測,該戰機就是今年6月出現的"粽子機"。有港媒分析,殲-31換裝兩台WS-13A雙轉子發動機,將提高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
有觀察指殲-31發動機研製難度超越殲-20,殲-31內置彈艙估計可掛載4枚PL15飛彈,臨時外掛7個,可懸掛多種武器,具有全天候攔截能力併兼有對地攻擊能力。
北京軍事評論員陳堅說:殲-31是一款隱形戰鬥機,無論是它的外觀還是所體現出來的一些技術特徵,都具備第五代戰鬥機的隱形特徵。第二條的話,它的氣動外形。它是一個雙發的雙垂尾的隱形戰鬥機,具備了第五代戰鬥機很多的特徵。
並已曝光3架原型機。有外媒稱殲-31這種較輕型戰鬥機是對殲-20這種重型戰鬥機的補充,另有分析指中國軍方可能同時引進殲-20和殲-31這兩款戰機,並利用成飛和沈飛之間的競爭,來加速研發進程,同時也鼓勵創新。
另外,殲-31的前起落架採用雙輪胎結構、主機翼較寬,明顯具備航母艦載機的潛力。目前有軍方人士稱:隨著中國高新武器逐漸成熟,解放軍完全有能力擊毀F-22戰鬥機。可以說,這款機型完全可以消除F-35帶給中國解放軍們的陰霾。
中國殲31戰機消失已久竟被說賣不出去!真正用途令美緊張
很多人認為現在我們航母投送的能力,既能投送火力,又能投送兵力,還能投送信息力,我們今後的航母編隊,它的水平會越來越高,像殲-20、殲-31這樣的四代機,都不排除上航母的可能。至此,殲-31地位已經有定論,上航母是它未來的命運,那麼,殲-31的前世今生又是什麼呢。
殲-31是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驗證機,用於驗證空氣動力學設計、隱身外形、輕量化結構、新一代航空電子設備和先進位造等技術,以積累先進戰鬥機設計經驗,並爭取獲得出口訂單。
據中國航空系統院士回憶錄系列文章介紹,中國海空軍在2010年前就進行了第四代戰鬥機方案競標,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方案中標並發展出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於2011年1月首飛。
由於瀋陽所的方案在競標中未能獲得軍方認可,因此失去了主導新型戰鬥機研製的機會,該所出於積累設計經驗考慮,決定自籌資金上馬新一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2012年6月,殲-31的02架原型機從瀋陽經高速公路運抵陝西閻良中航強度研究所,以進行飛機結構強度試驗,照片引起網友高度關注。
在2010年之前的競標中,瀋陽所的三翼面方案低速機動性能相對較好,但受三翼面結構限制,在航程和高速機動能力等方面有所不足,而這恰好是第4代戰鬥機發展的重點,於是瀋陽所決心放棄三翼面布局,轉為採用常規布局方案。
另一方面,殲-20戰鬥機競標結束後,中國空軍未來主力戰鬥機已經名花有主,不可能再採購另一種重型四代機,於是瀋陽所計劃研製一種可發展成中型戰鬥機的驗證機,以爭取獲得空軍訂單。
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310驗證機最終採用兩台俄制RD-33中型渦扇發動機,成為中型戰鬥機大小的驗證機。
310驗證機由於安裝了兩台RD-33發動機,飛機重量和體積使它定位在中型戰鬥機水平上,機內彈艙和油箱容積有限,遠低於殲-20戰鬥機,無法裝載重型對地攻擊彈藥,因此不適合需要大型戰鬥機和遠程攻擊機的中國空軍。
但只要該機外銷價格適中,能夠在機身武器艙內安裝2-4枚中距空空飛彈,對空攔截作戰半徑超過300公里,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就可以滿足主要考慮國土防空作戰的第三世界空軍的需要,有一定的出口機會。
加拿大漢和曾以殲31賣不出去為題,大肆詆毀中國四代戰機,實際上第三世界國家採購戰鬥機的主要限制是費用問題,先進戰鬥機的價格越來越高,因此只有少數國家具備採購四代機的能力。
當前美國、韓國、日本、土耳其、瑞典都有自己的中型/小型四代機方案,並積極向外推銷,排除他們同一陣營的國家後,有可能採購中國四代機的只有伊朗、巴基斯坦、委內瑞拉等少數幾個國家,總的潛在市場規模在150~250架之間,恰好超過新型戰鬥機攤平研製成本的最低規模要求。
巴基斯坦FC-1戰鬥機的採購工作尚未過半,伊朗在F-5基礎上改進的"閃電"戰鬥機剛剛服役,委內瑞拉的蘇-30MK2戰鬥機在2006年才服役,因此這幾個國家到2025年左右才需要服役下一代戰鬥機。
考慮到戰鬥機工程研製和試飛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因此需要儘早完成合同談判,以正式開始飛機的研製工作。
殲-31戰鬥機(J-31)為雙發布局,兩側DSI進氣道,傾斜式雙垂尾,採用了波束控制理論設計飛機的外形,菱形機身,機身上、下部分分別向上和向下傾斜,從而折射側面的照射電波,可以降低側面雷達對於飛機的威脅。
該機最值得稱道的新技術是DSI進氣道、波束控制理論設計飛機的外形和全向矢量發動機尾噴口。但該機也有美中不足,首先是飛行座艙罩,仍舊是殲-11等沿用的兩段結合式,這就不如殲-20的一體式先進和有利於隱身。
該機可能裝備了新型發動機,特別是其新穎的全向矢量噴口,使得其具備了高機動能力和適用於航母甲板的短距起降能力。
殲-31前輪是雙輪設計,這是艦載機的典型特徵,便於降落在相對狹小又處於運動中的航母跑道上。但是,這款飛機也明顯缺少著艦尾鉤和可摺疊機翼等。
該機的機動性較好,又具有隱身性能,可協助重型殲轟機作戰。戰術安排可由殲-31首先潛入敵後摧毀重要的高價值目標,為非隱形戰機殲-15發動攻擊開路,形成攻擊兩個梯隊,較好地執行特殊作戰任務。
中國航母缺少彈射器不會對殲-31的未來產生影響,但是殲-31必須完全依靠自己動力從航母甲板上起飛,其燃油和搭載武器會小一點,但是仍能搭載大量飛彈和燃油潛入戰區執行任務。
首飛殲-31的31001的編號來看,其作為310工程的01號機應該無疑,並且可以推斷早前運往西安的就是31000號的靜力試驗機,因此殲-31首批至少建造了2架。
但是罕見的是,310工程在第一架原型機上,就噴塗上了醒目的徽標,一隻奮飛的雄鷹正在抓住地球,表明它具備強大的對地打擊能力。全黑色機身說明其大量應用了復合材料,且塗覆了大量隱形塗料。
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唯二"的擁有兩款五代機的國家。而且兩國都有一個共同點:F-22和殲-20這樣的鎮國重器堅決不賣,而F-35和殲-31這樣的小傢伙卻主要針對外銷。不過面對著F-35多國合研,最終多國購買的現狀,殲-31的外銷卻剛剛起步。
美國防務周刊網站近日報道稱殲-31的二號原型機已經在製造中了,和第一架原型機不同,二號原型機的裝備將更全,更接近完整狀態,包括有源相控陣雷達、全新的復合材料等都會裝備。
而且還將換裝全新的航電設備,讓該機的性能更加提高。中國為何要在二號原型機上做出如此大的提升呢?答案其實很簡單--為了外銷。
自從殲-31首次在珠海航展上亮相併進行飛行展示後,該機就成了航展明星,不少國家對此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殲-31的售價合理,性能突出,雖然世界上有很多航空科技先進的國家,但是還有更大部分是不先進的國家,然而他們依然渴望獲得更先進的戰機。
F-35經過幾次跳票,售價越來越貴,已經接近1.3億美元一架,並非普通國家能消受的了。而殲-31則給了這些國家一個更多的選項。
不過,殲-31目前遇到的問題也很突出:動力不足。該機在珠海航展上空的飛行展示,雖然機體非常先進,然而發動機噴著黑煙讓人大跌眼鏡。這都是因為該機裝備的RD-33發動機比較落後動力不足造成的。
不過已經有報道顯示,FC-31"鶻鷹"戰鬥機第二架原型機將在2016年上半年進行首飛,該機將採用國產發動機。屆時殲-31的心臟病問題將得到解決。
這個消息也傳到了美國媒體耳中,美國媒體比較悲觀:殲-31在換裝發動機後,將獲得完整的五代機能力,而且據此前爆出的殲-31性能數據,殲-31外形尺寸和F-35類似,但是機動性能更佳、航程更遠。
而且殲-31的售價更低,這會搶占F-35的市場,搶走F-35的買家。據悉,F-35C是美國最新研製的第五代艦載戰鬥機,雖然頂著美國最先進戰鬥機和第五代艦載機的雙重光環,美國海軍似乎對該機仍然興趣不大。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4月2日報道稱,儘管F35C已經服役了,但是美國海軍仍然在購買F18EF超級大黃蜂來作為航母艦載機而不是使用F35C。
據稱,美國海軍對F35C這一單引擎的戰鬥機並不怎麼感冒,相反,美國海軍卻對最開始性能一般被戲稱為"塑料蟲"F18青睞有加,美國海軍對F35C的厭惡已經到了希望跳過該機直接讓F18服役到無人艦載機大量服役的那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413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