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良 王湘穗:只需摧毀一系統 美軍整體能力將降到二戰水平

Alinna ...| 2016-09-01| 檢舉

作者:喬良、王湘穗

摘自《超限戰與反超限戰——中國人提出的新戰爭觀美國人如何應對》

美國的獲利方式是什麼?1971年8月15日,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這一事件使美國人的獲利方式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美國人居然可以通過印刷綠紙,也就是美元,就可以從全世界很輕鬆地獲利。美國人自從找到了這樣一種獲利方式之後,大部分美國人都開始脫掉工作服,換上西裝,70%的就業人口轉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務業,從而導致了大部分的製造業沒有人去做。即使做,由於美國的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老闆們也付不起這些工人的工資。

美國的製造業唯一的選擇,就是轉向替代國家。在過去的三十年里,大量轉向中國,這也是導致中美經濟關係相互捆綁的一個重要原因。美國大量的製造業轉向中國,中國的產品大量出口美國,結果就是大量的美元流向中國。流向中國的美元,在中國人左手倒到右手之後又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回流美國,然後,美國人拿從中國人手中借到的錢,再次購買中國的產品,從而構成了中國和美國之間非常奇特的經濟捆綁關係。

當美國人不斷地把製造業轉產出來以後,實際上不可避免地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美國產業的空心化。美國人認為,既然他可以輕鬆地用金融手段去獲利,所以他當然需要推進全球化。以便讓美元在全球每個角落去掠奪財富。那麼,怎麼看待全球化?我們的很多政府官員和學者都在大講:全球化是歷史的潮流,不可阻擋。但事實上,全球化並不是一個歷史的潮流,而只是美國為了美元的全球化製造出來的一場運動,他要把他的工廠向外轉移,同時要輸出美元,這就需要全世界成為他的下家,既要接住美國的工廠為之代工,同時還要接收美元,讓美元成為自己的儲備貨幣。最後等於我們所有人為美國打工,我們的產品生產出來,廉價地賣給美國人,我們掙到手的美元要再次借給美國人。

這種獲利方式最終導致了美國式的戰爭形態開始發生變化,為什麼美國人在過去20年間打了四場戰爭?這四場戰爭沒有一場是大戰,並且幾乎每一場戰爭,都不在地緣最核心、資本最集中的部位打,而是在資本集中的邊緣部位打。這樣做,是為了通過打仗去震動資本,讓資本因恐慌流動起來,最終目的是讓資本回流美國。這就是美國打仗的目的,也是他的新戰爭方式。

有些人不理解為何美元和美國軍事的關係這麼密切,難道他們沒有自己的政治利益、地緣利益或其他利益嗎?當然有,但仔細研究我們會發現,這些利益全都是可以用美元衡量的,所以這些利益最終表達為金融利益。那麼為什麼在美國人心目中,金融利益最重要?這是因為,美國打仗是用來驅趕資本並改變全世界的投資環境的,通過這種手段來將資本攆到美國去,以確保美國的資本項目順差。

自從美國不斷輸出美元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國之後,每年大約需要來自全世界7000多億美元流入國內,現在則需要將近1萬億美元。而美國的投資環境並不像他宣傳的那麼好,其產業已經空心化,大量資本流入這樣的國家並不能為投資者帶來巨額的回報,那他憑什麼吸引全球資本流入美國呢?所以,美國就要依靠戰爭讓其他地方產生動盪,而唯有美國是安全的,投資者就會考慮到投資環境因素中第一位的安全問題,從那些不安全的地區撤出資本,撤向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因而也是最安全的美國。美國極其擅長利用軍隊發動戰爭來達成這樣的目的。

這一切肯定導致戰爭的形態發生變化。因為為領土打仗與為資本打仗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戰爭形態由於美國的金融霸權原因而發生變化的時候,實際上,美國的軍人、美國的戰爭已經變成美國金融大戰略及其獲利方式的僕人。美國軍人並不是打完仗凱旋歸來的歸家英雄,而只是為了美國的利益集團和金融資本家們完成了一件需要完成的事情而已。但不管怎麼說無論在金融上還是軍事上,美國確實有其強大的地方。我們必須如毛主席所說的那樣,「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必須重視和敢於藐視,這二者必須結合起來同時出現在我們頭腦中。

美軍固然強大,但也有很多短板和軟肋。比如,美軍今天的強大是因為其強大的信息化,美軍幾乎將所有的武器都進行了信息化改造,或許本身就是信息化武器。在這種情況下,毫無疑問我們與美軍相比是有差距的。可是,信息化是美國最有優勢的地方,同時也是他最有軟肋的地方。因為,美軍的強大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化上,這就意味著其強大是建立在一個小小晶片上。而晶片是極其脆弱的,沒有一種晶片可以抵擋電磁脈衝炸彈。如果我們能找到更多類似的武器,就可以節約很多資源,以較小的成本去對付我們的對手,而不至於跟在美軍後面亦步亦趨。

我們應該做到的是,美軍有的我未必一定要有,美軍沒有的,我卻一定要有。我有的美軍沒有,這就有可能獲得制勝之機。假如我們將更多精力投向制約美軍的信息化和太空化,那麼其他方面我們就可以很輕鬆地與其變成一比一的對打。比如,如果我們真正遭遇了與美軍的作戰,我們只需要摧毀其太空系統。因為美國今天的攻擊性武器全部都要依賴其天基信息系統支援,我們只要讓美軍失去了這種支持的能力,其整體能力就會降到「二戰」時的水平。這時,決定勝利的主要因素就變成:一是數量,二是勇敢。而這兩者我們都不缺。

《超限戰》內容簡介

《超限戰》是前沿軍事理論家、著名軍事評論家喬良少將和王湘穗合著的力作,該書由於準確預測了「9·11」事件,在美國及西方引起轟動,已出版日、意、法、英、繁體中文等8個版本,暢銷百萬。被美國西點軍校列為學員必讀書目,被美國海軍學院列為正式教材,更被義大利陸軍總監米尼上將稱為當代軍事名著。近年該書中的一些重要觀點已被美軍寫入最新作戰條令。

此次全新修訂版《超限戰與超限戰——中國人提出的新戰爭觀美國人如何應對》在保留原版超限戰的內容的基礎上,首次集結了美國軍方、政府、學術界和工商界應對超限戰的具體措施,全面展現中國的新戰爭觀超限戰與美國的反超限戰戰略,預見未來橫跨軍事、經濟、金融、網絡、資源、反恐等各領域的全方位戰爭圖景。

作者簡介

喬良,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我國前沿軍事理論家、著名軍旅作家,空軍專家委員會委員,火箭軍軍事理論諮詢專家組成員,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1999年,他與王湘穗合著的軍事理論著作《超限戰》出版,該書由於準確預言了「9•11」事件的發生,在美國及西方引起震動。被美國西點軍校和美國海軍學院分別列為學員必讀書目和正式教材,更被義大利陸軍總監米尼上將稱為當代軍事名著。近年該書中的一些重要觀點已被美軍寫入最新作戰條令。

王湘穗,退役空軍大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戰略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會長;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

覺得不錯,請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406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