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備戰工作順利交接,東北亞布局已完成!習近平為日韓立規矩:踩過這紅線就開戰!

張無忌| 2016-08-30| 檢舉

中國備戰工作順利交接,東北亞布局已完成!習近平為日韓立規矩:踩過這紅線就開戰!

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於8月24日在日本東京舉行,在當前中、日、韓三國間各自都存在明顯分歧、爭端和矛盾的情況下,三國外長很難獲得什麼成果,更難以令當前局勢有所「降溫」。

從某種角度來說,日本和韓國可謂全都是中國的「麻煩製造者」。在美日韓的亞洲「小北約」體系愈發成形與牢固的今天,中國再不出手應對的話,恐怕未來形勢將更加惡劣。

日韓之間有矛盾更有「合作」——中國成兩國共同「目標」

中日之間,最主要的就是釣魚島問題,其次便是日本試圖染指中國南海。

中韓之間,美國「薩德」進入東北亞完全讓中韓撕破臉。

日韓之間,獨島(日稱「竹島」)之爭扯個沒完。

顯然,從上面各國間的問題看來,中國可能是三國中背負壓力最大的國家,而日韓間雖有矛盾,但卻似乎有著不小的共識與合作空間。

對此,可能有人會感到疑惑,日韓在對華問題上的合作從何而來呢?

1、其實,不論日本還是韓國,其都是美國的軍事盟友,也是美國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上的重要組成國家。在韓國「薩德」計劃坐實後,日本也公開聲稱欲引入「薩德」。這樣,美日韓亞洲版「小北約」借「薩德」這班車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2、對於安倍政府執政下「右翼」思想大行其道的日本,其與中國在眾多問題上的針鋒相對早已經不新鮮。至於韓國,只要其還面臨著來自朝鮮的軍事壓力,朴槿惠就會選擇遵從美國、配合日本。

所以說,從以上我們可看出,日韓兩國雖然在不少問題上有所爭執,但站在中國的立場上來看,我們恐怕不得不面對日韓有如「心有靈犀」一般的「配合」。

以「大不了開戰」的態勢進行反擊——中國的手段或逐步升級

毫不誇張地說,美、日、韓的三國聯動,基本已快把中國逼至忍耐極限,若再不出手反擊的話就真的晚了。所以,我們看到中國的種種對應手段:

1、對於在東海釣魚島態度強硬,且欲染指南海的日本,前陣子中國漁船與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海域就是最有力的反擊。而中俄即將在南海舉行的海上聯合軍演不僅是對美國的回擊,也是在向日本發出戰爭警告。

2、在同韓國有爭議的蘇岩礁和周邊漁場的問題上,中國應改變以往較為克制的態度,重新開始對韓施加壓力。就在這兩天,三架中國軍機(含一架轟炸機)進入中韓防空識別區重疊區,並飛越蘇岩礁,這在此前是極少發生的。

當然,以上的反擊手段尚顯溫和,中國還遠未使出除開戰或大規模經濟制裁之外的所有手段。這也就是說,中國的反擊還有很大的反擊空間:

第一,加強釣魚島維權力度

進一步擴大漁船和公務執法船在釣魚島海域活動的規模數量與停留時間。以民間船隻的名義和執法船護漁行動令日方難以有效管控釣魚島,從而不斷削弱日本在釣魚島海域的存在意義。

第二,進一步加強同俄羅斯的軍事合作

以令日本感受到長期且持續的軍事壓力。同時,在俄日爭議領土「北方四島」問題上,中國可站在支持俄方的立場上,以對日本產生外界輿論壓力。

第三,加快發展依賴日韓的高新科技

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電子科技等高科技產業。逐步縮短與日韓之間的差距。給日本和韓國的經濟造成巨大威脅,達到隱形制裁的效果。

第四,為「制裁朝鮮」鬆綁

通過政治外交領域或民間途徑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拉近同朝鮮的關係。以近乎「大不了開戰」的氣勢同韓國博弈,此行為將給韓國人的壓力大大增加。

綜上,中、日、韓三國間的種種博弈愈發激烈,許多難以調和的矛盾很可能繼續升級,演變成看不見硝煙的「大戰」。在面對美日韓亞洲「小北約」時,中國可在現有應對方法基礎上,考慮進一步加強反擊的手段,以使自己獲得更大主動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385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