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航空自衛隊在8月14日放出的照片顯示,編號為69-8701的F-35A戰機(也被稱AX-1)進入完備狀態,日前在美國完成首飛,即將交付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的國際訓練大隊服役。另據網上有消息指出,首架量產型殲-20於25日交付部隊,這意味著殲-20項目自從2010年年底首次公開出現之後,經過近6年的持續摸索,終於取得了階段性突破。殲-20也成為世界上第三種交付部隊的第五代戰鬥機。那麼,中日兩國同是獲得隱身戰機,是否意味著從此亞太地區將進入隱身空戰時代呢?這種情況下將鹿死誰手呢?
日本從美國共訂購了42架F-35A空軍型隱身戰機,總的計劃是首批4架在美國生產,其餘的38架轉到日本的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廠生產。今年8月15日,由美國洛·馬公司沃斯堡工廠生產的AX-1下線,經過一些列長達60天的各種測試,於不久前成功飛上藍天。根據美日的交付計劃,由美國生產的AX-2-4號機,將在10月份前生產完畢,之後的生產任務將交給日本。但這首批4架戰鬥機將會先交付給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盧克空軍基地,該基地是美國專門為國外採購的美國戰機進行飛行培訓的地方,包括韓國、以色列、澳大利亞、台灣等採購的美製戰機,都是先在這裡培養合格的種子飛行學員後,再駕機返回國內成為飛行教官輪訓國內選拔的飛行員。該基地專門設有「F-35A學術訓練中心」,此前已為英國、以色列、澳大利亞進行了培訓。
據日本航空自衛隊宣布,在得到第一批F-35A之後,將把其部署在三澤基地。該基地位於日本本州島北部,屬於美日共用空軍基地,扼守津輕海峽,可控制由日本海直通太平洋的最便捷通道,在這裡部署F-35A可謂是最安全的。而且根據計劃,日本航空自衛隊最終將在該基地部署20架F-35A戰機,而第一批兩架很可能是明年日本自己生產的型號。而且預計,明年在盧克基地訓練的4架也將飛回日本,所以明年該基地將會有至少6架F-35A戰機部署。很可能,這裡將是日本F-35A戰機的訓練大本營,未來所有的該機型都將在這裡試訓,然後再分派到實際部署地。比如沖繩、岩國等基地,加入到對付中國或者東北亞事態的行列。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之,就在日本F-35A首飛的時候,傳聞已久的中國殲-20的正式生產型號也揭開了面紗。如果說此前小批量試產型號意味著殲-20的技術狀態已大體穩定的話,那麼,現在正式量產型號的問世,則意味著成飛將開足馬力,由兩條生產線全力加速生產。按照較為樂觀的估計,初期很可能每條生產線只能生產1~1.5架殲-20,後期隨著生產線的穩定以及操作的進一步熟練,很可能會提高到每月2架的產量。預計這個速度會在明年中期達到,這樣在2018年初,殲-20的總裝備數量就可能達到36架。這是一個神奇的速度。
從中日幾乎同時正式裝備四代隱身戰機來看,顯然兩國都對這類戰機有著緊迫的需求。從日本的角度看,由於自身裝備的三代機如F-15J/DJ相對於中國和韓國均已不再具有「代差」,這使日本空中自衛隊已陷入恐慌狀體,因為沒有了技術優勢,日本所吹噓的所謂擊敗中國空軍就成了空話。再加上中俄兩國都在大力研發隱身戰機,而韓國前幾年採購的美製F-15K也比日本的先進不少,如果日本沒有可以對抗的機型,那也許就意味著日本從此陷入失去空中優勢的恐懼時代。如果出現那種情況,日本的國際地位就會大大下降,日本在和中俄韓朝對話時,就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底氣。所以,日本採取的措施有兩條,一是加快研發自有技術的隱身戰機,這就是X-2「心神」,如今該機已經試飛成功,將為日本下一步自行研發國產隱身戰機奠定基礎;二是通過喊出自行開發隱身戰機,迫使美國不得不出售整機和部分隱身技術,這就是如今的採購F-35A計劃,現在也已經見到成效。
由如今中日第四代隱身戰機同時交付軍方來看,顯然意味著兩國將幾乎同時進入隱身時代。不過從殲-20的進度來看,中國還是佔優,因為中國是自行開發的技術,從2001~2017號的整個研發過程,說明中國經歷了完整的四代機技術試驗程序,這個自有技術本身就是戰鬥力。而日本是伸手要來的,沒有經歷完整的技術開發過程,得到的美國技術還需要一步一步驗證,而且美國教授的F-35A戰術究竟是否真的適應日本或者東北亞的實際還是個大問號。當然,殲-20的首要對手也不是F-35A,而是更為先進的F-22,所以,即使日本得到了F-35A,究竟能否對付得了殲-20還要看下一步兩國在中國東部海域的空中對峙情況來判斷。
不過,從日本今年得到F-35A,到2018年韓國也將開始接收同型機,而那時俄羅斯的T-50也將開始批量服役,同時美國也將調派更多的F-35A和F-22輪流部署到這一地區。所以,在2020年代之後,東北亞地區將可能率先開始隱身戰機的全面對抗時代。也許去,第一場隱身戰機的空戰,也將發生在這裡,不知這對於東北亞地區來說,意味著什麼?(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3513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