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一詞的由來,是過去人們認為島嶼周遭有大量魚群居住而命名。在相關歷史文獻的記載中,有關釣魚島的描述最早出現在15世紀的中國明朝,1543年,派遣至琉球國擔任冊封使的陳侃,其著作《使琉球錄》中便以「釣魚嶼」記錄釣魚島。
1895年4月17日,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簽訂《馬關條約》,清朝政府被迫割讓台灣以及附屬島嶼給與日本。
1896年,日本實業家古賀辰四郎向日本政府免費租借釣魚島、黃尾嶼、北小島和南小島,並且雙方同意在租借30年後改以付費出借土地的方式繼續運作,隨後古賀辰四郎便從日本運來器材將釣魚島等島嶼以從事家屋建設與船場設置等開拓事業。古賀辰四郎也被日本人認為是釣魚台列島的「開拓者」。
1910年,在釣魚島鰹魚魚肉加工廠工作的員工
古賀將釣魚島西海岸劃成為鰹魚魚肉加工成為柴魚片的處理廠,並且以打碎的珊瑚礁礁石建造了簡易的港口。
古賀辰四郎在島上的鰹魚魚肉加工廠
曾經繁華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釣魚島山可以住人嗎?答案是可以的!釣魚島在鼎盛時期共計有99戶、247人一同生活在島嶼上。釣魚島島上基岩裸露、土層較薄,但是島嶼內仍然有溪流提供淡水,而附近海域也有大量魚群棲息著,所以釣魚島的生態環境相對來說比南海諸島要好些,因為有山峰,所以有溪流,可以提供部分淡水資源。但是島上的淡水資源是以溪流的形勢存在,很快就會流入大海,而且如果長期不下雨,溪水就會幹掉,所以沒有長期存在的淡水水體,如果人類想在島上居住比較長的時間,則需要做一個蓄水池,把溪水存儲起來,這樣就能長期提供淡水資源。此外島上還可以養一些山羊,種植一些蔬菜,島嶼周邊還可以捕魚。
1978年,日本有幾個青年登上釣魚島的同時,把與那國島島民飼養的家山羊帶上了釣魚島作為緊急糧食儲備。後來山羊在釣魚島上開始快速繁殖,在1991年時根據統計大約有300多隻山羊棲息於釣魚島南部。
釣魚島上的山羊
然而山羊野生化後大量繁殖也造成了對島嶼植被的破壞,2000年時從衛星影像估計已經有13.59%的土地呈現裸地狀態,到了2006年更成長到30%之多。山羊的大量繁殖,導致島上的一些特有物種瀕臨滅絕。
島上的特有物種有海芙蓉、釣魚島鼴、釣魚島菠蘿、黃尾嶼龍蝦、黃尾嶼蜈蚣、釣魚島細辛、尖閣葵、尖閣弟切草等動植物,棲息在釣魚島的陸上爬行動物有6種,分別有鉛山壁虎、麗紋石龍子和台灣滑蜥3種蜥蜴以及鉤盲蛇、王錦蛇和赤鍊蛇3種蛇類。
既然釣魚島可以住人,那為什麼鰹魚魚肉加工廠的工人全部遷走了呢?1940年代隨著島上的鰹魚魚肉加工廠面臨困境而結束營運,釣魚島上的居民逐一搬離島上,最後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前便已經成為1座荒島。
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的,「俄羅斯的領土雖然很大,但是沒有一寸是多餘的」,所以那種認為釣魚島不適合人類居住,沒有什麼資源,進而認為這個小島不值得關注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釣魚島上並不是什麼資源都沒有。
釣魚島真正的島主出現了:日本的是冒牌貨
真正的釣魚島島主找到了,有慈禧皇太后的諭旨為證!
以下為全文:
皇太后慈諭
太常寺正卿盛宣懷所進藥丸甚有效驗,據奏原料藥材採自臺灣海外釣魚臺小島,靈藥產於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該卿家世設藥局,施越藥,救濟貧病,殊甚嘉許!即將該釣魚臺、黃尾嶼、赤嶼三小島賞給盛宣懷為產業,供採藥之用其深體。
皇太后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欽此
慈禧懿旨
光緒十九年十月
釣魚島的島主出現了!是大清國的江蘇武進人士盛宣懷。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漢族,清末政治家、企業家和福利事業家。出生於清末江蘇省常州府。
盛宣懷
盛宣懷掌握和控制了當時的主要近代企業。舊中國第一家自辦最大近代航運公司招商局,第一家自辦的也是唯一的電報局,規模宏大的煤鐵鋼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和最大的紡織廠一華盛紡織廠,舊中國自辦的主要鐵路幹線和第一家銀行—一通商銀行,等等,都是由他創辦、主持和控制的。另外,他還興辦了舊中國最早的天津北洋大學堂,上海南洋公學等新式學校。舊中國近代化第一階段中創建起來的主要近代工礦交通運輸和金融企業,大半通過盛宣懷之手,也就是說,盛宣懷是舊中國第一代資本主義近代化的奠基人。
釣魚島又稱釣魚台、釣魚台群島、釣魚台列島(日本稱其為「尖閣列島」),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於台灣的大陸性島嶼。釣魚列島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5個台灣本島面積。1972年美國將琉球主權移交日本時,一併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也交給日本。該島實際由日本控制,被劃為沖繩縣石垣市。針對日本的行徑,自1970年代開始,華人組織的民間團體曾多次展開宣示主權的「保釣運動」。釣魚島也是山東省長島縣的無居民島之一。
歷史沿革
中國有關釣魚台島的最早文獻出自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 。釣魚島的《順風相送》,稱該島為「釣魚嶼」。其後文獻及官方輿圖亦採用「釣魚嶼」名稱,見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冊封使陳侃所著《使琉球錄》、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憲編纂之《籌海圖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欽命繪製之《坤輿全圖》。台灣沿用「釣魚台」名稱至今。大陸現代則稱該島為「釣魚島」,有時也用「釣魚台」的名稱。
在光緒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戰爭前一年,慈禧太后下詔將釣魚台島賞給郵傳部尚書盛宣懷作採藥用地,詔書中寫道:「盛宣懷所進藥丸甚有效驗。據奏,原料藥材採自台灣海外釣魚台小島。靈藥產於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該卿家世設藥局,施診給藥,救濟貧病,殊堪嘉許。即將釣魚台、黃尾嶼、赤嶼三島賞給盛宣懷為產業,供採藥之用。」
釣魚島日本沖繩那霸空港西偏南約417公里(225海裡)處。
地理資源
台灣基隆港東偏北約186公里(100海裡)處。
大陸浙江溫州港東南約356公里(192海裡)處、大陸福建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東偏南約385公里(208海裡)處。
釣魚島
釣魚台呈番薯形,東西長約3.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約4.3平方公里。地勢北部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脈橫貫東西;最高山峰海拔362米,位於中部;其它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條主要溪流。位於東海大陸架上。而日本沖繩琉球群島則是大陸架之外的火山島,並且琉球群島處於東海大陸架上。
釣魚台實為台灣大屯山之延伸,故依據1960年代生效的大陸架公約觀點,釣魚台理應為台灣島的一部分。
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僅蘊藏有大量石油資源,在其他方面也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這裡是我國東海靖魚場。太平洋黑潮流經這裡,帶來了大批魚群,所以我國浙江、福建和台灣等地的漁民經常到這一帶捕魚。在釣魚島與東南方的北小島、南小島之間,有一條寬達l000多米的「蛇島海峽」,風平浪靜,成為漁民的天然避風港灣。在這個海峽港灣中,還盛產飛花魚,台灣省基隆、蘇澳兩地漁民,常靠此漁區生存。
民間人士
主權之爭
釣魚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它和台灣一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對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我國的這一立場有充分的歷史和法律依據。
釣魚島
早在明朝初期,釣魚諸島就已明確為中國領土,明、清兩朝均將釣魚諸島劃為我國海防管轄範圍之內,並非「無主地」。1895年日本趁甲午戰爭清政府敗局已定,在《馬關條約》簽訂前三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1943年12月中、美、英發表的《開羅宣言》規定,日本將所竊取於中國的包括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在內的土地歸還中國。
日本人揭秘:一份沒公開的釣魚島作戰計劃
一件事很多人到今天都沒有搞清楚,當年東京都知事石原為何要在美國宣布「集資購島」,這個舉動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也為當時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提供了讓釣魚島「國有化 」這齣大戲上演的理由。
很多人都在說是「購島」是先有石原的個人暴走,才有了之後野田的「無奈之舉」。甚至在民主黨失去政權以後,還有人認為民主黨為石原慎太郎背了黑鍋。
筆者並不是這樣認為,在過去數年的專欄中曾經提到過,在鳩山前首相得罪美國,使日美關係跌到低谷後,日本民主黨內部就曾經研討。
如何與美國改善關係,以及如何定位日美關係。加上菅直人內閣時期發生了撞船事件,更加促使了日本與美國走得更加進。
外界普遍認為,日美合作只是在政府的層面,這樣的看法既對也不對。因為憲法規定,日本最高的行政權力在內閣,而日本軍隊的最高統帥是內閣總理大臣,任何的對外合作都要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
實際上,政府高層官員是不斷在更換中,而日本與美國的合作(同盟關係)是作為一種機制固定下來,如小泉內閣時代的外相田中,就被稱為「親華派」。
想更換外務省內的「親美」官員,影響日美的關係,最後不但沒有乾成,自己最後也被趕出內閣。
日本自衛隊與駐日美軍的合作並不受到日本政權更替的影響,就在民主黨鳩山時代,日本自衛隊官員就頻頻與駐日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官員互動。
其中涉及的話題就有中國的崛起,以及日美關係的走向等核心問題。這樣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也不因首相的更替,防衛廳長(之後廳升級為省)的更替而停止。
日本自衛隊與駐日美軍 (包括太平洋艦隊),就「假想」過中國對台灣的進攻,以及奪取釣魚島的行動。
當時的背景是美國擔心中國會因陳水扁政權而刺激大陸,最後兩岸爆發衝突。這樣的「假想」只是在美日高層極少數人知道,就是怕計劃外洩而招致中國的「抗議」。
與美國的一貫風格一樣,當時美國方面曾經向中國保證,沒有任何針對中國的計劃。就連野田內閣宣布「 國有化 」時,美國國防部也是謹慎表態,釣魚島是日美安保的對象,但是,這個不屬於領土歸屬。
但是,美國方面很快地改變了策略,過了不到半年就更加積極地與日本全方位,深入地研究與中國在「釣魚島」海域的可能性。
原因就是日本在2013年年初爆出海上「瞄準」事件,事態更加緊張,這樣作為日本的同盟國與保護國,美國最後決定放棄「中立」立場,改變姿態與日本共同製定「作戰計劃」,這個計劃的代號「5057」。
作戰計劃並不神秘,就是假設各種場面,如漁民上岸,民兵上岸,小股武裝上岸,以及軍隊佔領等事態。
從島嶼被佔領,到奪回分成4個階段,有日美雙方研究後製訂具體的作戰計劃。直到現在這個計劃中沒有任何「中國」「釣魚島」具體名字,而是採用某種代號。
美國與日本製定過的作戰計劃現在已知的有以下幾種:
「5051」是上個世紀,阿富汗戰爭之後,日本為了防止蘇聯從北海道侵入日本,而製訂的詳細作戰計劃,包括戰爭準備,戰爭展開,美軍支援等等。
「5053」是「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曾經入侵科威特,以及把日本人扣押為人質,為了防止戰爭波及日本,而製訂的計劃。
「5055」是1997年,朝鮮的導彈計劃,核計劃被發現之後,日本為了應對朝鮮半島戰爭爆發而製訂的詳細作戰計劃。
據可靠的消息,「5055」是一個大的作戰計劃,其中有10多個分計劃,包括「斬首行動」「轟炸核反應堆」「撤僑」等等。
以上的計劃都成為日本最高的機密,曾經隻字片語出現,但是日本政府一概否認,就算美國方面曾經曾認有過這樣的計劃,日本政府還是從未透露有過這樣的計劃,不管外界如何追問,都沒有任何結果。
關於「5057」計劃現在經過多年的準備,似乎已經成稿。從美日兩國的防衛合作中都顯露出各種跡象。
在1978年,1997年的日美防衛指針中,關於日美共同的作戰項目很含糊其辭,用了「研究」「檢討」來概括。
而2015年的防衛指針就明確「制訂」「更新」。這說明計劃已經成形,要不斷地改善。這也與去年安倍內閣解禁集體自衛權之後,日美的軍事合作空間加大有關。
但是,值得玩味的是為何日本方面要在這個時候透露日美有聯合作戰計劃。日本作戰計劃從來不會公布與承認。
而且計劃的公開也會使對手有準備,而日本完全不顧這些顧慮公開這樣的計劃,筆者認為背後有一定的意圖。也就是在台灣地區選舉以後,日本在本地區所扮演的角色更加明確。
同時,今年也是美國也是選舉年,米國行政部門最高領導目前的策略是不刺激中國,但是美國選舉後,政權必然更替,因此對華政策也會有變化。
所以日本媒體「巧妙」地搶先公布,使得美國幕後角色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就是藉美國之威來立日本之勢,使對手的行動有所顧忌。
寧可讓日本不長草:也要收回釣魚島
對於發生在中國身上的改變,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或者很不適應,國內和國外頗有那麼一些人,在他們眼裡中國還是一盤散沙、東亞病夫,前者是因為尚未從近代中國的衰敗落後的陰影中走出來,後者則是因為沈浸在打敗舊中國的勝利感中無法自拔。
他們共同的錯誤在於,沒有認識到今日中國擁有怎樣的國家意志和國家實力,不知道已經高度工業化的中國具備了怎樣的決心和力量,更不會想到衝撞這台世界上最龐大最強力的工業機器會帶來什麼後果。
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附近巡航
自從日本發動所謂購島和國有化鬧劇,中國的國家機器便開始高速運轉,持續有力的反擊把日本人的小算盤打得粉碎。
釣魚島
除了 向聯合國提交釣魚島領海基線、公布釣魚島命名和專屬經濟區等法律行動之外,日本驚訝地發現,中國的執法力量和軍事力量就像從地下冒出來一樣,突然出現在了釣魚島周邊甚至領海範圍之內,海監船和漁政船的巡航與護漁、海監飛機的巡航和軍機的掩護、飛機和艦艇的聯合巡航、海洋測量船下錨工作、海軍艦艇的穿越和實彈演習、對日本船隻的警告和驅離,日本的海空力量已是疲於應對。
這一轉變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工業已經可以打造出一隻足以在釣魚島體現國家意志的執法船隊了。在釣魚島發生碰撞的,不僅僅是中日兩國的國家意志,更是兩國的工業力量。
在這方面中國早以把日本遠遠拋在後面了,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2年中國的工業產值是日本的4.5倍,在這種絕對實力的差異面前,日本人玩弄任何政治花招都只能是自取其辱。
寧可日本不長草,也要收回釣魚島
不必說中國的工業水平不如日本,中國能自主造航母和艦載機、能把人送入太空和7公里的深海;也不必說中國的人均不如日本,圍繞釣魚島兩個國家之間比拼的是總量;更不必說日本的三產比中國如何,在釣魚島最終起作用的是工業力量,比的是誰鋼多船多,而不是漫畫書和動畫片。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巡邏機從釣魚島附近飛過
事實上,到2013年4月,中國已經可以憑藉噸位佔據絕對優勢的海監船隻把日本「保釣」人士和海上保安廳的船隻全部擋在釣魚島之外,背後是軍機和軍艦的巡航在撐腰,憑藉這種鋼鐵的力量,釣魚島事實上已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當然,目前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讓釣魚島真正、完全地回來,前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年來釣魚島局勢大變:看中國如何戲耍日本
3年前的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對釣魚島進行所謂的「 國有化 」;次日,與所謂的「地權者」簽訂「買賣合約」。
此舉直接導致中日關係急劇惡化。
對這種非法、無效的行為,中國除了抗議、譴責、交涉之外,還採取了不少實際行動:
中國堅決維護釣魚島主權
取消或推遲多起涉日官方和民間交流活動;
中國氣象局、海洋局開始正式發布釣魚島天氣預報和海洋環境預報;
向聯合國提交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坐標表和海圖,履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規定的義務,完成了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的所有法律手續。
揚帆起航的中國海警船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附近海域進行維權巡航執法。
在此之前的多年裡,從維護中日關係大局出發,中方艦艇、飛機等赴釣魚島海域的次數和規模都較小。
但,都這個份上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國海監 50、15、26、27船和中國海監51、66船組成的2個維權巡航編隊赴釣魚島海域巡航。
這是中國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的聲明》後,中國海監首次在釣魚島海域開展維權巡航執法。
期間,中國海監編隊對日方進行了維權喊話,嚴正聲明立場,要求日方船隻立即離開。
釣魚島是中國的鐵證如山
此後,12月22日、24日,中國飛機連續飛近釣魚島。
到2013年9月10日,中國公務船一年時間裡在釣魚島領海內巡航59次,最近距釣魚島0.28海裡。
中國實現對釣魚島海域的常態化主權巡航。出現多個首次:
中國海監B3837飛機抵達釣魚島上空
2013年8月7日,中國海警船首次在釣魚島領海驅離日船;
2013年9月14日,中國海警艦船編隊對釣魚島主島、黃尾嶼、北小島、南小島等海域首次進行全面巡視,由對釣魚島的重點維權、主島巡航轉化為全面巡航維權;
2013年11月16日,中國圖-154 偵察機首次飛抵釣魚島附近空域。
核心利益,在涉及領土和主權問題上寸步不讓。
3年過去,不僅國際社會感受到中國的決心,連日本漁民都感受到了。
據日媒報導,日本漁民曾經可以在釣魚島海域「愉悅地捕撈到豐富的魚種」。
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巡航
一名日本男性漁民表示自己「不敢再去釣魚島海域捕魚了」,稱「釣魚島周圍好可怕」。他還稱,一看到中國船隻就要躲到島的另一側,以至於從那之後他不得不另擇漁場打漁,漁量減半。
2015年9月10日,日本媒體稱,中國公務船已連續16天在釣魚島海域巡航。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一名日本男性漁民表示自己「不敢再去釣魚島海域捕魚了」,稱「釣魚島周圍好可怕」。他還稱,一看到中國船隻就要躲到島的另一側,以至於從那之後他不得不另擇漁場打漁,漁量減半。
2015年9月10日,日本媒體稱,中國公務船已連續16天在釣魚島海域巡航。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同一天,外交部記者會上,有日本記者問:11日是日本政府宣布釣魚島「 國有化」3週年,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稱,對中方繼續進入日領海感到遺憾,日方堅決維護國家領土領海主權。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堅決維護釣魚島主權。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273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