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發現巴西航母:美軍竟徹底急了

最近,中國遙感衛星在傳回巴西奧運體育場館高清照片時,順帶傳回了巴西場館附近停泊的巴西航母「聖保羅」號。據稱原圖像素十分清晰,甚至可以辨認出該艘航母上的工作人員影子。

消息一出,美軍立即來了興趣。美軍分析人士認為,負責本次拍攝任務的「吉林一號」實際上是一顆商業衛星,中國用區區一顆商業遙感衛星就可以實現如此高像素的拍攝成果,那麼中國真正的軍用衛星技術,就更加難以捉摸了。但是可以相信的是,中國軍用衛星提供的照片將很有可能比這組商業衛星照片要更加清晰詳細。

吉林一號拍攝到奧運場館附近的巴西航母「聖保羅」號

美軍認為,中國目前正在組建自己的衛星網絡,並已經取得十分可觀的成效,可見中國在遙感衛星技術方面的收穫是十分豐富的。中國的遙感衛星視界將可以覆蓋全世界範圍,並可以精確拍攝地面目標動態。中國的衛星可以拍攝到巴西航母,那麼也一樣可以拍攝到美軍航母。而且,同樣的,衛星鏡頭能夠清楚地描繪出美軍航母的詳細輪廓,甚至可以指認出航母正在執行什麼樣的任務。

在信息科技時代,掌握一手動態數據就是掌握先機。

目前,美軍正在評估這種先進遙感衛星技術可能對美軍航母及其它水面作戰艦船乃至於潛艇可能帶來的影響。美軍艦隊習慣於在全球範圍內航行,在通常情況 下並不需要保持隱蔽。但是在特殊情況下,美軍也不願意讓自己的艦艇編隊出現在衛星視界裡。特別是高清晰度的衛星系統,會讓美軍艦隊的詳細坐標和具體活動暴 露無遺。

美軍更加擔心的是中國的遙感衛星技術將可能實現對於美軍艦隊的持續精準定位跟蹤,這將使得美軍活動始終為中國衛星系統所掌握。在信息科技時代,掌握一手動態數據就是掌握先機。美軍很清楚這一點,它一方面朝著這一目標努力,一方面試圖阻止中國在這一方面的發展。

今年6月至7月間美國對中國採取了雙航母威懾,此外美國第三艦隊也將移師東亞,以配合第七艦隊在西太平洋的行動,而在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實施下,未 來美海軍六成以上的艦艇將被調往亞太,屆時美軍將在中國周邊集結6個航母戰鬥群,200多艘各類型的軍艦以及近千架艦載機和各種飛機,目前美航母艦載機裝 備的是清一色F/A-18E/F戰鬥機,其不僅具備強大的空戰能力,同時也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未來美軍航母艦載機將被換成F-35戰機,其航母作戰能力 將大大提升。

反衛星作戰設想圖

2003年美軍對伊拉克發動不對稱戰爭,其憑藉駐外空軍基地和航母艦載機,構成了一個強大的空中火力網,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擊垮了擁有近50萬 大軍的薩達姆政權,展示出了美軍強大的軍事實力。可以說第一次海灣戰爭,美軍高科技武器的表現,驚醒了思想陳舊的中國軍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更是給 了中國當頭一棒,而為了減小差距,實現軍隊的現代化,中國也開始邁出重要的一步,先是與俄簽署購買200架蘇27戰機的合同,全部提升空軍的作戰水平,其 次又引進俄S300反導系統,將沿海地區的防空力量更新換代,而後又從烏克蘭購買了瓦良格航母,為中國打造遠洋海軍鋪路。

「瓦良格」號航母改裝的「遼寧」號航母

可以說美海空軍擁有的強大力量,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話說打蛇打七寸,只要命中要害,威脅自然迎刃而解,既然美軍擁有強大的海空力量,即 便中國拼盡全力也趕不上美國,所以說中國也沒有必要造十幾艘航母,而應該在美軍的軟肋這方面下功夫。中國以俄制S-300飛彈配道爾M1防空飛彈,構成了 一道現代化的防空系統後,中國加大了對反衛星武器的研製,2007年中國首次進行了反衛星飛彈試驗,引起了美國極大的震撼和不安,並為此一直耿耿於懷。

後來中國又進行了多次反衛星飛彈試驗,中國的反衛星技術日益成熟,而美軍也深知,按照中國現有的力量,摧毀美軍在太空的偵察衛星根本不是問題。經過 近十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構建起多層次的飛彈防禦網,中國已經具備攔截5000公里級的彈道飛彈,換裝反衛星彈頭後可對衛星直接進行攻擊,在戰時中國 可以分分鐘利用反衛星飛彈,癱瘓美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一旦美國的衛星被中國打掉,美軍的航母戰鬥群和戰機以及飛彈將失去導向,成為中國飛彈攻擊的靶 子。

S300型防空飛彈

中國反衛星飛彈技術的日益成熟,加上東風系列飛彈的相繼問世,以及中國飛彈防禦體系的完善,中國的反介入力量已經讓美軍非常的頭疼,美軍的航母、軍 艦和戰機已經不再安全,其在過去十年間努力打造的不對稱海空優勢,在中國面前基本上已經全廢,如果美軍航母和軍艦敢進入中國近海,在中國反艦飛彈的飽和攻 擊下,將難逃被擊沉的一劫。

目前在中國擁有四處大型發射場,西昌發射中心、太原發射中心、酒泉發射中心、海南發射中心,這四處都承擔著不同的衛星發射任務。但是在戰時,都會承擔對軍事用途衛星和反衛星任務,這也會是敵方優先摧毀的目標之一。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在戰爭背景下快速機動、快速發射並且能夠躲避敵方精確打擊,尤其是當專業發射場被摧毀時的衛星發射能力,就成為了中國現在 重點著力建設的能力。中國現在至少研製了兩款快速發射火箭:長征-6和長征-11。外界相信這些是來源於中國成功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的強大固體火箭 發動機技術後的在升級的副產品。畢竟中國以前在這個領域只有「開拓者」系列火箭,現在被正式命名兩個「長征」型號,這代表中國快速衛星發射能力上已經獲得 了突破。

中國的「長征-6」和「長征-11」的發射都具備一個典型特徵,採用自行式發射車、快速準備、快速發射,最短只需要7天就能完成一次發射。而且這還 是平時,在戰時具備48到72小時就發射一次的能力。而且其發射場相當簡單,基本上就是老式地對地飛彈發射陣地的改造,而且發射前的安裝、調試、檢測、准 備都不需要像傳統火箭那樣起豎到發射架上進行。這一點相當重要,明顯這些任務都可以在洞庫內完成,這個能力也印證了中國快速發射能力的可靠性。

甚至有媒體注意到,發射「長征-11」火箭的發射車跟中國的東風-41飛彈的發射車有極大的關聯性,也就是說有可能通過極小的修改就讓「長征 -11」火箭通過「東風-41」的發射車在野外發射場進行發射。中國還在改良一些已經退役的老式「東風-21」洲際彈道飛彈,使得他們變成「開拓1/2」 「快帆」運載火箭等多種型號,就是為了突出其隨走隨發射的能力。

我們在看「長征-6」號火箭發射能力的時候,有個關鍵能力不能忽略:長征-6號火箭首次發射就把20顆小衛星送入到軌道中。儘管總載荷重量才700 公斤,這20顆衛星也被人戲稱為「撒了一筐土豆」,但是就是這麼一筐土豆直接打破了現有衛星發射格局,要知道以前20顆衛星是需要大型火箭來發射的,以這 個數量計算,中國在2015年進行了20次火箭發射,由3個發射場來完成,如果全部交給「長征-6」號火箭來發射,那就是最多一年可發射400顆衛星。這 個數量是什麼概念?

美國現在在軌運行衛星數才400顆不到,位列全球第二的中國才有159顆,到了2020年大概會有200顆衛星在軌道運行。我們把美國反衛星能力按照黑科技爆發態勢計算,不過顯然美國人沒有這樣的能力,僅僅是個假設:中國的200顆都被擊落了,中國用半年時間就足以補齊發射。當然發射的小衛星和大型衛星性能上必然有差距,不過起碼可以保證業務不中斷,衛星通訊可能慢點,定位導航可能只有頭頂區域好使,圖像偵察的精度從厘米變成了分米級等等不適;但是不要忘記了,對方打掉你的衛星了,你不打掉對方的衛星?明顯我們是要還手的!

中國的東風-21飛彈進行改良後的SC-19反衛星飛彈就可以對低軌道(600-900千米)的衛星進行摧毀,在這個軌道上幾乎都是圖像偵察衛星;然後利用動能反衛星飛彈殺傷GPS導航衛星,同時利用雷射、電磁干擾對敵方衛星發動全面壓製作戰。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對打衛星戰的時候,中國有絲毫落後的可能。

最近有個名詞熱度持續不減,甚至可以說是炙手可熱,就是所謂的「第六代戰爭」,目前來說定義「第六代戰爭」的俄羅斯總參謀部下屬研究機構提出的概 念,相對於「第五代戰爭」所提倡的高科技多兵種聯合作戰。第六代戰爭中最關鍵核心要素就是打掉對方信息節點-衛星,而且這會是這場戰爭開局-率先摧毀對方 的衛星,這跟第五代戰爭中率先打掉對方防空指揮網絡中樞的一個意思。中國其實早在《超限戰》一書中就詳細論述了相關內容,舉例了美國打擊伊拉克的時候出動 了50顆軍用衛星進行全面的使用,並明確指出如果沒有了這50顆衛星,美國是不會如此迅速的結束這場戰役的,所以只要能夠打掉對方衛星就可以遲滯對方的作 戰進攻態勢。

《超限戰》作為一本理論上比較通俗的未來戰場態勢解釋的書,很多理念已經灌輸到解放軍日常作戰中。中國不僅僅做好了打第六代戰爭的準備,而且絲毫不懼怕跟任何人打第六代戰爭,只要你敢動手保證第一時間內對你所依賴的衛星予以全面打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207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