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全球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歐美要求中國分享技術成果

Alinna ...| 2016-08-17| 檢舉

內容提要: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北京時間8月16日01:40分,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藉助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量子通信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航空航天科技再次進入新的階段,外界對於中國量子衛星的發射都給予了非常高的關注。這顆量子通信衛星是以中國古代哲學家墨子的名字命名。

量子衛星是什麼?

簡單點說就是通訊衛星。據悉,中國量子衛星的發射將使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連接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量子通信網絡。

近年來,量子通信因其傳輸高效和絕對安全等特點,被認為是下一代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支撐性研究。由於量子不可分割、狀態不可克隆的特性,將其作為信息載體便可以實現抵禦任何竊聽的密鑰分發,進而保證傳輸內容的絕對安全。以此為核心研究內容的量子衛星通信,也已成為全球物理學研究的前沿與焦點領域。

軍事通信不再害怕被竊聽

軍事領域要求的就是一個保密,在電磁波被發現以後人們使用電磁波傳遞信息,即便是有了加密的代碼也很容易被竊聽,而中國量子科技衛星的發射,技術應用成功將首先運用在軍事和國家安全領域,科學家將信息傳遞所產生的「音量」調低到了一顆光子的級別,任何竊聽者去主動測量和監聽是會首先被發現。信息微弱到了極限——量子級別,再小心的讀取都會徹底改變它,而不可能只改變一點點。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如果說我們現在用的電報、衛星電話等通信系統已經非常先進,那麼下一步中國將使用量子通信進行加密處理後,各種保密信息已經被定義為「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能夠保障軍事情報加密過後不被破譯,從源頭上解決了保障信息安全,甚至是大家關心的保護個人隱私的問題。中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表示,理論上絕對安全的通信一旦實現,政府、軍隊和銀行,乃至全社會都將獲益。

(中國量子通信研究實驗首席科學家潘建偉)

多國想與中國分享技術

科學技術也伴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走向世界,中國在成功研製出世界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以後,並沒有像美歐等已開發國家一樣採取單方面的「技術壟斷」,而是以開放的姿態歡迎全球的合作。此前奧地利等國家就想與中國量子通信技術,提出想要建立從北京到維也納等城市的通信實驗,中國非常爽快的同意了。

中國量子通信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對全世界表明中國的態度,「中方並決定向全球開放載荷的相關數據」,隨後德國、義大利也加入到中國量子通信實驗中,在探索全球量子通信組網建設、「量子星座」建設中與中方展開合作。有國外評論就指出,中國這種全面開放的做法證明了中國是一個世界大國,中國在高科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以後並沒有採取技術壟斷的做法讓世界看到了一個真正崛起的大國的形象。

鐵拳大衛軍事觀察,每天為您解讀和分析新聞中的熱點武器,歡迎大家訂閱和點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205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