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釣島一旦祭出這招:日本將繳械投降

近日,日本外務省接連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中國船隻在釣魚島周邊活動,美國政府也公開表態,力挺日本。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今日亞洲》採訪時表 示,自從日本"購島"鬧劇以後,中國政府下定決心要在大型海警船的建設方面趕上日本。現在日本不習慣這種差距,但必須要認清現實,今後中日海警船的差距還 會進一步拉大。

據央視報道,面對中國公務船連日來的執法行動,東京的焦慮與日俱增,從9日開始,日本外務省連續兩天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中國船隻在釣魚島周邊活動, 即日方應對措施的匯總資料。以10日為例,日本不僅發布了中國大量漁船現身釣魚島的航拍照片,更是一口氣將中國公務船的全家福也一併公開。上榜的共有16 艘中國公務船,其中被紅框圈出的是進入釣魚島12海里的船隻,用特殊符號標出的則是疑似裝備有艦炮的公務船。

9日和10日,美國政府連續兩天公開表態,力挺日本。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伊莉莎白.特魯多稱,美方將持續關注釣魚島附近的局勢,美方同日本方面保持著 密切聯繫,對釣魚島周邊中國海警船的增加表示關切。正如(歐巴馬)總統此前表明的那樣,美國在島嶼到問題上的立場是清晰而一貫的。那就是自1972年以來 釣魚島就處於日本管轄之下,因此釣魚島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美國反對任何單方面破壞日本"管轄權"的行為。

尹卓表示,中國執法船和漁船進入釣魚島不是軍事行為,更不是戰爭行為。日本和美國將其提高到國家安全角度,完全是有意擴大和有意歪曲事實,抹黑中國。在釣魚島方向,中方已經宣布了領海基點、基線,就要維護領海的嚴肅性。

日本產經新聞10日稱,在釣魚島周邊,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視船通常是以一對一的方式跟蹤監視中國執法船。今年2月,海保廳下屬的所謂"釣魚島專屬部 隊"正式成立,旗下共有12艘巡視船。這樣一來,如果同時出現在釣魚島周邊海域的中國公務船超過12艘,那麼日本方面將無力招架。事實上,根據日本外務省 10日公布的數據,2012年9月,中國擁有的1000噸以上的大型巡視船只有40艘。到了2014年12月,已經增加到82艘。到2015年12月,這 一數字更是猛增到120艘。日方估計,到2019年,中國大型巡視船的數量將高達135艘。有海上保安廳官員哀嘆,在釣魚島周邊活動的中國巡視船到底要增 加到多少艘?

尹卓表示,日媒報道的中日雙方公務船,也就是海警船的數量對比,基本上反映了當前實力轉化的現實。自從日本"購島"鬧劇以後,中國政府下定決心要在大型海警船的建設方面趕上日本。現在日本不習慣這種差距,但必須要認清現實,今後中日海警船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

根據日本海上保安廳消息顯示,又有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數量已經從之前的9艘增至14艘。這一紀錄刷新了2012年時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近海的記錄。

目前,13艘中國海警船和約230艘漁船進入釣魚島"毗連區"海域。面對這一局面,日本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此舉這既不違反國際法,也沒有破壞兩國之間的漁業協定。

在日媒高呼"中國正在讓東海變得和南海一樣軍事化"之際,中國也的確在釣魚島問題上展示了南海上的黃岩島模式,並讓美、日等國品嘗南海的真正味道。

東京無計可施

從8月6日以來,釣魚島近海就一直顯出令東京不安的狀態。先是中國2艘海警船和6艘漁船據稱進入釣魚島附近"日本領海",這使得日本外務省曾為此專門約見中國大使。

伴隨著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多次強調,釣魚島是中國固有的領土,中方船隻航行沒有問題。日媒在報道中紛紛強調,稱這是中國公務船和漁船首次同時進入釣魚島附近"日本領海"。而這一切正是中國近日在釣魚島一系列行動的開始。

很快,東京方面就發現了這一次中國的巡航行動其規模超過以往。日本外務省7日上午表示,包括此前進入相關海域的2艘中國船隻在內,已有有9艘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島毗連區水域航行。

幾個小時後,日本海上安保廳就更新了數字。當14艘中國公務船陪同約230艘中國漁船在釣魚島附近作業時,這種聲勢浩大的局面很容易讓外界感到壓 力。中國施加的壓力目前正在日本媒體上顯現出來。日本共同社的報道中特彆強調,大群公務船的出現刷新了在釣魚島周邊同時確認的中國公務船數量的紀錄。

日媒7日評論說,日本擔憂中國為了獲得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權,可能正以"公務船+漁船"的打包形式,將出入釣魚島海域變得常態化。

當然,中國公務船和漁船在釣魚島的行動是無可厚非的。日本外務省及日本海上保安廳都承認,根據《日中漁業協定》,日方必須允許中國漁船在毗連區附近海域作業。

因此,每年8月休漁期結束後都有大量中國漁船開始作業。為此,日方只得稱前往護漁的部分中國公務船搭載了類似機關炮的裝置,並藉此抗議稱如此多"武裝船隻"勢必加劇緊張局勢。

但無論如何,日本在釣魚島近海面對大群中方船隻,暫時已經無計可施。對於中國在東海的意圖,日本各界目前已經眾說紛紜。其中最刺耳的要屬"中國正在讓東海變得和南海一樣軍事化"。

日本政府稱"中國在東海油氣田開採平台上安裝了雷達",擔心中方將這裡發展成軍事據點。對於已經把釣魚島附近的與那國島等地改造成為前沿要塞的日本來說,這一指責顯然顯得心虛。

但是日方有一點可能算是說對了。那就是中國在釣魚島近海可能已經利用了原先在南海用過的策略。分析認為,2012年黃岩島事件中國強勢後發制人,扭轉了中國在南海的被動局面,也成功展示了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以及爭議領土問題上的"黃岩島"模式。

從那裡開始,中國一改過去以外交抗議為主的解決手段,開始了全新的海洋維權模式--以現場執法為主、外交手段為輔、經濟手段為策應、軍事手段為後盾。當這一模式基本成熟之後,它被應用在釣魚島問題上就顯得順理成章起來。

就釣魚島近海的局面來說,中國很有可能是把2012年和2015年間於南海多次演練的模式加以應用了。此前,美國在2016年上半年把黃岩島作為一處向中國施壓的突破口。

中國也會在黃岩島與之形成膠著態勢,進而讓中美開始呈現一種2012年般的態勢。同理,中國在東海的行動也有據可循。當下,日本一直在炒熱南海問題,G7峰會、亞歐首腦峰會和東協會議上,都可以聽到日本的聲音。

日本還要求中國尊重南海仲裁結果,有意計劃申請東海仲裁。這背後的美國角色已經若隱若現。當中國已經在南海有過經驗,在東海就可以繼續根據經驗加以調整。

對於中國來說,比起2012年時,北京正在軍事領域上加大進一步的投入。也就在7月27日前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行了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會。

在這場習近平主持的學習會上,中方已經明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戰鬥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下一階段任務。

因此,如美國要在東海尤其是釣魚島近海一帶加強存在感,中國也已經展開動作,並借演習等行為在中美對峙之際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以及在新思路下對黃岩島模式的調整。

這恐怕也同樣意味著中國已經藉此向美國及其"國際社會"顯示了自身對西太平洋的志向。伴隨著美、日、韓等國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擠壓。讓外界認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秩序主導權不如美國,那麼中國也不會讓不利局面繼續下去。

很顯然,對中國來說,正如黃岩島控制和擴建的"勢"是不能丟的,釣魚島也是一樣的。此前,北京已經選擇過范長龍登島,軍機開赴永暑島等最前沿的方式來顯示行動力。也讓外界看出了中國的鬥志。

而今,中國更以罕見的護漁大編隊趕赴釣魚島來體現自身在西太平洋問題上的能量。隨著中國力量的不斷加強,北京也因此今非昔比,更嘗試用自己的套路,令美、日於東海品嘗滋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192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