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殲-20兩大能力不足 F-35可碾碎殲-20
據美媒報道,美國軍官稱即使中國空軍派出殲-20隱形戰機,美國空軍也會在西太平洋地區繼續擁有「不對稱」優勢。美國一些軍官認為在傳感器使用上,中國隱形戰機可能缺乏「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sensor fusion)和聯網作戰性能,殲-20的作戰能力可能低於美國F-22和F-35。

外界認為,殲-20隱形戰鬥機最近完成了測試和驗收工作,並且進行了小批量生產,中國空軍已經接收了4架批量生產的戰鬥機。考慮到中國軍隊對殲-20的極度重視,這一預測可能會實現。中國空軍對殲-20的需求量可能達到500-700架。圖為中國殲-20戰鬥機。
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8月10日報道,在談到中國新型戰鬥機時,美國軍官稱,即使中國空軍派出殲-20隱形戰機,美國空軍也會在西太平洋地區繼續擁有「不對稱」優勢。
8月10日,美國空軍參謀長大衛-高德費恩在接受採訪時說:「當我們開始使用第五代戰鬥機技術的時候,戰鬥機不再僅僅是一個作戰平台,而變成了系列化的作戰系統。這個作戰系統為我們提供了不對稱優勢。所以F-35如何應對殲-20幾乎是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確實,如同高德費恩所述,美國空軍可能會將關注重點繼續放在提升作戰系統方面,從而使各種武器實現網絡化和信息共享,而不是僅僅關注單一武器的性能。以高德費恩的觀點來看,將F-35與殲-20直接對比會讓他想起從前駕駛F-117A戰鬥機(美國前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隱形攻擊機,已經退役)的經歷。當F-117A準備進入敵方領空的時候,幾乎被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繫。美國空軍參謀長說:「你會看到,我們更加關注系列化的作戰系統以及這些系統之間的聯繫方式,減少對單一武器平台的關注。」

近日一架疑似中國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的預入役量產機被曝光後,這款新型戰鬥機據信已接近完工。美國國防部一份報告稱,殲-20可能在2018年服役,而一些消息人士甚至稱殲-20可能在2019年形成戰鬥力。分析人士還估計,每架殲-20的成本約為1.1億美元。圖為國產殲-20以疑似服役塗裝現身飛行。
雖然高德費恩使用F-117A作為參照物,但他可能不會將殲-20看做是生產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隱形戰鬥機。此外,雖然關於殲-20實際性能的信息較少,但中國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可能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強大的電子戰系統,光電傳感器和紅外探測器。在傳感器使用上,殲-20可能採用了與F-35 類似的設計理念。然而,美國軍官稱,中國隱形戰機可能缺乏「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sensor fusion)和聯網作戰性能,殲-20的作戰能力可能低於美國F-22和F-35。
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指揮官赫伯特-卡來斯勒認為中國軍隊缺乏「峰值管理」(spike management)。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22和F-35都擁有戰場數據顯示器,可以顯示出敵人的雷達系統會在什麼方位和距離發現和跟蹤自己。利用這些信息,飛行員可以避開敵方的監測範圍,避免與對方交火。為了掌握這項技術,美國在過去幾十年里進行了大量的試驗,曾經多次犯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1495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