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架蘇30闖中國防空圈突然失聯的真相曝光
英國軍事媒體稱,中國的海空軍裝備發展具有明顯的自主特色,但是也充分吸取了西方軍事大國的經驗教訓。
準備打什麼樣的戰爭就要準備什麼樣的武器,這一點美國軍隊是做得最好的,因為美國的三軍裝備發展思路都是圍繞其整體作戰指針開展的。
當然這是里足與美國強大的國防裝備製造業基礎的。有戰略觀察家評估稱,從高新裝備製造能力這一個因素來評判國家的戰爭潛力的話,無疑中美俄三大國是最強的。
軍事圈內有一句名言就是「依賴軍購的國家永遠不會有強大的國防力量」。這句話不難理解,各國也都深知其戰略指導意義。但是真正要實現完全的自主國防裝備工業體系,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
整個積累發展過程可能需要數十年時間周期。即使是美國高看一眼的中國軍工,至今還有一些重要短板,比如意義重大的電子技術和海空軍裝備的發動機動力系統等。關於航空發動機的問題,英國航空專家稱中國還要至少經過15年的努力。
中國從一個純粹的航空和海軍先進裝備進口國,到現在能夠出口世界一流的三軍裝備,在令世界軍事大國刮目相看的同時,也激發起一些國家的追趕競爭心態。
印度這個亞洲地域大國也是中國最重要鄰居,在面對中國三軍裝備出現的空前優勢時,表現出強烈的趕超意願。
但是至今為止這個國家仍然無法在主要裝備,諸如陸軍坦克和直升機、空軍戰鬥機和預警機以及其他特種飛機、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等基礎關鍵領域實現自給。
俄羅斯媒體在評價中印兩國裝備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時指出,印度與中國同步建造航空母艦、發展戰略飛彈核潛艇等戰略裝備的表象,難以掩蓋其自主國防工業與中國存在的巨大差距。
在中印的邊境線附近,印度所部屬的裝備力量從地面的火炮坦克、到空中的直升機、戰鬥機、運輸機和預警機全部都是舶來品。而中國一側卻很難再見到外購的裝備。這樣的對比很難令印度官兵有太多的自信。
眾所周知,印度陸空軍的主要作戰裝備都依賴俄羅斯,包括其在中印邊境前沿機場部署的蘇30MKI戰鬥機、A50I預警機,和陸軍T90坦克以及超音速戰術巡航飛彈和大威力火箭炮。
印度希望用這些俄羅斯製造的最先進武器來壓制中國軍。但是很顯然中國並非是巴基斯坦這樣的實力有限的對手。
近期印度軍事論壇透露消息稱,印度空軍曾派出兩架前沿部署的蘇30MKI戰鬥機試探中國防空圈,但隨後令後方A50I預警指揮飛機感到震驚的是,兩架蘇30相繼失聯。
而最終驚恐返航的兩架蘇30戰鬥機飛官一致認為是遭到了中國強烈的電磁干擾,導致與後方預警機的通訊和數據聯繫中斷。
此事還被誤傳中國擊落一架印度預警機,但這個爬牆消息令中國軍迷相當振奮,稱讚就該這樣強硬反制。但是也不乏有人懷疑中國是否具備這個電磁戰實力。不過近期一則中國軍方媒體報道可以為大家解惑了。
報道原文是這樣說的,盛夏大漠,全時域全要素的「紅藍」對抗正激烈打響。電磁環境全覆蓋,電磁對抗全時段……成空某團操控無形電磁利劍,使「敵」預警機、戰鬥機全部脫網斷鏈,指揮所通信不暢。看完還有不相信的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