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當代日本自衛隊的精銳作戰力量,有一句人人耳熟能詳的順口溜:天上空挺團,地上西普聯。日本自衛隊特別空挺團,是日本自衛隊現役唯一的空降部隊,也是今日日本海陸空三軍中作首屈一指的「尖刀」部隊。今天,小編就帶讀者們一起,了解一下當代日軍中這把神秘的「空中武士刀」。
特別空挺團的全稱是自衛隊中央即應集團直轄第1空挺團,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團級」編制部隊。需要注意到是,日本自衛隊編制與我們熟悉的標準編制不同,其團級部隊相當於國際標準的師旅級部隊。特別空挺團創建於1958年6月25日,其團本部及主力部隊駐地都設在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習志野駐屯地內。縱觀中央即應集團下屬所有部隊,第1空挺團是編制規模最大的部隊,也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現役唯一特種作戰部隊——特殊作戰群的創建母體。第1空挺團的建軍口號是「精銳無比」。
第1空挺團的部隊徽章,為一個傘降中的翅膀
陸上自衛隊的「空降精英」
第1空挺團可通過兩種途徑進行空降作戰,一是通過日本航空自衛隊航空支援集團下屬三個運輸航空隊(第1運輸航空隊、第2運輸航空隊和第3運輸航空隊)裝備的C-1中型運輸機和C-130H大型運輸隊進行空降地面作戰,這是一種空軍、陸軍兩大軍種的聯合作戰,屬於大規模、遠程、高強度的對抗性戰爭;二是通過日本陸上自衛隊的空運直升機進行空降地面作戰,這是一種空降兵和陸軍航空兵兩個兵種之間的聯合作戰,屬於小規模、中近距離、低強度的戰役對抗。
從世界標準來看,第1空挺團也算是名列世界前列的精銳輕裝步兵部隊。這支「利劍」除可與正規軍展開地面空降作戰之外,還可實施小規模的反游擊、反突擊作戰。
近年來,鑒於日本周邊反恐、反游擊等非常規作戰形勢日趨複雜,於是,日本政府決定整合日本陸上自衛隊的特種作戰部隊,在這種背景下,2007年3月28日,第1空挺團由東部方面隊編制之下劃入新成立的中央即應集團作戰序列之內。
每年1月,在習志野駐屯地附近的習志野演習場內,第1空挺團要通過日本航空自衛隊的C-1中型運輸機進行傘降訓練,這就是「第1空挺團傘降訓練開訓期」
在「第1空挺團傘降訓練開訓期」期間,隊員正通過CH-47重型運輸直升機進行快速繩降訓練
在每年1月習志野演習場內的「第1空挺團傘降訓練開訓期」期間,第1空挺團都要進行訓練展示活動。在演習場內,第1空挺團正在進行利用輕裝甲機動車(LAV)展開突擊行動
日本帝國陸軍的空降部隊
從發展歷史上來看,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空挺團的實際前身部隊為日本帝國陸軍挺進團(組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作戰序列由第1挺進團、第2挺進團、滑翔步兵聯隊、挺進飛行團和第1挺進集團組成)。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帝國陸軍挺進團曾經參加了著名的南方作戰(荷印作戰)中的各種空降作戰任務,戰功顯著,故此有「空之神兵」的綽號。
第1空挺團駐地——日本陸上自衛隊習志野駐屯地
在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空挺團創建早期,擔任下屬空挺教育隊第一任隊長的軍官是衣笠駿雄上校,後來衣笠駿雄上校還擔任了第1空挺團的第一任團長。衣笠駿雄上校是日本帝國陸軍軍官,在日本帝國陸軍戰後解散時,其最後軍銜為陸軍少佐。而作為第1空挺團創建前期準備部隊的空挺教育隊,就是以衣笠駿雄這些原日本帝國陸軍挺進團組成隊員為核心而組建起來的空降教育與研究部隊。早期空挺教育隊的第1批研究員由20名日本帝國陸軍挺進團隊員組成,而後,以這些研究員為基礎創建了空挺教育隊,然後,再以空挺教育隊為基礎創建了第1空挺團。這就是今天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空挺團的早期衍生譜系。
第1空挺團草創時期
1954年(昭和29年)9月,在日本陸上自衛隊創建僅2個月之後,以衣笠駿雄原日本帝國陸軍少佐為核心組成的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批空降研究員部隊就0開始進行空降研究與訓練,當時這支準備部隊駐紮在日本福岡縣香椎地區的駐日美軍拉卡桑茲軍事大營內,美軍第187空降團也駐紮在這座軍事基地內;10月,第1批空降研究員共20名隊員通過日本航空自衛隊C-46運輸隊進行了戰後日本陸軍的第一次傘降訓練。
習志野駐屯地正門
1955年(昭和30年)1月,以20名第1批空降研究員為核心,日本陸上自衛隊正式創建臨時空挺練習隊;4月,臨時空挺練習隊由駐日美軍拉卡桑茲軍事大營換防到習志野駐屯地內,直到今天;8月,臨時空挺練習隊第1期培訓任務正式拉開序幕。
1956年(昭和31年)1月,在20名第1批空降研究員的基礎上,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01空挺大隊正式編成;8月,55式式傘(分離式)降落傘正式裝備部隊;10月8日至10月10日,在日本陸上自衛隊島松演習場內,第101空挺大隊作為對抗實戰部隊參加了由第7混成團(今天的第7師團)主導下的日本陸上自衛隊第一次反空降演習。
1958年(昭和33年)1月,第101空挺大隊開始進行突擊集合訓練;6月25日,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第1空挺團正式編成,衣笠駿雄上校擔任第一任團長職務。
東部方面隊直轄第1空挺團發展時期
1961年(昭和36年)4月,第1空挺團開始裝備60式主傘(分離式)降落傘;11月,開始從事自由下降方面的研究工作。
習志野駐屯地內最核心的訓練設施——空降訓練塔
1962年(昭和37年)4月,開始第1期突擊課程教學任務。
1969年(昭和44年)4月,開始第1期自由下降課程訓練任務。
1972年(昭和47年)6月,第1空挺團開始通過日本航空自衛隊裝備的C-1運輸機進行空降試驗。
1973年(昭和48年)3月,第1空挺團下屬空挺裝甲運輸隊正式編成。
1982年(昭和57年)1月,第1空挺團下屬空挺普通科群新編第4中隊。
1984年(昭和59年)6月,第1空挺團開始通過日本航空自衛隊裝備的C-130H大型運輸機進行空降試驗。
1994年(平成6年)7月,第1空挺團完成50萬次無事故傘降的紀錄。
1995年(平成7年)5月,第1空挺團普通科群一個中隊參加日本邪教——奧姆真理教的待機處理任務,當時,一個中隊以訓練名義駐守在富士駐屯地內,這支部隊可隨時對奧姆真理教的武裝分子採取行動;7月,開始列裝MC-4型全新的自由降落傘。
2000年(平成12年)7月,由法國研製、日本藤倉航裝株式會許可生產的12式降落傘開始列裝部隊,這種降落傘的法國產品型號為M696M1型。
2002年(平成14年)3月,第1空挺團管理中隊和降落傘整備中隊統一合併為全新的後方支援隊。
2004年(平成16年)3月,第1空挺團進行大規模部隊改編,其中空挺普通科群撤銷後改編為3個普通科大隊,團本部中隊下屬的通信小隊分離獨立為通信中隊,設施隊擴編為設施中隊。
2006年(平成18年)4月,第1空挺團作為警備部隊參加了第10次伊拉克復興支援群的海外派遣任務。
中央即應集團直轄第1空挺團發展時期
2007年(平成19年)3月28日,第1空挺團由東部方面隊直轄部隊編入中央即應集團的作戰序列之內。
2008年(平成20年)4月,第1空挺團進行部隊改編,部隊定員編制確定為1900人,這次部隊改編一直保持到今天。
2012年(平成24年),第1空挺團代表日本陸上自衛隊第一次參加了在澳大利亞舉辦、有美英法加以及東南亞各國特種部隊參與的各國軍隊對抗射擊大會。不過,由於準備倉促,在此次參賽15個國家中,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名次只排第14位。
2013年(平成25年)5月1日至5月16日,第1空挺團再次參加在澳大利亞主辦的各國軍隊對抗射擊大會。根據前一次的經驗,第1空挺團在整個部隊選擇優秀選手,因此在參賽17個國家中名次上升到第9位。
習志野駐屯地——中央即應集團最核心的作戰基地與訓練基地
日本陸上自衛隊習志野駐屯地位於千葉縣船橋市藥元台三段20單元1號地區內,部署第1空挺團、特殊作戰群等駐軍部隊。
西部的習志野駐屯地和東部的習志野演習場全景衛星照片
目前,習志野駐屯地司令由第1空挺團隊長兼任,最近演習場有習志野演習場,習志野駐屯地內的駐軍部隊都利用習志野演習場進行各種訓練。此外,習志野演習場還建有一座大型室內輕武器射擊場、一座汽車教習所、一座供日本航空自衛隊第1高射隊使用的「愛國者」PAC-3型地對空飛彈發射陣地等全面的基礎設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057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