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印度軍方消息人士透露,中國今年早些時候動用圖-154M偵察機對印度北方邦、喜馬偕爾邦和北阿肯德邦中部地區執行了兩到三次偵查飛行任務。
據《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1日報道稱,在進入北阿肯德邦巴拉霍蒂地區之前,中國已經動用這種配備了可提供大範圍高清圖像的合成孔徑雷達的尖端飛機來執行偵察任務。
印度總理莫迪
這種大型合成孔徑雷達可以在嚴酷天氣環境下或是夜間飛行時提供高清圖片,該機的幾次在中印邊境的飛行,已將飛行航經的地區的情報盡數收入囊中。印度軍方為了掌握這種飛機的情報,已經在與外國情報機構進行交流時,把該機的信息透露給了對方。
我國空軍的圖-154M,主要執行專機任務
顯然,近期中國對中印邊境的動態通過圖-154M偵察機的飛行,已經了如指掌。圖-154M偵察機原是中國從前蘇聯引進的中遠程客機,在民航服役飛 行了不到20年,就因為故障和事故不斷,被逐漸退出一線飛行任務。不過,由於機齡較新,在使用和改裝上可以不像西方客機那樣存在各種限制,再加上當時中國 空軍亟需一些新的飛行平台來執行特種任務,同時又有軍隊地勤官兵精心的維護,使得這批本該退役的客機,反而被軍方正式接收。
不過中國空軍接收這批剩餘的圖-154M客機,並非用來作為運輸機使用,除了有幾架升級後被用作要人專機外,有數架被改裝為電子偵察機——圖-154M/D偵察機。
在改裝中,該機除了在機腹加裝合成孔徑雷達外,還在機身多處加裝了多個雷達罩、天線和電子戰設備等,據信有三種型號問世,分別是電子情報偵察機、電子干擾對抗機和成像偵察機。
中國圖154M偵察機
由於這種飛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900公里/小時,最大巡航高度為18000米,最大飛行距離為6600公里,是非常適合作為戰略偵察任務的機型來使 用的。因此,在圖-154M/D偵察機改裝成功後,其就經常在邊境的偵察作業中露面,但最早被正式披露出來,應該是在東海被日本戰機所拍到。
中國圖154M偵察機
圖-154M/D偵察機之所以可以被印度稱為「尖端偵察機」,蓋因為該機安裝了一台高技術的合成孔徑雷達。這種雷達可以不受任何氣候的影響,能夠將所飛經地區的地面目標物體外觀的數字掃描信息,通過實時成像系統,全部高清晰的顯示在電子終端上。
由於該雷達的全天候性,使其可以不受晝夜、天氣和飛行高度的影響,能夠清晰的分辨出山川河流、人工掩蔽陣地、橋樑、道路、裝甲車輛、飛彈載車、卡車、機場、後勤儲備庫等目標。更重要的是,該機可以將實時獲得的數據,通過衛星數據鏈,及時分發給所需的固定用戶。
同時,由於覆蓋範圍廣,偵察數據準確,成像精度可達3米,因此已成為軍方的主力偵察機型。
中國圖154M偵察機
比如這次像印度媒體所說的對中印邊境的偵查飛行活動,只要圖-154M/D偵察機沿著中印傳統習慣線中方一側飛行一個架次,就可以將對面印度軍方近期所有的軍事調動、戰備工事概況、新出現的軍備部署、軍事交通的進度等情報盡收眼底。
中國圖154M偵察機
難怪該機被印度稱為「尖端偵察機」,因為印度知道只要該機飛過去,印度在中印邊境的所有活動都將被中國掌握。
也正因為如此,印度媒體十分強調「在與外國情報機構進行交流時分享了關於此類飛機的信息」,這其中的意思很可能就是向俄羅斯透露了圖-154M/D偵察機的活動情況,真正目的就是希望俄羅斯能夠提供技術支持,以便讓印度找到對付該機偵察的辦法。
其實,中國在中印邊境派出圖-154M/D偵察機進行偵察飛行,也與近期印度的活動加強有關。據非完全統計,近期印度加強了邊境的兵力部署,除了修復幾個邊境機場以供攜帶「布拉莫斯」的蘇-30MKI進駐外,印度新組建的兩個山地作戰師正在悄悄部署到中印邊境地區。
而印度從美國採購的C-17戰略運輸機、AH-64D武裝直升機和M777超輕型榴彈炮等也將被陸續部署到這一帶,此外,印度還大力在邊境地區修建 新的交通線,所有上述部署的目的就是一旦中印發生邊境衝突,印度將可憑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相對優越的交通基礎設施,以期對中國形成局部軍事優勢。
中國圖154M偵察機
不過,有圖-154M/D偵察機在,印度的陰謀就很難偷偷摸摸的達成。也正是該機對印度的偵察飛行,讓印度的一些秘密軍事部署被中國所完全掌控,這 使印度非常憂慮,不得不向其盟友求助,以求應對之法。而對中國來說,有了圖-154M/D偵察機,中國可以有效掌握周邊國家的所有最新軍事動態。
印度不堪現狀
幾乎可以確信,作為當今中國空軍最為先進的機載戰略偵察手段和平台,該機還將在一定時期內擔負關鍵的戰略偵察任務,因此其也將會適時執行對中印邊境的例行偵察飛行作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0338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