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偷襲中國三峽大壩?全世界僅存30枚氫彈將為其準備

Alinna ...| 2016-08-03| 檢舉

圖為中國三峽大壩,從一戰結束之後,國父孫中山就提出了建設大壩利用長江豐富水力資源的設想,然而軍閥混戰、日本侵華使得中國政府根本無力實現這個巨大工程,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才開始系統性的探討在長江設立大壩的可能性,但是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具備了實施如此大工程的資源和技術能力,這才實現了偉人「高峽變平湖」的偉大設想。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全長約2335米,壩高185米,底部寬115米,頂部寬40米,是典型的混凝土重力大壩,總共蓄水393億立方米,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萬,亦居世界之首。三峽大壩的安危,關乎著長江流域上億百姓的存亡,因此從開建初期就引發了關於安全性的巨大爭議。反對者認為,作為如此重要的水利工程,如果未來爆發戰爭,三峽大壩將成為敵人的首要攻擊目標,如果大壩一旦崩潰,中下游的廣大地區將成為一片澤國,成為人間地獄。

事實上,我國的潛在敵人確實也是將三峽大壩作為重點攻擊目標,美國、日本包括海峽對岸都曾討論過如何摧毀三峽,特別是美國和日本,更是已經將這個設想進行了反覆實戰演練。在美軍的設想中,將使用B-2隱形轟炸機突破中國東部沿海的防空體系,發射JDAM「聯合攻擊彈藥」,與此同時,美國海軍將動用核潛艇和水面艦艇發射戰斧巡航飛彈,對三峽發動飽和攻擊,力爭在一波攻擊中完全擊毀大壩。

前段時間,我國著名水利專家曾專門撰文,認為三峽大壩其實固若金湯,就算遭到小型核武器的直接打擊也不會發生潰壩的慘劇,他的理由是,三峽大壩是非常穩定的混凝土重力壩,下寬上窄,能夠完全憑藉自身的巨大重力保持穩定,而且整個大壩的蓄水區廣闊,就算退一萬步講,敵人使用了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擊垮了大壩,洪峰對下游的影響也只是瞬發性的暫時影響,不會造成「水淹七軍」的大規模災難。

但是真正的戰爭是無法用計算來衡量的,戰爭的魅力就在於其不可確定性,一旦爆發戰爭,誰也無法確定三峽大壩能否在敵人的打擊下堅挺如初。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如果敵人敢於對三峽這種關乎平民安全的民生性建築進行打擊,那麼說明這已經是你死我活的世界大戰,此時對方也要準備好承受中國的核反擊怒火,而中國核反擊的重頭戲則是全世界僅存的30枚氫彈。

軍事專家表示,目前美俄的核彈頭數量總數約有13000枚,占據了世界核武器的絕大部分,但是美俄的核彈雖然眾多,卻沒有威力最強的氫彈,兩國分別在2012年和2013年全面銷毀了氫彈,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美俄的氫彈為「泰勒-烏拉姆」構型,有個巨大的缺陷就是無法長期保存,否則會有核泄漏的風險,而中國的氫彈則是另闢蹊徑的「于敏構型」,存儲的時間和成本大大降低,因此能夠長期保持氫彈的庫存。

據介紹,中國威力最小的氫彈也有300萬噸TNT的威力,如果有哪個國家干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攻擊三峽大壩的反人類舉動,那麼中國的30枚氫彈就是為他準備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030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