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遺餘力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藉助周邊國家,也藉助域外勢力,持續在敏感區域施展拳腳。與己有關的絕不放手,哪怕是無理要求,甚至是非法所 得;與己無關的想方設法地介入其中,抑或是牽制或是扼殺,也可能是為了分散別國的注意力,使其無瑕顧及。據外媒稱,日本正在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升級 「愛國者」PAC-3飛彈防禦系統,旨在提高射程和精確度,用於攔截某些國家發射的彈道飛彈。客觀上講,周邊國家正常的軍事舉動稍微多了一些,不是為了搞 軍事衝突,而是為了維護正當權益,日方「神經」過於敏感和緊繃,常常對號入座。據路透社7月29日報道,這是10年來日本對飛彈防禦系統進行最重大的升 級。日本此舉無益於地區的和平穩定,而是要把地區局勢越搞越糟、越攪越亂;越亂可能越有利於從中獲利。
日本海自「金剛」級驅逐艦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
日本凡事都要找個藉口,哪怕是牽強附會或者說是荒唐可笑的理由,日方也會自覺不自覺地認為是「師出有名」。我們所有中國人不會忘記,日本為了挑起全 面侵華戰爭,於1937年7月7日發動盧溝橋事變,日本方面謊稱兩名士兵丟失要搜查,以此為由全面侵華。現如今借2020年奧運安保之需,強化飛彈防禦體 系建設,針對性極強,目的性就更不用說了。當然這只是日本加速強化軍備的「冰山一角」,日方決不可能就此止步所謂的軍事化進程。
首先,需要看清日本所謂目標背後的目標。日本現在所搞的一套遠遠超出本土自衛防備的範圍,破壞了戰後秩序,正在積極準備下一場戰爭;亞太地區,特別 是東亞、東北亞國家需要警惕日本的錯誤動向。日本對外宣稱更新或者升級某型武器裝備只是為了針對某國某型武器。實質上,日本的眼光或許放的更遠,瞄準更多 更大的目標,這所有的一切是由日本不斷調整的戰略所決定的。顧左右而言它,日本一直在掩耳盜鈴、掩人耳目,搞所謂新和平主義,以此愚弄善良的人們,不僅要 把本國拖向戰爭,而且要把亞太地區拖入戰爭,嫁禍於人。
日本海自直升機母艦,稍作改進就可以起降F35B戰機
其次,推卸責任,假扮受害者,為己謀求發展和突破「空間」。面對亞太地區此消彼長的態勢,為了積極應對島嶼爭端,日本方面極力強化島嶼防衛能力,無 休止甚至超極限地搞軍備。積極為自衛隊「鬆綁」,從打擦邊球開始,試探國際社會的反應,若國際社會不持異意,日方便會變本加厲;由小做大,進而再由大做 強,如:DDH-22,兩萬多噸級與6萬噸級航母可以說只是噸位、大小和功能上存在差別,實質上是大同小異,表明日本具備和掌握大型裝備的製造能力。這是 一種多用途軍艦,一旦有戰事稍作改裝可發揮大作用。事實上,日本從未中斷過軍事前沿技術探索,緊跟世界軍事發展潮流,努力保持軍事優勢,積極開發軍民通用 技術,維持坦克、輕型裝甲車等一些常規武器的生產線。
自2012年後,日本在島嶼爭端問題上處心積慮,政府和民間勢力貌似在演「雙簧」,其實質上是通過試探向名正言順邁進,積極走好每一步「棋」。日本 作為二戰戰敗國,不痛改前非、主動認錯,而是顛倒真相,妄圖繼續走軍國主義道路;不斷打破禁錮,解禁集體自衛權,解禁出口武器原則,尺度如此之大,令人瞠 目結舌,也令人警醒。日本不是假戲假做,而是真戲真做,而且要做大;努力成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強國;令對手猝不及防,甚至束手無策。
日本海自「親潮」級常規潛艇
首先,有選擇地拉攏周邊某些國家,幫別國的同時更是為了幫本國。日本迫不及待地解禁武器出口原則,既可以拉攏相關國家,更可以達到某種「目的」。武 器交易至少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單方面是無從實現。日本擅長找個「由頭」,以此自圓其說。7月27日《產經新聞》發表了美國詹姆斯·奧爾教授撰寫的《加快 向印度出口水上飛機》文章,這是日本方面迫切需要的外部「聲援」,穿上新和平主義的「外衣」,做有損地區和平穩定之事。據悉,日本擬向印度出售大量的 US-2水上飛機系統,以助印度促進西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和平與安全;需要指出的是,西南太平洋對於日本海洋安全保障也是十分必要的;看來真是為了一舉兩 得。
日本空自F15J型戰機
其次,「出招」速度驚人,試圖走上一條擴軍備戰的不歸路。日本曾經有過不光彩的「輝煌」歲月,但這已經是過去,侵略別國帶來的短暫「輝煌」將不復存 在,現在和將來都不可能重現。日本作為地區性大國,理應做有益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採取對抗、破壞和遏制別國手段,為本國謀求發展。我國南海問題本 不複雜,除了某些域外大國介入,日本積極拉攏南海周邊多個國家,出錢出力,既幫又拉,誘之以利,以此介入其中;企圖穩住一頭,牽制一頭,在南海和東海等多 個方向向我國發難,並阻礙有關問題的解決。我國堅決反對這種損人利己的做法,我們應當識破其圖謀,果斷採取積極有效手段加以應對。
日本自衛隊這幾年的變化,雖不能說是翻天覆地,但可以說是在二戰後變化速度最驚人的階段。人們可以從近年來日本自衛隊裝備的或者即將裝備的武器可以 看出,如:不惜花巨資大量購買F-35戰機;從日本自衛隊近年來與美軍的聯合軍演看出,島嶼攻防作戰已經作為其首要任務;諸如此類的舉動足以表明,日本置 歷史問題於不顧,置亞太地區安全和人民的情感於不顧,不斷釋放危險「信號」,將給地區帶來危害,對其舉動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和關注。
作為域外國日本卻對南海問題異常關注
首先,對周邊大擺強硬姿態,毫無收斂之心。日本一意孤行,不斷擴軍備戰,勢必導致東北亞的不太平和不安定。日本不甘心淪為「二流國家」,對國家前途 和命運過於焦慮和不安,試圖放手一搏,重振國威軍威。事實上,周邊國家的發展,不僅沒有影響到日本的安全和發展,而是大大促進日本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是 有目共睹的,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國的發展完全不需要去威脅別國的安全和侵害別國利益,我國的崛起和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為全世界和全人類積極做貢獻 和謀福祉。日本需要扭轉心態,向合共贏,務實合作的方向努力,積極為亞太和平發展傳遞「正能量」。
日本右翼首相安倍晉三無論對於日本還是全亞洲都是威脅
其次,「一對多」和「多對一」將成為日本慣用手段。日本把持不共戴天的姿態害人害己,其前途和未來是可以預見。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 躍居世界第二位,日本與我國的差距越來越大,日本朝野引起恐慌,隨後的一系列損害周邊國家的舉動接踵而至。積極參與炮製「中國威脅論」開始,採取正面與側 面對抗相結合,正面與側面阻撓相結合,直接與間接介入相結合,把東北亞攪得不得安寧。與中國、韓國和俄羅斯等國在島嶼問題構成「一對多」的爭端態勢,日方 已顯力不從心;積極拉攏越南、菲律賓等國與我國形成「多對一」的對抗態勢,日方持續發力,大做「文章」;日本陷入這樣的「怪圈」未來將難以想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