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後的頑抗,「虎式自行火炮」

Alinna ...| 2016-08-03| 檢舉

這種自行火炮是在虎式坦克的底盤上開始的研製,所以被稱為「虎式自行火炮」,它的設想始於1942年,由德國的克虜伯公司製造,可能當時的很多德國人對這種武器寄予希望,但是虎式自行火炮從1943年開始研製到1945年德國戰敗也沒有一輛裝備部隊用於戰場,從虎式坦克在戰場的表現來看,這輛虎式自行火炮也讓人覺得應該會有不錯的表現,可是最終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沒能走上戰場。

由於是從虎式坦克的底盤上改裝而來的,所以虎式自行火炮並不能算是一種全新設計的軍事武器,只是由於戰事激烈,軍隊急需各種武器的一種應急辦法,但從虎式坦克的威名來看,當時的德國還是很看重這件武器的,不過從虎式自行火炮緩慢的研製進度來看,說明了一個很多人都不願認可的結論,那就是改裝武器不如原型武器的研製進度快。

雖然虎式自行火炮最終沒有走上戰場,但從它外形特徵和武器配置來看,在當時確實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克虜伯公司在開始研製時,為了能將一門重達7噸的170毫米火炮安裝在虎式坦克的底盤上,特意將坦克的底盤加長,將發動機前置,然後將炮和火炮助力系統一併安裝在了坦克底盤的後部。

就是這170毫米口徑的火炮,使得虎式自行火炮在當時幾乎無可匹敵,主要是這種口徑在當時的自行火炮中是最大的,加上50倍身管長度,使得它可以發射68千克重的炮彈,射程則為25公里,雖然虎式自行火炮沒有上過戰場,但這火力,在當時絕對是無法超越的。

不過可能由於虎式自行火炮的口徑太大,導致發射炮彈時的後坐力也很大,雖然它有一套火炮助力平台來減緩後坐力,但是火炮左右旋轉的角度依然很小,在後坐力過大的情況下,似乎也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儘量保證虎式自行火炮的穩定性和精準度,不過雖然左右旋轉的空間很小,但它的射擊仰角卻可以達到65度,在保持這樣的仰角時,使得它如同高射炮一般。

相比虎式坦克,虎式自行火炮也可以算是做了一次大的改造,不過雖然兩者在外形上已有很大差異,但虎式自行火炮的動力系統卻和虎式坦克一樣,而且為了速度更快,它的裝甲也被削弱,正面裝甲只有50mm側面裝甲16mm後方裝甲50mm,這說明設計師很看重它的機動性,憑著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在戰爭的後期德國在戰場上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在武器的設計上考慮的很全面,但不管最後設計的武器有多用心,最終也因為戰敗而永遠沉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2025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