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衛星開始!加拿大:中國全力應對第六代大國戰爭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8月號發表題為《中國啟動第六代戰爭》的文章,作者為平可夫,編譯如下:

通過對中國2015年連續成功發射長征十一號和六號運載火箭的動向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中國的天軍建設著實地向前邁進,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發射軍用衛星的成本大大降低,速度、機動性大大加快,衛星質量日趨完善。

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擁有軍用衛星最多的國家,初步估計將近159顆中國衛星具備軍民兩用性質,俄羅斯在軌衛星的數量不超過140顆。

而且從目前每年發射衛星的數量看,中國僅僅2015年就發射了20顆軍用衛星。

按照中國2020年衛星發射計劃,屆時將有200顆軍民兩用衛星在軌,成為世界第一。

而且中國衛星的種類也大大增加,全球定位衛星、海洋偵察衛星、通用衛星、圖像、光學、雷達偵察衛星、電子偵察衛星、小衛星等等種類幾乎與美國相當,目前所沒有的僅有彈道飛彈預警衛星,而且這一項目也在研製之中,很快會發射。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資料圖片)

大國之間第六代戰爭

第六代戰爭的概念,是俄羅斯教授斯里普琴科提出來的,他認為下一代戰爭,首次打擊是從太空攻擊開始,目的是摧毀敵人、保護己方所有衛星系統的安全,而且成為決勝戰爭的首要條件。這是2002年提出的理論,漢和認為,實踐證明這是相當精闢的、具有超前預見性的觀點。

第六代戰爭首先從太空開始,實際上已經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得到論證。戰爭之前,美軍就發射了50顆軍用衛星,全面補充和完成了定位、導航、通信、彈道飛彈預警、偵察等等體系。試想:如果伊拉克擁有摧毀這些衛星的能力,戰爭的特點、進程將會大大改寫。

漢和認為下一代戰爭可以稱呼為「衛星戰爭」。其特點如下:

大國之間的第六代戰爭,尤其是中美第六代戰爭,將會從首先攻擊對方衛星的戰法開始。方法包括:

A.以東風-21彈道飛彈加以改良,對美軍低軌道的圖像偵察衛星實施攻擊。

B.以殺傷、碰撞衛星對高軌道的GPS定位衛星實施撞擊攻擊。以此相同的攻擊方式碰撞美軍的通信衛星。

C.中國的全部軍民兩用衛星發射場將會受到美軍高技術武器的精確打擊,尤其是B-2隱形轟炸機的縱深攻擊。針對美軍的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有可能採用常規洲際彈道飛彈實施攻擊(即攜帶高技術常規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

D.戰爭期間,雙方都會頻繁地、機動地發射各種衛星,加以戰損彌補。海灣戰爭期間,美軍有時隔兩三日就發射一顆衛星。

E.雙方會全面干擾對方的定位、導航、通信衛星。包括地面干擾、衛星干擾。

F.雷射攻擊衛星技術會繼續被開發、完善。

中國軍用發射進步大

實際上,儘管存在軍民兩用衛星之說,但是戰爭期間,所有衛星發射中心,都是軍用性質的,當然是被摧毀的主要目標,尤其是五寨、酒泉的衛星發射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戰爭中,快速機動的,能夠躲開敵人精確打擊,在專用發射場被摧毀的情況下不依賴地形,隨時可以發射各種軍用衛星,就成為研製下一代軍用衛星發射平台的重中之重。從長征六號、長征十一號的運載火箭研製中,可以看出這些發展趨勢。這些運載火箭,全部是機動發射方式、軍民兩用技術結合,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結合。

首先看液體燃料推進的長征六號,其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自行式發射,準備時間縮短到7天。首先,7天的發射準備時間已經大大縮小,因此長征六號的主要用途應該是在戰前順應快速發射衛星的需要,此外針對台灣、日本這些沒有衛星和縱深攻擊能力的國家和地區,戰爭中也可以在7日內隨時發射、補充衛星。畢竟7日之內,戰爭並未結束,遠遠比數星期的準備時間更為機動。畢竟長征六號比固體火箭長征十一號的載重量略大。

主要值得觀察的是長征六號的運載車,這是自行式的。漢和認為:這種運載火箭的誕生,與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有很多聯繫。長征六號的載運車,與東風-41比較,車頭明顯是一樣的,一個型號,只是負重數量、大小不同。

長征六號首先會在其他隱蔽地區,甚至可以利用地下洞庫實施全部吊裝、檢測、灌注燃料,換句話說,7天的時間可以在洞庫內完成。而使用發射筒發射的長征十一號就完全不同了。後者可以實現無依託的陣地發射,它甚至可以從東風-31、東風-41的陣地上直接發射。

真正在開戰之後,能夠實現快速發射的運載火箭是長征十一號,有很多分析認為它來源於東風-31,如採用筒式發射器(不需要發射塔、豎起設備),為固體火箭等。

長征六號和長征十一號的出現,使軍用運載火箭的技術更加多樣化,這有助於中國強化「星球大戰」計劃,這是為何俄羅斯、美國都不樂意看到RD-180火箭發動機出售給中國的原因。運載火箭實際上不分軍用、民用,發射軍用衛星的任何火箭,就是軍用。

資料圖:國慶大閱兵中亮相的東風-31A飛彈。

作者:頭條號 / 參考消息

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997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