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竟然比不過蘇35!難怪中國要進口蘇35

戰鬥機的對比是一些軍事迷現在比較關注的一個事情,空軍的戰鬥保證了國家的安全還有制海權的確保。隨著科技的發展,戰鬥機的性能也開始提高,第五代戰機成為現在比較主流的研發方向,不過能夠成為第五代戰機的戰鬥機並不多見。

目前在殲擊機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是中美俄三國研製的3種飛機,分別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閃電II」、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的殲-20和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的T-50。所有這些第5代殲擊機項目,目前都處於不同的研發階段,而且都不無問題。負責這些項目的公司都在精雕細琢,盡力消除問題。但是,作為目前最成功的項目,作為已經進展到量產階段的美國F-35,卻在繼續流失用戶。荷蘭先前公布了計劃採購美國F-35殲擊機的相關數據,由於發現F-35使用費比荷蘭空軍現役F-16還高10%,因此可能大幅減少F-35「閃電II」的訂購數量,預計將由85架削減至50架,甚至是33架。

由於俄羅斯暫時沒能擁有量產型第5代殲擊機,因此被迫推出第4代++飛機蘇-35。它不僅具備第4代飛機所有的典型性能,還具備當前第5代戰機的一些特點,同時消除了第5代新型戰機的一些問題。蘇-35以成熟的經過檢驗的技術方案為基礎,結合了第4代飛機成熟技術方案和新型電子設備,在性能上接近第5代戰機的水平,保證實現了技術性能和作戰效能的最佳平衡。在此方面,蘇-35超越了其他所有同代飛機。總之,美國暫時只能使用一種類型的第5代殲擊機(F-22),同時生產另外一種第5代戰機(F-35)。俄羅斯則在升級現有航空裝備的同時,積極發展新型第5代戰鬥機項目T-50。

作為蘇-27的深入改進型號,蘇-35進一步提高了飛機的性能,達到了國外最先進戰機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飛行性能指標是,蘇-35能以2.5馬赫的超音速速度飛行,最大航程1900英里。相比之下,美國最新型F-35的相應指標是1.6馬赫和1380英里。

雖然F-35「閃電II」在一系列性能上優於俄羅斯競爭對手蘇-35,但是F-35前景飛機項目的現狀不佳,預示著還會進行曠日持久的完善和加工,可能會造成項目進展緩慢,迫使用戶長期苦苦等待。在這些條件下,俄羅斯第4代++殲擊機蘇-35可能是比美國第5代殲擊機F-35更受潛在用戶重視的戰機。

蘇-35殲擊機是俄羅斯蘇-27M多用途、高機動、全天候殲擊機的出口型號。蘇-35殲擊機由蘇霍伊公司研製,總設計師是西蒙諾夫,1988年6月首飛。之後生產項目一度中斷,2005年恢復後,最終研製出了全新的蘇-35S殲擊機。作為蘇-27戰機的最後一款改進型,蘇-35殲擊機可謂是該家族的巔峰之作。從作戰性的角度來說,蘇-35主要的改進之處是彌補了蘇-27系列戰機對地打擊能力落後、電子設備陳舊等短板。蘇-35堪稱是蘇-27系列戰機的深度改進型,所以有人把它叫做「超級側衛」。

蘇-35為單座雙髮型,由兩台具備矢量推力技術的117S發動機提供動力,具備極高的機動性。蘇-35的優勢在於配備了14500公斤加力推力的大功率發動機,使其有能力進行瞬間超音速巡航。除了特別的氣動布局的氣動力優勢外,蘇-35還採用了四餘度數字式三維電傳飛控系統,沒有攻角限制。因此,能更輕易的作出高難度動作,如眼鏡蛇、勾拳等,「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以及許多未命名動作,轟動了整個世界。可見,蘇-35達到了國外最先進戰機的水平。

F-35的隱身性能使其具有較強的防空圈穿透能力,在防空網中生存力較高。F-35B採用了全隱身設計,據估計F-35B的正面平均RCS(雷達反射截面積)比第3代中輕型戰鬥機至少要低一個數量級,被雷達發現的距離可以降低一半以上。

對於F-35這種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降低到0.1平方米以下的隱身飛機而言,對方戰鬥機和防空飛彈的攔截能力將大幅下降。特別是當預警雷達探測距離由400千米減少到百餘千米,無法引導戰鬥機占領攻擊位置,而F-35很容易占據攻擊位置。

蘇-35雖然不是第5代殲擊機,但它的許多性能基本上達到了第5代戰機的要求,而且價格要比F-35便宜得多。蘇-35不僅具備第4代飛機所有的典型性能,還具備當前第5代戰機的一些特點,同時消除了第5代新型戰機的一些問題。蘇-35以成熟的經過檢驗的技術方案為基礎,結合了第4代戰機成熟技術方案和新型電子設備,在性能上接近第5代戰機的水平,保證實現了技術性能和作戰效能的最佳平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982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