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日本最後一次御前會議經過好幾個小時的扭扭捏捏,終於確認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國投降。對於各國人民來說,這一天來得還是有點晚,不過,總算還是把日本人逼到了高舉雙手的一刻,前線和後方的軍民無不歡欣鼓舞。
但緊接著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迅速和有序的解除日本軍隊的武裝和解除其戰爭能力。
日本投降時,在本土和海外各地共有軍隊717萬人,其中約290萬人在日本本土,雖然日本已經在多年的戰爭中打得山窮水盡,但這麼大規模的軍隊,其輕重裝備的數量仍是極大的。
其實各盟國軍隊早就在竭盡全力銷毀日本武器,之前的主要手段是戰鬥,比如下面照片里美軍士兵拿著炫耀的136步兵聯隊的99式輕機槍及其彈藥,繳獲自塞班島。
1945年8月11日,美軍首批接管部隊在日本本土登岸,當時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儘快解除日本航空兵的武裝。當時日本對盟軍威脅最大的是自殺飛機,所以首先從東京的厚木基地開始,遍及全日本乃至東南亞的原陸海軍航空兵飛機,都被卸去螺旋槳和操縱裝置處於不能飛行的狀態。
然後盟軍開始分區分部隊讓日本人上繳和收集輕重武器,對輕武器全部收繳入庫,由憲兵部隊嚴加把守。
最開始,美軍還出動自己的部隊採用砍砸這些原始手段銷毀日本輕武器,後來發現這樣做的效率太低也累著自己人了。
再廉價一點就動用日本戰俘,在盟軍士兵的看守下用人力銷毀輕重武器,不過,這樣做雖然省了盟軍的力氣,但還是速度太慢。
於是很快就有了更多快好省的辦法,用盟軍船隻裝上成噸的日本武器,開到水深開闊的外海,由日本戰俘一捆捆一堆堆的傾倒進大海。
由日本戰俘傾倒的步槍等輕武器,日本本土雖有近290萬軍隊,但當時收繳的步槍數量才不過100萬支出頭,刺刀80多萬把。有些在1945年夏天剛剛編成的日軍沿岸守備師團的士兵到投降的時候都還沒有領到步槍,比如352師團的一個小隊40多人,到投降時擁有的武器只有1隻手槍、10隻步槍和7把刺刀,剩下的就只有他們自製的練習刺殺用的木槍,這貧困程度倒是真讓來受降的盟軍吃了一驚。
日本的彈藥生產也因為化學工業尤其是工業用鹽生產的崩潰而崩潰了,日本本土全部的陸軍武器彈藥也不夠編出的地面部隊打8個月以上。但繳獲日本彈藥的總量仍是相當巨大,下圖是盟軍監督戰俘從大阪的地下彈藥庫中向外清運待銷毀的炮彈和子彈。
銷毀彈藥的工作由於大量採用了向海里傾倒的方式,處理速度大大加快,下圖是載運彈藥的駁船在海上傾倒彈藥的情景。
和處理德國兵器不同的是,盟軍在占領日本後發現了數以千計的各種各樣的自殺兵器,數量之多讓盟軍大開眼界。
其中僅海軍自殺兵器就有393艘以蛟龍為首的袖珍潛艇、177枚回天魚雷和2412艘震洋艇。
還有陸軍重裝備,如果大家不介意把下圖的94式輕裝甲車,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豆坦克」稱為重裝備的話,注意照片里那位試乘試駕的美國兵和坦克的比例,這種乘坐體驗恐怕是有點差。
仍能稱得上是正規坦克的日本97改、一式和三式中型坦克,在被拆卸了火炮和所有機槍以後,美軍用炸藥將其全部炸壞,然後再安排戰俘對坦克進行拆卸。
對於繳獲軍艦來說壯麗的終極處理方式——「十字路口」核試驗,如果我們把美軍自己的退役艦艇當成陪綁的試驗品的話。十字路口的兩次核試驗,摧毀了日本戰列艦長門號以及輕型巡洋艦酒匂號。
還有武器處理時幾件有趣的事兒。
美軍在日本本土繳獲各類軍刀80多萬把,處理完成時卻發現有超過3萬把軍刀「不知去向」,而後這些軍刀幾乎全部出現在了美國民間。
除了軍刀和刺刀,美軍還收繳了另一些冷兵器,比如——1萬多付日本弓箭。在投降之前日本各地急造了一批弓箭發給平民和武裝不足的部隊,準備向裝備著機槍和坦克的美軍發動襲擊。
在日軍士兵的各種單兵裝備中,唯一壓根沒有被收繳銷毀的裝備,只有日軍軍用香菸,雖然代用菸絲比例很大的這種煙味道有點臭。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