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本以為有超一流反導武器可確保高枕無憂:但中國火箭炮又升級了

Alinna ...| 2016-07-29| 檢舉

美國的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即「薩德」系統,部署到韓國基本上已經是9成的把握了,拋開韓國國內眾多聲音以外,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關注下韓國軍方的部署動態呢?雖然根據韓國方面的說法,「薩德」的部署是針對附近的彈道飛彈,但是要攔截射程在300公里以內的短程地對地飛彈或者其他彈道武器,顯然「薩德」愛莫能助,甚至連探測發現都未必能保證,怎麼辦?韓國現在組合出了自己的區域飛彈防禦系統,除了把自己的「愛國者-2」型飛彈的升級為「愛國者PAC-3」型地對空飛彈,另外就是加速採購來自以色列「鐵穹」火箭攔截系統,做出了一副購買新式武器死扛到底的狀態。

其實對於韓國來說,」鐵穹「攔截系統更為適合,能夠攔截射程在5到70千米的火箭彈,甚至還有升級可以攔截150千米火箭彈版本。所使的EL/M-2084雷達具相當出眾的探測能力,甚至可以探測到距離100千米的火炮彈丸,或者350千米的飛機和飛彈;鐵穹的戰場武器控制中心可以至少防禦150平方公里的面積,還自帶控制毀傷評估系統,一旦評估目標不具備殺傷力就會放過目標,要是發覺目標具備摧毀能力,就可以發射「塔米爾」攔截飛彈,摧毀來襲目標。整套系統自動化程度相當高,完全可以在20秒內自動反應判斷發射或者不發射攔截。還有一點是「鐵穹「一套配6枚攔截裝置,每個裝置有20枚」塔米爾「攔截飛彈,採用動能摧毀模式,確保精確殺傷。如此高效的裝備,對於韓國來說是最為適合的武器,無論是炮戰、火箭彈戰、還是地對地飛彈戰都可以使用,單發攔截效率要超過70%,雙發95%!可以說,在面對60個目標以下的打擊密度時,「鐵穹」基本能保持0失誤。

所以,雖然韓國可能表面上要面對諸多反制手段,其實當「薩德」外加「鐵穹」部署到位後,韓國則會擁有亞洲超一流水平的反導攔截系統,從迫擊炮到大口徑火箭炮,地對地」飛毛腿「飛彈到遠程洲際彈道飛彈都可以在韓國的攔截範圍內,這個密度日本也得服,日本全國要部署愛國者-3或者」薩德「要面臨諸多限制,不可能像韓國這樣輕鬆。在」薩德「入韓後,韓國的」愛國者-2「」愛國者-3「可全部交給」薩德「接管指揮,近程威脅交給」鐵穹「,韓國還有自行研發的基於俄羅斯S-350中近程防空飛彈的M-SAM飛彈系統,這樣韓國上空還真就形成了一層看不見的密不透風的大網,韓國倒是真覺得自己從此高枕無憂。當然,韓國民眾也這麼認為,所以韓國漢城及首都圈地區都在抗議為什麼不讓「薩德」覆蓋頭頂,而不是為什麼要部署「薩德」,這個是很多人忽略的部分。可以開句玩笑說,韓國集齊了全部能買到的最強最新的防空殺手鐧裝備,這是打算召喚鋼雨來試試?

不過韓國人似乎真的忘記了中國是如何把遠程火箭彈玩的爐火純青的,尤其是300毫米以上遠程火箭炮,不要說子母彈、末敏彈,殺傷榴彈這類會分身的傢伙,就是普通的遠程火箭彈應開始針對如此密集的攔截密度進行了升級。從2015年開始,新聞中就曾多次說過,中國正在對03式火箭炮進行制導化升級。在上周,中國更是派出了一個遠火分隊進行了一輪100公里齊射,直接命中30米圈內靶標,這已經足夠應付一般強度的打擊,「薩德」的雷達是跑不掉的。而且中國一個遠火營是12輛發射車,一輪整裝齊射就是144枚火箭彈發射,全按照末敏彈來計算,100公里射程每個上面是3發末敏彈,這樣能夠打擊432個理論目標。這實際上已經超出了「鐵穹」的攔截範圍,「愛國者-2」「愛國者-3」就更指望不上了,此時的」薩德「已經完全沒招了。當然這需要遠火分隊前出到距離目標100公里左右的陣地上,那麼有沒有不用前出100公里就能摧毀「薩德」的武器呢?有,還攔不住,就是M20地對地飛彈,可以集成到遠程火箭發射車上的新型地對地飛彈,可以稱之為「薩德」殺手。

M20的發射彈道模式不同於傳統的曲射彈道,其彈道非常特殊,先以彈道軌道發射並再入大氣層,隨後利用矢量推力控制系統拉平,變成滑翔結構飛出大氣層,再返回大氣層內,進行末端非正常的偏質彈芯攻擊模式,看起來就是「螺旋「著砸下去。這樣彈道模式就是經典的「錢學森」彈道,在這種彈道下「薩德」就算組織攔截,難度也極大。而且同步發射的還可能有「東風-11」「東風-15」「東風-16」多種飛彈,火箭彈+飛彈,這樣輪番猛砸下,「薩德」還真沒招。當然要到了這個時候,美軍是否會真的出手幫助韓國還真另說,因為一旦打到這種密度,也就意味著一場絕對大戰的打響。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理性點評和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948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