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工程進展順利,今年下水基本已成定局,這在讓人們歡喜的同時,又對第二艘國產航母有了更大的期待,因為中國海軍航母艦隊不可能只有二艘航母。這第二艘國產航母才是真正的挑戰,我們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怎麼說也以遼寧為原型,多少可以獲得朋友的幫忙,特別烏克蘭為我們提供了航母圖紙資料,還轉讓一些關健技術,可是到了第二艘國產航母,烏克蘭已經幫不上忙了,一切問題只能依靠自己解決,再也沒人能幫我們什麼了。

第二艘國產航母代號應為002型,比001A更大的航母,預計應在8萬噸左右。自航母誕生到現在近一百年的歷史中,中國海軍從沒有接觸過航母,第一艘真正完全自已建造的航母尚沒有下水,經驗嚴重不足,更不要說,建造8萬噸級的大型航母,全世界上也只有美國人建造過,烏克蘭所掌握的技術與經驗,已經無法滿足這個要求了。

中國沒有依賴別人的傳統,一直以來追求的就是「自力更生」,有沒有人幫我們,建造更大航母的計劃不會中止。現在第一艘國產航母要下水了,那麼第二艘國產航母的建造工作問題也差不多應開始了。畢竟,航母這樣的艦艇,建造周期很長,從第一塊鋼板加以切割到上船台,需要2到3年時。從工期角度說,最快2018年左右上船台,2020年下水,2023年左右就可以服役,我們只有有幾年時間來解決一些技術問題,任務相當緊了。

從今年年初在網上曝光的疑似新航母的艦島,它的設計風格與遼寧艦相差非常大,更類似西方航母的設計,艦島趨於小型化,明顯為隱身化的設計,預計隱身設計會融入整個航母的設計中,這屬於發展趨勢,中國沒理由例外,也就是能達到什麼效果的問題。從此也許看出,第二艘航母的設計風格可能會呈現美式化。
除了個頭更大以外,002型應為核動力,這一點已得到多方的證實。現有的常規動力已經不可能滿足未來航母的動力需求,既便可以,從技術上難度來說,不如直接上核動力系統更好。中國在核動力技術方面絕非空白,核潛艇反應堆的研發歷史有四十年以後,已經發展了幾代,其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發展艦上型的大功率核反應堆應該不是大的問題。在未來幾年內,完成一套供航母使用的核動力系統應不成問題。考慮到,未來的發展方向,那麼很可能採用電推進的方式,這方面中國也一直在研發,問題應不大。

由於噸位上的增大,那麼其飛行甲板的尺寸自然隨之增大,不僅艦載機的數量將大大增加,還可以取消滑躍起飛甲板,換裝彈射器也就是不成問題了。無論採用蒸汽,還是電磁彈射,中國都已經做了大量的實驗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的成果,未來安裝上去不成問題。只要有了彈射器,那麼未來為航母配備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也就不成問題了。現代戰爭中,沒有先進的預警機絕對是一個相當麻煩的事情,好在我們已經在準備,也許新航母建成時,艦載預警機也可以服役了。
8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也許只是一個過渡,很可能下一步就是十萬噸級的真正大型航母,到那時也只有美國可以與我們相比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