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美國部署「薩德」(THAAD)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到韓國已經板上釘釘,這款打著為防禦為幌子的新型反導攔截武器,其實主要目標就是為了監控在中國東部發射的所有中遠程彈道飛彈,從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到東風-41遠程洲際彈道飛彈,畢竟其AN/TPY-2的X波段雷達具備2000公里的探測範圍,雖然美國稱韓國部署會進行功率和範圍的限制,不過實質上那就是軟體上的一個設置項而已,需要時直接由美軍遠程授權就可以取消。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研究反對「薩德」部署已經毫無意義,最主要是如何進行反制措施,尤其是對中國來說這個是目前第一位的;因為美軍還要計劃在周邊繼續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要針對就是中國的「東風」飛彈雨戰略。
按照美軍的設想,部署在韓國的「薩德」和「愛國者」攔截系統將會建立起500到800公里近程彈道飛彈和1500公里以上遠程彈道飛彈的多層攔截體系。而且韓國未來還可以像日本一樣購買海基「標準-III」攔截彈,這樣可以和」愛國者「組成多層中末端攔截網。目前來看」薩德「主要可能攔截高度40到150公里的彈道飛彈,對一個目標進行一般發射2枚攔截彈進行2次攔截。由於「薩德」攔截彈具備能量機動管理能力,曾在2009年實驗時,當第一枚攔截彈擊中目標把靶彈打成碎片後,第二枚攔截彈按照程序判斷應該會自毀,不過第二枚攔截彈卻根據彈上計算機的識別及時調整了速度和角度擊中了一塊飛離很遠的大約1平米的碎片,這讓外界對「薩德」的攔截能力刮目相看。不過就是這樣的攔截水平,美軍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薩德」攔截出現失敗時,部署在韓國的「愛國者」「標準-III」還可以進行第三次或者第四次攔截,而且「薩德」的攔截距離比較遠,就算對方使用核戰鬥部也會有效防止來襲彈頭碎片對目標區域帶來可能的危害。「薩德」的指揮系統可以按照1:5的飛彈配置來進行聯合指揮,甚至還可以加入韓國「世宗大王」級上的MK41發射裝置,組成多級反導聯合網絡。所以表面上美國是部署了一個「薩德」攔截武器到中國周邊,實質上部署了一個反導網絡的指揮節點。
由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現在的策略其實以美國為主導,率領日、韓兩個「東方大國」組成反導前線。而且根據多方消息來源判斷,美國未來還計劃在菲律賓部署「薩德」系統,如果說部署在韓國還是針對中俄,這要部署在菲律賓只能是針對中國的核潛艇發射的「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了。美國如此操作,確實讓人感到煞費苦心,也是對中國「東風」為首的飛彈雨戰略的一種畏懼。在剛剛結束的演習上中國甚至實驗了百枚飛彈聯合打擊戰術,這還沒算上從天而降的「東風」飛彈。在未來對美國航母戰鬥群打擊中,中國的「東風導」彈將會發揮其最大效果,根據美國現在的測算:在打擊航母戰鬥群的時,東風-21D和東風-26飛彈將會組成至少2組打擊波次,其中第一波可能是鎢合金子母彈頭,率先摧毀美軍航母的甲板,一顆東風-26上面最多可能會攜帶超過100枚鎢合金彈頭,那絕對是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毀滅之雨」,所以美國必需要儘可能確保自己航母和基地的安全。因為要大規模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爭取在東風飛彈發射後就攔截它。
根據美國前空軍退役少將,現任美國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布魯斯·克林格納在《國際利益》網站上刊發專欄文章稱:由於反導是美國的國家戰略,中國現在做什麼都無力阻止美國把「薩德」部署到韓國,哪怕是現在來自韓國國內的諸多反對聲音都被美國看成中國施壓下的臨時反應。而且中國也要計劃對韓國進行長期例如經濟方面的管制,這些都無法阻止美國部署「薩德」到韓國。畢竟日本當年面臨的壓力比這個還要嚴重,最終美國仍然部署了2部X波段雷達到日本上。部署在韓國的「薩德」系統將會成為韓、日、美反導攔截體系中的關鍵能力,能夠為韓、日、美三方提供全方位的反導攔截能力。所以韓國也可以絲毫不擔心中國的任何壓力和反彈,因為無論任何方面的壓力,在韓、日、美的聯合下都會應付過去。這顯然就是在給韓國撐腰打氣,而且透露出美國根本不擔心任何武力反制措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869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