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派最新戰機能在中國周邊擊落殲20嗎?這次專家總算說了實話

中國的殲-20戰鬥機從誕生之日起就讓無數人為之歡喜也為之憂愁。歡喜的自然是全中國人了,從2011年殲-20的橫空出世,再到2015年的黃色皮量產版,中國的殲-20戰鬥機雖然尚沒有最終服役,可每一步前進都讓全中國為之歡欣鼓舞。有人可能覺得殲-20戰鬥機目前由於受制於發動機問題,還稱不上五代機。這點並不是問題,中國一直沒有正式承認過美俄的劃代之說,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劃代是滿足自身需要來制定的;舉個例子,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出來以後,為了宣傳自身甚至直接用了4.5代的劃分法,而根據美國人的劃分就是蘇-35才是標準的四代機,完全都是出自自身的角度劃分並沒有絕對公信力。而中國殲-20從研製之初就是按照中國需要的五代機進行設計的,隱身、電子性能、機動性都符合中國自己的實際需求,所以稱殲-20為中國五代機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中國高興了,自然就有人犯愁了。隨著中國網絡上出現的一架灰黑色殲-20上塗裝了可低可視度機徽設計的圖片走紅後,顯示出了中國殲-20已經做好了服役前的所有準備。中國著名軍事專家尹卓海軍少將表示殲-20「可能已經試列裝」了,這足以說明在2017到2018年,交付10到12架殲-20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生產廠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兩條生產線完全可以應付。雖然列裝規模不是鋪天蓋地,可仍然讓周邊國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殲-20的隱身性能和大航程突防能力,將會對他們國家的空防體系構成絕對的「威懾」,這樣的絕對優勢不就是把他們往絕路上逼嗎?

為了應對殲-20的「威脅」,他們自然要大力增購軍力。比如日本就提出了花400億美元造屬於自己的第五代戰鬥機,越南也訂購了俄羅斯具備反隱身和遠程偵測攔截能力的S-400防空飛彈,目標其實都是針對中國的殲-20戰鬥機。但是日本再著急,設計五代機也是個系統化的超級工程,就算全球最頂尖公司幫日本設計,到2018年才能拿出樣板。而越南的S-400最早收貨也得到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畢竟俄羅斯稱自己的S-400產能還不夠,不可能先交付給這些外購訂單。但是經過普京總統特許已經調配了準備獵裝俄羅斯自己部隊的S-400防空飛彈在今年11月交付中國,越南苦心想要獲得的裝備被中國先搞到手了,到時候還怎麼靠著新反制呢?就算越南搞到了S-400防空飛彈,其S-300飛彈10年未曾進行過一次實彈訓練,想必越南防空能力也不會高多少。等到2018年,中國的殲-20至少要有一個團以上的實戰化部署了,戰法訓練也都會相當成熟,現在才想起來著急搞對抗豈不是晚大了。

而對於殲-20戰鬥機來說,美國人的表態似乎更為關切,美國《航空周刊》作為最早報道中國殲-20研發進程的專業雜誌,這些年來一直高度關注殲-20戰鬥機的研發進程。根據其刊發的國際評估和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理察·費希爾的《令人憂心的中國軍隊》一文中的觀點:在中國周邊美國的所有新型戰機都不存在任何技術上的優勢,無論是F-22第五代戰鬥機還是B-2隱身轟炸機。原因是因為中國已經研發出了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雷達和數據鏈系統,在這套預警指揮體系下,就是殲-10,殲-11這樣的四代機都可以有機會擊落F-22和B-2。而且中國自行研發的殲-20戰鬥機也不會脫離這套網絡來跟美軍進行交戰,殲-20利用其出色的隱身性能和大型彈倉攜帶遠程空空飛彈PL-15,一種衝壓發動機射程可達200千米的飛彈,會對美軍的信息化節點預警機和戰場指揮機發動無法預知的攻勢。在失去制電磁權後,美國空軍的任何五代機都只能成為中國防空大網裡的一條小魚,更別說跟中國的殲-20展開一對一決戰了。

從美方專家的研究中不難看出,美國作為航空體系作戰開拓者和奠基人,是非常清楚體系化作戰力量的優缺點,他的觀點也是客觀的,就是平白的大實話;在中國周邊美軍的信息指揮節點就是預警機,而中國則可以使用地面、空中、多種方式進行數據交換。假如就算中美雙方的預警機都被擊落了,中國還有地面龐大的預警指揮網絡,美國就會成為單向透明。儘管美軍部署的了最新的F-22和F-35到中國周邊區域,不過只是用來彰顯軍事存在,而並不具備真正打一場全面空戰的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854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