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托76炮玩出新花樣,變身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近防炮

卡洛斯| 2016-07-22| 檢舉

奧托76炮玩出新花樣,變身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近防炮

在世界中口徑艦炮中,要論裝艦範圍最廣、裝備數量最多、裝備國家最多的,那無疑便是義大利奧托·梅臘拉公司出品的76毫米/62倍徑艦炮了。奧托·梅臘拉公司於1969年開始生產76毫米/62倍徑緊湊型單管高平兩用艦炮,目前有56個國家共171型軍艦裝備,因性能高、小型化、輕量化、可裝備多型軍艦等優點而廣受好評,共生產了約1100門,創造了艦炮軍火市場的奇蹟。該艦炮最大的特點是外罩為球形,近年來新造型號為實現隱身功能,逐漸改為多面隱身設計。

圖1 滿載僅60噸的義大利「鷂鷹」級水翼飛彈艇上裝備有1門奧托76毫米緊湊型艦炮

圖2 採用圓形炮罩的奧托76速射炮

圖3 挪威「南森」級護衛艦上裝備的奧托76隱身版速射炮

圖4 瑞典的內河巡邏艇也裝備了奧托76隱身版速射炮

奧托76艦炮大致可分為3個型號,一是緊湊型(原型),二是提高了發射速度的SR型(超高射速),三是炮塔下甲板無彈庫、可在艦船上隨意安裝、被當做大口徑近防武器使用的AD型(甲板上)。

緊湊型炮塔重7.5噸,SR型7.9噸,AD型比較輕,才5.5噸。3型炮的俯仰速度均為每秒35°,緊湊型的旋轉速度為每秒70°,SR型、AD型的旋轉速度為每秒60°。緊湊型和SR型炮塔底下有卷盤型供彈裝置,卷盤只有一層可攜彈44發,有兩層可攜80發,三層可攜115發;AD型因無彈庫,炮塔內可存40發炮彈。緊湊型射擊速度為10~85發/分,進行IROF改進(射擊速度提高改進)後最大可達100發/分;SR型的射擊速度高達120發/分,且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射擊精度;AD型的射擊速度與SR型相同。

圖5 吊裝艦炮

圖6 螺旋揚彈機

圖7 奧托76炮結構圖

奧托76炮的炮彈共有3種榴彈和2種穿甲彈,重量在12.2~12.7千克之間。緊湊型、SR型炮口初速度為925米/秒,發射常規炮彈時射程為16千米,發射半穿甲增程彈時達20千米;AD型炮口初速為910米/秒,比緊湊型和SR型稍低,所以發射常規炮彈的射程縮短為15千米,且不能發射半穿甲增程彈。義大利曾計劃為奧托·梅臘拉76毫米艦炮配備「火山」炮彈,其中非制導型射程30千米,GPS/紅外製導型40千米。

圖8 法意兩國的地平線級均裝備了奧托·梅臘拉76毫米斯特萊斯新型艦炮

圖9義大利加富爾號航母上也裝備了奧托76毫米斯特萊斯艦炮

2000年,奧托·梅臘拉公司出台了「斯特萊斯」研發項目,計劃為他們的76炮研發一種新型的防空反導制導炮彈,來提升中口徑艦炮在5千米距離上攔截反艦飛彈的能力。該艦炮採用「分離」模式,將指揮裝置和炮塔分別安裝在不同地方,並在炮塔上安裝專用雷達。該艦炮使用DART高速對空炮彈(俗稱「飛鏢」),義大利海軍將其定位為大口徑近程防空系統(CIWS)。2010年6月,奧托·梅臘拉公司與義大利海軍在「弗斯卡利」號巡邏艦上共同對「斯特萊斯」系統進行了反導測試,試驗共對4個目標進行了攔截,攔截距離均大於4千米,紅外攝像機記錄的圖像顯示,「飛鏢」制導炮彈的近炸引信均在目標有效距離內爆炸,目標被成功攔截。「斯特萊斯」艦炮目前已裝備在義大利「安德雷亞·多里亞」級新型驅逐艦和「加富爾」號航母上。

圖10 義大利海軍在「弗斯卡利」號上進行了奧托76斯特萊斯艦炮的打靶試驗

圖11右側裝有制導雷達

圖12 「斯特萊斯」系統工作示意圖,艦載跟蹤雷達系統捕獲跟蹤目標,火控系統根據目標信息解算火炮的發射諸元,控制火炮調轉,同時提供驅動信號控制炮上制導系統天線瞄準目標並發射制導波束,當滿足發射條件時,發射制導炮彈進入制導波束。

圖13 制導天線發射波束

圖14 飛鏢炮彈結構圖,從彈頭至彈尾分別為3A+近炸引信、鴨式舵及控制機構、預製破片戰鬥部、彈托、電子裝置、無線電頻率接收器和尾翼。

圖15「飛鏢」在飛離炮口800米後,其尾部的雙通道無線電頻率接收器開始工作,接收制導信息並識別它與目標的相對位置,操縱彈丸鴨式舵使其保持在波束中心飛行。

圖16 接近目標時,3A+近炸引信工作,引爆預製破片戰鬥部,毀傷目標。

圖17 奧托76炮操縱台

「斯特萊斯」艦炮的炮口初速度高達1200米/秒(3.5馬赫),飛抵距目標10米區域後由近炸引信引爆並摧毀目標。DART炮彈打擊來襲目標的最低高度為2米,最大有效射程8千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838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