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衛星新聞7月14日的消息稱,印度的國防部長帕里卡爾和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已經商定,將會舉行雙邊的軍事演習。雖然印度、美國、日本海上的「馬拉巴爾」海軍演習已經舉行過多次,但是那都是在美國主導下三方演習。並且美國並沒有進行實質的傳統作戰項目演練,僅僅是練練編隊和搜救等非傳統領域,意圖只是彰顯美國的控制力。但是對於兩個一直都緊盯著中國-這個海上崛起大國的國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想方設法的遏制中國海軍越來越多的走出去,打亂走向大洋的步伐。
從印度海軍來說,現在手握2艘航母戰鬥群,各類軍艦155艘,其中還有19艘潛艇。作為世界第五大海軍力量可能略顯不足,但是明顯未來有這個想法。而實質上的海上軍力第五則是日本,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在手握114艘艦船,最主要是手握至少6艘准航母,所以這才是實質上的第五名。這樣來看,一個未來的第五名和實質上的第五名碰到一起,還這能搞出點名堂來。尤其是日本作為中國的老對手,對中國軍事能力的研究持續了100多年,很多方面都有獨到見解。
印度跟日本之間能摩擦出什麼火花呢?如果舉行海上的聯合演練,印度海軍現在熱衷於搞大洋聯合演練。尤其是多國的實質性對抗演習,奈何美國不帶著它進行全套演練,這點上印度可能要有求於日本。日本屬於美國海軍體系的核心夥伴,美國無論是進行反潛、防空、反艦甚至是核心的反導演練都帶著日本。這也讓日本實質上了解到美國的全套作戰理念、思想、體系和細化到每一步的操作流程。這些美國經過60年戰後海上的積累經驗,自然值得所有國家的學習。印度也一樣想獲得,尤其是印度在面對中國海軍的潛艇時,顯得處理得相當業餘;不僅多次沒有探測了到中國潛艇的實際位置,甚至布下多層搜索網也沒有找到中國潛艇哪怕是核潛艇的位置。這個情況讓印度海軍相當沒有面子,正是介於此,印度現在急需增加自己的反潛作戰能力。日本無疑就是這一領域最好的老師!日本有著跟俄羅斯、中國潛艇長達40多年的水下較量歷史。甚至被人稱為美軍的「第一反潛大隊」,其體系化搜索能力確實位列世界前列。尤其是日本自行開發了多款搜潛專用工具和軟體,這些都是印度所急需的。如果印度能夠獲得這些能力,將會極大的克制中國潛艇在印度洋的活動範圍,甚至可能會逼退中國海軍潛艇。
而且印度目前也有一個重要科目急需演練,日本同樣如此:航母應用演練和反制航母被打擊。日本現在已經有了准航母戰鬥群,印度則實質是上擁有2條航母戰鬥群。從理論上來說,這2個國家都是航母大國了。可是從航母的應用經驗來看,雙方都缺乏對現代航母作戰的深刻理解。印度的航母只有欺負巴基斯坦的經驗,而日本的准航母戰鬥群連像樣的准實戰化演練都沒進行過,目前雙方在這一領域都是短板。互相攻守,互相演練,將會極大的增強雙方在現代化航母應用領域的操作經驗。有人可能覺得日本是曾經的航母大國,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必須要說明的就是,日本擁有航母的時候,海空作戰體系跟現在差十萬八千里,而且並沒有反艦飛彈這種新式武器的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日本想通過老經驗應用到新裝備上,難度太大。這中間跨越了2個航母時代,所以只能從0開始。這也可能是雙方海上聯合演習的一個重點。而航母戰鬥群的應用和使用也是中國海軍目前的一個軟肋之一,未來航母戰鬥群如果到達的了印度洋,印度就可能利用從日本學到的戰術戰法,對中國展開致命一擊。
其實無論雙方如何進行聯合演練,目標肯定是優先針對中國海軍。尤其是印度海軍從來沒有真正對陣過中國軍隊,所以並不了解中、印之間的實際差異。這點可以向長期研究中國海軍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學習,也不失為一個捷徑。1962年一役讓印度陸軍至今抬不起來頭,印度海軍未曾品嘗過類似的敗績,所以長期以來印度軍內,空軍和海軍都看不上陸軍,印度海軍將領甚至在三軍會議上稱以後打仗就不需要陸軍了,只需要海軍出動就能挽回印度的全部顏面。其實這只是從一個側面,展現出了印度另一面:作為一個未來可能會崛起的大國,印度也想通過挑戰一個大國來確認自己的大國地位,最有可能超越必然就是中國。所以印度不顧曾經失敗,甚至連印度軍內專家都認為當初只是因為武器上落後於中國才導致失敗,這完全是個意外。看來印度現在最有可能的是通過空軍和海軍打一場翻身仗,一洗籠罩在印度軍隊上空的失敗陰霾。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