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網絡上曝光的圖片顯示,近日,兩架量產型國產第四代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在同時段升空試飛。從圖片中看,這兩架殲-20仍為灰色塗裝,機首已不再塗有「20XX」的編號,空軍標示為低可視度塗裝。這似乎預示著,殲-20的服役已經近在咫尺。
當然,除了飛機平台本身之外,我們還看到殲-20的塗裝已經與美國F-22塗裝非常相近。這批初期量產型殲-20大體上延續了2011-2017號和2101、2102號殲-20原型機的空優灰色塗裝,而不再使用2001的黑色塗裝。相比於純黑色亮光塗裝,鉛灰色不僅能讓飛機更好的融入天空的背景色,還讓整體塗裝效果達到較好的美學效果,均勻飽滿的同時還有色調上的冷艷,低調又不失格調,透著戰鬥機該有的殺氣,非常有金屬質感。而且,殲-20的塗裝以單一灰色調為主,淺灰和深灰順應著空氣動力布局,沒有多餘的折線破壞飛機本身的輪廓線條。
近來,包括運-20在內的新型飛機塗裝都下了較大的功夫,鉛灰色成為了現在中國軍機塗裝的主要色調。鉛灰色最初使用考慮的是藍天映襯下的低視力可見度,這樣可以在近距離格鬥中降低對手發現和反應的效率,從而取得空戰優勢。鉛灰色還由於色調較暗,與周圍環境衝突較小,符合一種簡約低調的審美情趣以及機械質感,確實更符合現代審美。
當然,對於需要面臨強烈核爆產生光輻射的第一代、第二代戰鬥機而言,淺色乃至金屬原色塗裝是可以降低光輻射的破壞,這屬於性命攸關的範疇。但是淺色塗裝不可避免與周邊環境發生劇烈衝突,中國老式二代戰鬥機,如殲-7和殲-8,大量使用白色塗裝,殲-8還輔助以綠色進行修飾,這兩種顏色內在衝突較大,顯得突兀且缺乏層次,非常難看。中國空軍以前還喜歡用折線來修飾底色,但是用來輔助裝飾的線條往往會破壞機身氣動布局原有的美感,突兀且不美觀,這點在運-8的塗裝上表現得很明顯。此外,一些新型原型機如殲-20的2001號驗證機和殲-31的31001號原型機,使用純黑色塗裝也存在色彩衝突強烈的問題,殲-31還用淺色線條進行修飾,顯得更為冗餘和輕浮,簡單的說,比較土鱉。
塗裝反應的是一支部隊的美學底蘊,更折射了一支部隊的綜合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塗裝就是戰鬥力真的不假。經過多年發展,蘇-27、殲-10、殲轟-7的塗裝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在殲-20、運-20等新型飛機身上的那身鉛灰色,更是邁向現代化的標誌。隨著中國社會美學素養的逐步提高,中國空軍最終會和土鱉說再見了。不過,如果中國空軍能夠更多的開放塗裝權限,讓基層擁有更多個性化塗裝的空間,相信這對於軍營文化、軍隊自豪感和凝聚力、軍隊公共關係等方面都會有巨大的幫助,一個好塗裝帶來的效果,在很多時候是勝過長篇大論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673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