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國空軍的作戰飛機品種已經非常齊全,如果說誰是最後拼圖的話,那就是戰略轟炸機。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空軍配備戰略轟炸機的呼聲日益高漲,從目前來看中國空軍的戰略/戰役打擊任務由轟-6K來擔負,該機配備長劍-10巡航飛彈具備較為強大打擊能力,是未來一個時期仍舊空軍戰略/戰役打擊能力的主力,不過轟-6K畢竟由50年代轟炸機發展而來,潛力已經挖掘完畢,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還需要更加先進的戰略轟炸機。
從國內航空技術發展來看,類似於B-2這樣的飛翼隱身戰略轟炸機顯然是最為合適的選擇,最重要理由就是B-2這樣的飛翼布局隱身能力最強,飛翼式布局將機身和機翼融為一體,從側面來看兩者的外形相近,突出機翼下表面的機身在展向上與機翼下表面和緩的過渡,外形平和光滑,有效的降低了RCS,另外飛翼式布局沒有垂尾和平尾,又消除了常規飛機一個主要RCS來源,配合機背S進氣道、吸波塗料等手段,可以讓飛機的RCS有大幅度下降。
飛翼式布局還有其他優點,例如飛機的浸濕面積較小,可以用較小的展弦比獲得較大的升阻比,對於發動機的要求比較小,同樣條件下機體結構強度較大,也就是結構重量輕、剛性好,翼身融合體設計翼根的結構高度和弦比較大,有利於提高飛機的載荷。
飛翼布局具備良好的隱身性能
當然飛翼式氣動布局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飛機的機動性能差,舵面力矩相對較短,因此控制能力較弱,起降性能低,另外它沒有水平安定面和垂直尾翼,縱向、側向穩定性能下降,因此飛翼式氣動布局對於飛控和操縱系統要求較高,這也是制約飛翼式布局運用的一個關鍵因素。目前來各國採購的辦法一個是配備更加先進的飛控系統和電傳操縱系統,應用主動控制技術來提高飛翼式布局的操縱能力,還有就是採用W形後緣,保證後緣操縱面有足夠的力矩。
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面對的是當今最為強大的防空體系,以預警戒為核心的自動化防空指揮系統,以F-22為骨幹的攔截力量,隨著有源相控陣技術的普及,信號/數據處理系統能力的提高,這個體系對低空目標的探測和攔射能力已經大為增強,即使B-1B/圖-160這樣先進的戰略轟炸機也無法保證能夠突防這個防空體系,相比較之下,B-2這樣的隱身轟炸機憑藉自己良好的隱身性能,它的突防能力就要強的多,對於對方的壓力也要大的多。
在氣動布局方面,國內已經廣泛開展了飛翼布局的研究和試驗難證工作,包括理念研究、風洞試驗和驗證機驗證等,初步掌握了飛翼布局的研製技術,在此基礎上國內相關單位先後開展了飛翼式隱身偵察機、無人作戰飛機的研製,並且已經試飛成功,這些都為國內研製飛翼式隱身轟炸機打下基礎,積累了經驗。
因此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最為理想的選擇就是研製類似於B-2這樣的飛翼式轟炸機,這樣中國空軍憑藉隱形轟炸機強突防能力,以及各種精確制飛彈藥可打擊如指揮中心、通信中心、空軍基地、反導雷達及陣地,迫使對方不得不投入大量資源用於防空體系的建設,具備更好的效費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6718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