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專家稱只有美國給這件武器才能打贏解放軍:背後卻偷偷瞄準這個

作為全世界最為成功的垂直飛彈發射單元系統,美國研發的MK41的最引人矚目的功能模組化發射功能,尤其MK41系統中的MK14發射箱就是在對地攻擊中發射「戰斧」巡航飛彈的單元。這種遠程打擊武器,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美國方面的厚愛,甚至美國每次對外打擊都以「戰斧」巡航飛彈作為開始,別管是打小目標還是敵方雷達或者發電站。

這個能力其實讓美國所有的盟友都相當眼紅,這其中就有作為美國傳統盟友的日本。不過」「戰斧」「巡航飛彈屬於進攻性武器,只出口給過最鐵桿的盟友英國。日本始終受制於一些原因沒有能夠引進這種射程可達1500公里的武器。不過如果美國肯出口整套發射裝置給日本,勢必會極度增強日本的決戰決心。一旦有機會一定回對周邊發動一次閃電戰般突襲。這個概念可不是隨便想的,而是在日本《軍事研究》刊發的《日本應具備的攻擊敵方基地能力》一文中真實討論的場景。

尤其是日本國內的防務專家們對於進口「戰斧」的問題,討論許久。他們討論的問題不是是否應該引進,而是到底要引進多少?甚至有日本軍事專家古是三春在一次電視採訪中直接聲稱:日本應該率先獲得800枚」「戰斧」「巡航飛彈才能抗衡周邊大國,其意圖非常明確要想打贏解放軍就得依靠「戰斧」。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美國打完海灣戰爭首輪打擊也不過消耗了288枚「戰斧」巡航飛彈和35枚空射巡航飛彈,可見日本的野心何其龐大。而且關於日本引進「戰斧」的討論,在日本網絡上可以查到的最早是在2004年,也就是說日本籌劃討論這個問題已經有十多年之久了。

至於用「戰斧」攻擊的目標,日本則更為直白,周邊所有要害地域都值得「戰斧」作為目標。根據日本防衛省前自衛官稱:在防衛省的多次模擬周邊攻擊的圖上推演中,中國的三峽大壩就位列其中首位。雖然中國三峽大壩設計之初就考慮了這種情況,國內還請專家對三峽等比模型進行過實際攻擊破壞性模擬,確認了安全性。不過我們從極限的角度來看,如果日本利用自己最新的27DDG的112個垂髮單元都裝滿「戰斧」飛彈,派遣2艘進入到射程內進行超飽和發射打擊。面對224枚「戰斧」飛彈,任何防空網絡都不敢100%確認自己能夠攔截這些目標。按照每枚300公斤的裝藥量和100枚以上成功突防的來計算,那麼就是30噸高爆炸藥,爆炸當量可能會達到60噸到70噸TNT當量左右,如果在CEP(圓半徑誤差)50米的範圍內持續經過多枚轟擊,這個誰也說不好。雖然三峽大壩在計算模型時考慮過20萬噸核彈直接命中,不過畢竟是實戰,一切皆有可能。當然如果為了攻擊穩妥性,日本可能會選擇優先攻擊三峽船閘等目標。這些目標沒有加固防護,一旦被炸,輕則癱瘓三峽的部分功能,重則會導致部分水量下泄,這樣的情況不得不防。

當然上面這只是一種極端條件下的模擬,不過日本從來都是喜歡把第一槍打滿,比如當年攻擊珍珠港,如果日本再次轟炸美軍油庫的話,整個戰局可能會發生根本性扭轉。這個也是日本學者多年研究的方向,要摧毀一定也好徹底摧毀。而且日本能夠搭載MK41垂直發射裝置的可不是只有馬上開建的27DDG計劃,日本「愛宕」級96個單元」,「金剛」級96個單元,「高波」「秋月」各有32個單元,還有「村雨」「日向」級上面還有16個單元。儘管不是所有的MK41垂髮系統都能發射「戰斧」,但是本著料敵從寬來看,日本說的800枚「戰斧」其實還有點少,甚至那是個經過縝密計算的實戰最低需求值,從極端來看日本能夠發射「戰斧」的潛力可不只是一次性800枚這麼多。

別看日本現在還只是購買美國的F-35隱身戰機、E-2D預警機等產品,但是日本國內內部也在生產對應的裝備作為準備替代;400億招標的F-3五代戰鬥機計劃,OP-3C升級警戒巡邏機計劃等等,可以說日本時時刻刻都在準備發動一場戰爭。甚至日本網絡上有前自衛官討論,如果只能獲得100枚「戰斧」怎麼辦?甚至想到了把彈頭改成「髒彈」或者生化武器,這個念頭可謂更危險。無論如何,中國對日本的警惕確實一刻不能放鬆,哪怕你放鬆1秒對方就獲得1秒的喘息之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641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