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進行反衛星試驗 曾險致中國衛星通訊中斷

中國的「長征-7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是中國大推力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的開山之作,取得成功以後中國的航天之路變得更順暢。不過大家都在關注「長征-7號」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和衛星上「天源一號」太空加油實驗時,可能對其他的關注不多。其實挨個看看都相當有門道,今天咱們就說說這個最小的小不點「天鴿飛行器」。

此次「長征-7號」運載火箭上面搭載了7個載荷,其中有大家熟悉的遠征1A上面級(彈道飛彈多彈頭技術發展而來),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返回時採用的是著名的「錢學森」彈道,可用於高超音速飛行器研究)、遨龍一號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太空垃圾清理機器人,用途廣泛)、「天源一號」在軌加註實驗裝置(太空加油站)、翱翔之星立方星(目前沒有消息說明具體用途),還有一個就是「天鴿飛行器「(2個)。從少有的介紹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它進行的是驗證空間組網通信技術。從體積上來說,應該屬於中國的1立方米以下的微小衛星系統範疇,雖然個頭不大,不過能耐可不小。

根據多方資料匯總,天鴿飛行器其實是中國下一代空間飛行器的實驗體,這個飛行器具備高度智能化和很強機動能力,並且還可以自行組網編隊!這個就相當厲害了。這就是中國下一代自主空間飛行器的平台。這個平台的意義多大?列舉幾項:可以為中國未來的太空衛星組成子衛星防護網,或者乾脆自己根據需要編組成不同用途的衛星矩陣,進行信息中繼任務;再或者粉身碎骨直接撞向他國衛星,作為一款迷你殺手鐧。總而言之,天鴿飛行器代表著下一代空間衛星的發展方向。到了天鴿飛行器應用的時代,傳統衛星的概念已經不再適用,直接發射一堆攜帶各種傳感器的天鴿飛行器升空,在不同區域內進行自主編隊後執行不同的任務,偵察、維修、通信中繼、紅外探測,雷達成像等等 。試想下,如果幾十個天鴿飛行器進行這種空間編組,其能力將會遠超同等重量的衛星。

中國其實早在「神舟飛船」系列上就實踐過單個的類似天鴿飛行器的伴隨式太空飛行器,當時還只是一個,用來對飛船進行拍照。不過其驗證的伴隨技術和跟蹤技術等等新技術,都已經開始應用到了現代的天鴿飛行器上了。而中國為什麼現在放著大衛星不發射,偏偏要搞這樣小的呢?這還需要從美國的一次反衛星實驗說起。

在2008年2月20日,美國海軍的宙斯盾巡洋艦「伊利湖」號,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利用艦載海基「標準-III」艦空飛彈摧毀在208公里軌道上的一顆美國退役偵察衛星的實驗,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不過在這個軌道上運行的不只有美國自己的衛星,周圍還有中國、俄羅斯的衛星。美國此舉非常明確,利用反衛星實戰試驗告訴中、俄,你們的衛星也在美軍的射程範圍內,這次試射就是對你們衛星的模擬攻擊,下一發就是你們了。並且美國擊毀衛星的碎片馬上成了天空垃圾,對中俄的衛星造成了極大的干擾,被迫強制變軌。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不說,也縮短了衛星在軌壽命。如果不變軌,四散的碎片僅需要一個米粒大小就能擊穿中國衛星,整個衛星就發生通訊中斷,組件失靈,甚至可能會直接報廢!這就是美國在爭奪制天權中的一次典型實驗,同類實驗美國還做過多次,每次都不會提前告訴你目標是什麼,相當的霸道。如果你沒有空天監控能力,衛星失聯、失蹤或者報廢,怎麼發生的都不知道。

由於現代戰爭對衛星的依賴相當大,而中國現在正在努力構建自己的天網系統:覆蓋全球的」北斗「導航系統,支援全球通信的」天鏈「通訊中繼系統,緊盯全球各地的」哨兵「偵察衛星系統等等,諸多守護中國空天安全的「天網」。這些都是美國對其恨之入骨的項目,所以美國發展反衛星戰力就是要破壞中國的」天網「系統。正因為如此,中國積極發展類似」天鴿飛行器「這樣的迷你太空飛行器意義更為重大:平時發射數十顆上去進行待機,如果一旦需要對被摧毀的衛星進行補網,按照不同的需求「天鴿飛行器「組成衛星矩陣,短時間內就能恢復功能。雖然這是未來技術的方向之一,不過也是被美國逼出來的決心,痛下決心不發展不行,你不發展就只能被落後挨打。現在中國也開發出了最遠能打到同步地球軌道上反衛星飛彈。值得一提的,就是在美國2008年試驗反衛星飛彈成功其實是對中國在2007年反衛星實驗的回應,可見只有你自己有了敵人才知道你的可怕之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598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