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若再戰誰會贏?俄羅斯結論令印沉默

國際頭條| 2016-07-03| 檢舉

中印若再戰誰會贏?俄羅斯結論令印沉默

印度政府置中印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於不顧,悍然挑起一場大規模侵犯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國政府被迫進行了一場短促而有限的自衛反擊戰,全勝收兵。自此以後,西部邊疆保持了數十年的相對穩定。

在戰後總結時,主席有一句名言說「撼山易,撼解放軍更難」。戰後五十多年,中印兩個亞洲發展中大國都獲得了相當令世界矚目的經濟成就。

中印軍人

目前包含中印在內的金磚五國,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新引擎。當然有經濟的巨大收穫做基礎支撐,必然會帶動國防戰略的發展。

印度近些年,在海里空天各領域投入巨資,自主研發或外購先進裝備,這其中包括航空母艦、潛艇、先進戰鬥機、運輸機和直升機等等。在外界看來印度的軍力將成為印度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高原演訓的中國殲十一戰機

俄戰略專家卡申指出,近現代的戰爭經驗告訴我們,不要跟解放軍談實戰經驗和戰爭決心。尤其是印度,當年的戰爭中,印度被中國全殲的陸軍師就曾號稱世界一流的二戰王牌師。

而且在49年以來的幾場戰爭中,解放軍打贏了所有對手,而這些對手中印度被認為是最弱的,也是輸的最慘的一個。而現在的中國及其軍隊要比五十年前更加強大和自信。得出令一些印激進媒體沉默的戰爭勝負結論可能很簡單。

因為有一個極其簡單的判斷指標,那就是戰爭潛力。卡申指出,沒有一個國家依靠軍購能夠獲得堅實的戰爭基礎。而中國的三軍裝備自主化能力在世界範圍內是屈指可數的。

反觀印度,至今連炮彈、槍彈和降落傘這樣的最基礎性自主製造能力都令人不敢恭維。大量外購裝備的維修維護和配件的對外依賴度,對其在戰時的可靠性難保不存在質疑。而且萬國牌武器造成的繁雜後勤保障將會極大地制約其持續作戰的實力。

大快人心!印度美夢破滅慘遭中國一票否決

「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NSG)的願望遭遇挫敗。」印度新德里電視台24日報道說,今年NSG全體會議24日在韓國首爾閉幕,會議未就印度加入該組織做出任何決定。事實上,印度等「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締約國」申請加入NSG根本不在這次年會的議程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4日表示,NSG這次討論了「關於非NPT締約國加入所涉技術、政治和法律問題」,但並未涉及具體國家加入的議題。NSG目前有48個成員,印度多年來一直希望加入這一俱樂部,以成為更先進的核國家。

印度核潛進出中國如逛後花園?真相令人震驚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都致力於打造自己的水下艦隊,尤其是想要建造屬於印度自己的水下攻擊核潛艇和彈道飛彈核潛艇。但是印度本身在此領域幾乎為0的積累使得想要打造這些昂貴的水下核巨獸困難重重,所以印度改為尋求曲線發展路線;先從俄羅斯租借一艘來當的訓練艦,隨後再發展自己核潛艇。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印度就曾租借過一艘670型巡航飛彈核潛艇,作為實際上第一艘租借到國外的核潛艇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隨後印度一直希望能夠再度租借一艘核潛艇來訓練自己的艇員,於是就有了2012年從俄羅斯租借了一艘971型第三代攻擊核潛艇「阿庫拉」-II級,隨後印度把其命名為"查克拉" (INS Chakra)。不過隨著印度方面現在解密更多關於"查克拉" 號的記錄,我們發現印度不僅僅是使用"查克拉" 號訓練艇員,而是進行更多具備攻擊性的任務。

在5月份採訪前德里的海軍參謀部參謀時披露,印度曾經在2012年3月下旬派遣當時從俄羅斯訓練返航回印度的"查克拉"號核潛艇執行了多項秘密任務,其中有一項任務就是抵近中國近海區域,執行搜集關於中國的潛艇部隊情報和航線信息,為今後印度滲透或者攻擊中國潛艇部隊做信息積累。我們都知道核潛艇上的側掃聲吶具備很強的信息收集能力,如果使用主動聲吶進行測繪能夠獲得10米級精度的水下地形圖。可見印度當時的企圖是非常明確的:藉助先進核潛艇的靜音能力和偵搜能力,儘可能搜集中國海軍周邊情報為未來做準備。

至於任務完成的如何,在當年4月份的"查克拉"號的入役儀式上,印度海軍司令曾讚許的稱:你們("查克拉"號)進出中國周邊如同逛後花園的一樣輕鬆。不過這位參謀也承認當時印度海軍對這件事感到心有餘悸,主要是中國周邊水情複雜,水深通常不足百米,大型核潛艇進出有可能會遇到意外,能夠順利執行任務也算萬幸了。

從俄羅斯971型潛艇的實力來看,確實具備完成類似任務的能力。作為蘇聯時代最後一型攻擊性核潛艇,雖然仍然採用了雙殼體結構,但是由於集成了曾經最高科技結晶,這種水下排水量達到12770噸大型核潛艇,最大航速可達35節,這讓其他國家核潛艇都望塵莫及。而且在靜音技術上也獲得了極大提升,「阿庫拉級「-I型噪音水平逼近美「洛杉磯」級核潛艇,而到了印度租借的」阿庫拉級「-II級性能更好,在6到9節的航速下已經可以做到接近90分貝的大洋背景噪音水平,性能確實很強。

更為難得是這款潛艇最大下潛深度可達600米,這無疑將會成為一款深海大洋的殺手鐧。所以印度能夠完成相關任務並不是不可能,而且當時印度艇上還有俄方專家在做指導,完成任務上理論上應該不存在問題。

不過真的就讓印度方面如此舒舒服服的完成任務嗎?真相顯然不可能是這樣,結合2012年的4到5月軍事報道,我們可以大致梳理出整個事件的脈絡。首先的消息是中國某艦隊在防區內組織了一次連續跨晝夜72小時的連續反潛訓練,對不明水下目標進行了長時間的跟蹤。而後在5月的報道中,提到同一隻艦隊某潛艇支隊因為成功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而榮立集體一等功。如果對投資(股票,原油,瀝青,銅,白銀)有興趣卻感到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盈利不理想的朋友,可關注本人微信號: ksjp888【長按可複製】

這一榮譽相當難得,可見完成的任務也是相當有挑戰性的。這些公開可查的報道使得整個事件變得清晰了很多。在2012年時,印度的"查克拉" 潛艇在冒險進入中國周邊時,已經被中國海軍發現。隨後中國海軍持續跟蹤並收集了相關聲紋信息和航行記錄。水下潛艇部隊也沒閒著,對這艘大型潛艇更進行了模擬攻擊訓練,因為只有這種准實戰化動作才配得上一等功這種榮譽,結合海軍給372潛艇記一等功這事來看,可能情況更為複雜。

中國核潛艇射飛彈爆炸 曝光隱忍幾十年真相

眾所周知,潛艇是水下作戰的利器,二戰時期,德國的U型潛艇組成的「狼群」曾封鎖了整個直布羅陀海峽,給英國海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二戰以後,潛艇越來越被得到重視。不過,普通的潛艇猶豫需要定期上浮補充氧氣來為動力系統和人員進行補充,所以在核動力變得成熟以後,人們很快將這一大大延長航母睡下潛伏時間的新科技搬上了潛艇,成為了第一代核潛艇。而在核武器的迅速發展後,人們發現,核潛艇是一個理想的核打擊平台,只要換裝更強大的彈道飛彈,核潛艇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不聲不響發射核飛彈摧毀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

因此,彈道飛彈核潛艇就此出現,至今仍然是人類各國都嚴格保密的一種先進武器。客觀來說,世界上能夠玩的轉戰略核潛艇的都是大國,而目前也就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中國擁有這一能力,而中國的能力則在這些國家中是最弱的。這並不能怪中國。海軍是一種古老的軍種,所謂「百年海軍」就是說一支海軍要建成需要100年的時間,這100年並不是單純依靠武器的堆積,更有戰術能力的積累,海軍經驗的累積。

經過了不斷的努力才研發成功。後來中國在巨浪1飛彈的基礎上研發了巨浪-2潛射洲際飛彈,巨浪-2潛射洲際飛彈的研發也並非一帆風順,一次試射中,巨浪-2潛射洲際飛彈彈出水面後並未按照預定軌跡點火,反而是上升後垂直下降,差點砸到核潛艇本身。不過,現在隨著094攜帶巨浪-2潛射洲際飛彈進行戰略巡航,中國隱忍了30年的核潛艇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次,未來,中國還有更先進的096和巨浪-3飛彈,這都是中國一代代軍工人心血凝結而成。如果對投資(股票,原油,瀝青,銅,白銀)有興趣卻感到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盈利不理想的朋友,可關注本人微信號: ksjp888【長按可複製】

曝光香會震撼一幕:中外聯合對美國口誅筆伐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5日報道,中外學者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有關南海問題的分組會上批評,美國將南海主權糾紛與「自由航行」混為一談。

中國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部研究員姚雲竹少將表示,南海主權糾紛問題不完全涉及「自由航行」,並稱各國對法律有不同解釋,問題是誰有權利去把自己的解釋強加於他國,並貫徹自身對於國際法的認知和解釋。

她指責稱,美國所謂的自由航行,是要讓其軍機、軍艦在不知會相關沿岸國家或取得相關國家的同意之下,就進入專屬經濟區展開包括軍事偵察在內的「各種各樣的活動」。

第15屆香格里拉對話現場,美防長卡特正在發表講話

姚雲竹昨天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有關南海問題的分組會上,以英語發表上述談話。因為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預計近期將公布結果,該分組會格外引人關注。

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法中心主任羅伯特?貝克曼(Robert Beckman)教授也同意姚雲竹有關「自由航行」的說法。

貝克曼說,美國以「自由航行」避開意思更明確的字眼,但其實談的是「自由展開軍事活動」,當其他國家說同意「自由航行和飛行」時,它們對詞彙的理解是否與美國一樣?他說,美國何不誠實地把話講明白,這其實不關乎自由航行,而是關於在12海里自由執行海域權利,關於在島礁自由航行的權利,也包括將島礁和專屬經濟區作為軍事用途的問題。

貝克曼也支持中國的論點稱,儘管美國實際已履行相關國際法,但因美國國內政治無法通過《聯合國海洋公約法》,美國很難去指導其他各方如何解釋《聯合國海洋公約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573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