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7月2日報道稱,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合作共研C919寬體飛機,C919將與波音和空中客車的類似機型構成競爭關係。
文章作者格哈德·赫格曼表示,飛機還將裝備空前高功率的最新型俄式發動機。媒體寫道,中俄軍機可在最高水平線上進行競爭。文章作者格哈德·赫格曼表示,然而兩國在民航領域存在「大問題」。
圖為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合作共研C919寬體飛機
這名德國記者說,首先是發動機,比如說,俄羅斯新式伊爾庫特MC-21和中國C919大型客機(COMAC C919)安裝的都是西方的發動機。媒體還寫道,不過,對於俄羅斯和中國來說,這些項目只是個開始。兩國的工程師正在秘密研製雙發動機的C929寬體飛機。
2015年11月2日,上海,中國商飛舉行國產C919大飛機下線盛大儀式
它將成為波音787夢想飛機(Dreamliner)和空客A330或A350的競爭者。C929的載客量為250至280人,飛行距離達1.2萬公里。C929是中國商飛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聯合項目。
相關合作協議於2014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訪問北京時簽署。據媒體消息,合作總金額達130億美元。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戈津稱,俄羅斯還將為新飛機自行研發發動機。
普京訪華後與中國簽署多項合作項目
他表示,推力達35噸的發動機研發工作已啟動,他補充說,迄今為止,俄羅斯(包括蘇聯時期)都沒有製造過功率這麼大的發動機。
普京表示推力達35噸的發動機研發工作已啟動
赫格曼表示,然而與軍機不同,民航客機的重點不在於發功機功率,而在於造價、可靠性、環保性能和便捷性。
普京6月25日訪華,習總和普京三天內兩次重大會面,中俄在元首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這其中雖然聲明不針對第三方,但涉及的重要議題幾乎都涉及第三方,更是有評論稱「歡迎對號入座」,其意不言自明。
關於中俄的這一聯合聲明,意義非常重大,影響將非常很遠,更讓人覺得有趣的是,就在中俄聯合聲明發表後不久,其效果就開始顯現,相關國家就開始動起來了。
來看兩則消息:
一、 據俄塔社27日報道,普京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7日表示,普京收到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來信。埃爾多安在信中說,已準備好與俄方調解因戰機事件導 致的局面,「土耳其首腦對俄飛行員家屬表示慰問,並說了對不起」,埃爾多安還表示,正對與俄飛行員死亡有關的一名土公民進行調查。埃爾多安還表示,土耳其 不想破壞與俄羅斯的關係,俄羅斯是土耳其的戰略夥伴。另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6月27日消息,土耳其總理比納利·耶爾德勒姆表示,土耳其願意為被擊落的 蘇-24戰機向俄羅斯支付賠償金(不過,很快土總理又改口說,沒必要說賠償問題,我們只是表達自己的悲傷)。
圖為「土」、「俄」兩國總統
二、 據英國路透社6月27日報道,在「南海國際仲裁案」之際,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應越南政府副總理范平明邀請,訪問越南參加會議,希望加強兩國受到 影響的傳統友好關係。據報道,越南外交部稱,楊潔篪和越南外長兼副總理范平明均表示有必要就防止南海問題失控達成一致意見。越外交部發表聲明稱,這些包括 有效管控衝突、推進協商機制,以及通過和平交流和談判的方式尋找兩方都能接受的長期的解決方案。新華社援引楊潔篪發言稱,兩國必須「妥善處理相關爭議和問 題」。
南海各國非法侵占的中國島礁
這兩則消息看似不相干,但卻非常值得玩味,因為這兩則消息都發生在中俄倆和聲明之後,楊潔篪訪越又是「南海仲裁案」瀕臨破題之時。下面,我們就對這兩則消息及未來局勢可能演繹的形勢進行一下分析。
首先,我們看土耳其,記得當初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時埃爾多安非常強硬,完全不考慮道歉的事情,對普京的威脅一點都不放在欣賞。然而,在7個月後,土耳其總統卻突然道歉,土耳其總理竟然還談到賠償。
雖 然媒體對道歉一說仍有爭議,那也是措辭指正而已,土耳其沒有用「apologize」這個正式道歉,而是用了「sorry」。所謂「sorry」 就是對不起、遺憾的意思,但仍有道歉的涵義在裡邊。如果說這個表示道歉的意思不夠,那麼土耳其總理所說的「賠償」就更加確認了土耳其的「歉意」,否則談什 麼賠償?當然,後來土耳其總理看俄羅斯總統發言人說俄土關係不是一步就可以恢復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後,土耳其總理又試圖收回之前所說要賠償的話。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
但是,不管怎麼說,土耳其現在是有求於俄羅斯,改善與俄羅斯關係的意圖已經非常明確,無須懷疑。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土耳其在短期內做出如此大的轉變呢?
一、土耳其對俄羅斯的強硬並未換來美歐的積極回應,美甚至還支持了庫爾德人。
土耳其本想借擊落俄戰機的機會,換取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土耳其的信任,支持土耳其出兵敘利亞,結果打錯算盤,歐巴馬根本沒做好再中東與俄羅斯進行代理人戰爭的準備,甚至在俄羅斯的施壓下開始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進行利益交換,這都讓土耳其人感到非常不安和孤立。
與此同時,美國不但沒有支持土耳其入侵敘利亞,甚至自己還支持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土耳其認為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組織是土耳其工人黨的敘利亞分支)並在那裡建設機場,這讓土耳其感覺到自己上當了,戰略上非常不划算,於是就開始致力於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
「土俄」之爭
土耳其本想借擊落俄戰機的機會,換取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土耳其的信任,支持土耳其出兵敘利亞,結果打錯算盤,歐巴馬根本沒做好再中東與俄羅斯進行代理人戰爭的準備,甚至在俄羅斯的施壓下開始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進行利益交換,這都讓土耳其人感到非常不安和孤立。
與此同時,美國不但沒有支持土耳其入侵敘利亞,甚至自己還支持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土耳其認為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組織是土耳其工人黨的敘利亞分支)並在那裡建設機場,這讓土耳其感覺到自己上當了,戰略上非常不划算,於是就開始致力於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
普京6月25日訪華,習總和普京三天內兩次重大會面,中俄在元首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這其中雖然聲明不針對第三方,但涉及的重要議題幾乎都涉及第三方,***更是有評論稱「歡迎對號入座」,其意不言自明。
關於中俄的這一聯合聲明,意義非常重大,影響將非常很遠,更讓人覺得有趣的是,就在中俄聯合聲明發表後不久,其效果就開始顯現,相關國家就開始動起來了。
二、俄羅斯已在敘利亞站穩腳跟且步步緊逼,土試圖通過緩和與俄關係來降低俄支持庫爾德武裝的力度。
俄 羅斯在敘利亞至今依然在支持政府軍打擊IS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以爭奪敘利亞部分地區的控制權,很顯然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是已經紮根了,土耳其 不可能撼動這一點,美國的力量已借不上,土耳其面對俄羅斯顯然有些吃力。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支持敘利亞庫爾德武裝,這對土耳其構成了嚴重威脅。所以,土 耳其試圖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降低俄羅斯對庫爾德武裝的支持力度。
三、普京訪華,中俄聯合聲明中確立的中俄聯手關係讓土耳其重新審視自己的地緣定位。
6 月下旬,普京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體會議上宣布,俄計劃6月就與中國啟動建立「大歐亞夥伴關係」的磋商。所謂大歐亞夥伴關係,就是俄羅斯主導 的歐亞經濟聯盟、上合組織、南亞國家、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聯合起來形成一個以中俄為核心的「經濟夥伴關係」,這實際上是中俄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的基礎上進行的戰略對接,而普京接下來訪華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更是顯示出中俄聯手的強勢,其中很多內容的矛頭都已對準了美國。
中俄合作加深
在中俄努力下,未來不久伊朗都可能繼印、巴之後加入中俄主導的上合組織,這意味著上合正在加速向西擴張。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下,中俄正在聯手向西。中俄如此協作推動如此大戰略的實施,土耳其必須考量其未來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所以,當普京完成訪華後,土耳其就立刻開始「道歉」。事實上,正是普京訪華確立中俄進一步聯手促使了土耳其立刻做出緩和與俄羅斯關係的決定並付諸行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