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之航空兵篇
今天的節目是比大小,比的是飛機。
先比較一下大飛機,以下圖右下角的B-52轟炸機為大型作戰飛機的標杆,體現一下現有大型和巨型運輸機的體量,B52、伊爾76和運20都是筆者添上的,運20終於讓中國大飛機在世界大飛機俱樂部有了一席之地。
下面首先比較一下二戰的戰鬥機,下圖中比較的是颶風、Me-109、噴火、蚊式、Fw-190、P-47、P-51和Me-262這些歐美主要戰鬥機。左邊是最大平飛速度和作戰半徑,右邊的大小圓圈是其配備的機槍和機炮
在二戰戰場上,共和公司的P-47「大 奶瓶」是一款特立獨行的戰鬥機,它擁有8噸多的起飛重量、渦輪增壓器和異常堅固的機身,成為歐洲和亞洲兩個戰場上難以對付的敵手。下圖是德日英美其他主力戰鬥機和「大 奶瓶」的性能對比。首先,他們的體型跟P-47有很大差距,而且除了P-51D之外,沒有哪種飛機的最大速度能超過大 奶瓶。
以下是部分現代戰鬥機與二戰戰鬥機的同比例對比,因為過長,以下截取了包含中國戰鬥機以及F-22和F-35的部分,圖中可見殲八長鬚鯨這個「長」字果然名不虛傳。
下面看看二戰中的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同比例側視圖
英國為元首安排的英式黑暗料理——航空炸彈的大小對比。
從日常消耗量最大的「薯條」500磅炸彈開始,到對火車站破壞力相當不錯的「甜筒」1000磅炸彈,再到用於破壞加固廠房與鐵路隧道的「雞腿堡」2000磅和「巨無霸」4000磅炸彈,最後是和摧毀蒂爾匹茨號的高腳杯重量相當的「全家桶」12000磅(5.4噸)巨型炸彈。
美國陸軍航空兵的轟炸機發展的對比,從進口的德哈維蘭DG-4B開始,到陸航改編為空軍為止的B-36「和平締造者」為止的體型增大趨勢是越長越快。
如果上圖還不夠直觀,那麼拉上一架B-18來看看美國陸航/空軍這些超級轟炸機的體量的區別,在這裡,B-29超級空中堡壘也顯得有點小了。
最後,一直在聽朋友問為什麼二戰的日本航母比美國航母少帶了那麼多飛機,究其原因,除了美國人有錢可以把大票的飛機扔在飛行甲板上日曬雨淋以外,還需要談一下「機翼摺疊的重要性」,下面這張折翼與不折翼的F4F野貓戰鬥機的對比照片足以說明一切。
(全文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