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宰的「疣豬」:霸道的A-10攻擊機面臨「餓死」

A-10真丑,上世紀70年代研發之初,官方起了個挺給力的大名「雷電II」,原意是二戰名機P-47「雷電」的接班人,可空軍的飛飛們不答應,就是管它叫「疣豬」,一來二去,真名反而讓人忘了

「疣豬」脾氣大,實際上那飛機就是騎在一門大炮上,30毫米的GAU-8 機關炮威力驚人,精度約5密位,通常一次發射不超過2秒鐘,上百發炮彈噴將出去,會在千米之外形成一個10米直徑的死亡陷阱;射擊時飛機會衝進自已的炮煙,為了避免引擎死機,安裝有聯動裝置,按下炮鈕,發動機會噴出助燃劑以免憋死

該炮的並不拋彈殼,不然飛機會失去平衡;火炮和彈藥的重量占飛機的六分之一,地面維護大炮的時候,不能漏的一個步驟,是給機尾加塊墊板,不然大炮一拆,「疣豬」會一屁股坐在地上

殺了那口豬近些年,美國的國會舉行常常為「殺豬聽證會」,議員老爺們的爭論焦點是一種已經服役40年「疣豬」飛機該不該退役?

F-35窟窿大,單價從最初預計的大約3000萬美元妥妥滴站上1億美元的高位,當初研發JSF聯合打擊戰鬥機的時候,黴菌盤算得很美好,仗著大哥面子足,還拉了一票傻兄弟搞團購,就想把成本降下來,不過他們沒聽過中國名言:「買的沒有賣的精」,又一次中了軍火大鱷的圈套。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呀,只好拆東牆補西牆,美國空軍回自家的院子裡找折,牢牢滴盯上了一隻又老又丑的「疣豬」,已經服役了40年的A-10攻擊機。

一隻大炮鳥

30毫米炮彈比7.9毫米子彈,差距還是明顯的

今天的美國空軍最早只是陸軍航空隊,1947年,分家的時候,劃地盤劃得比較狠,想把天上能飛的東西都帶走,後來在陸軍堅決抵制下,最後決定所有的固定翼飛機由空軍所有,陸軍只能保留直升機之類的小玩意,這也有其中的道理,固定翼飛機必須要有機場跑道,直升機沒那麼高的要求,飛機帶走了,為陸軍提供密接空中火力支援的生意也攬了下來。

點擊播放 GIF/1.6M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華約國家的鐵甲洪流磨刀霍霍,10萬輛坦克一周內推平西歐的傳言甚硝塵上。霉國空軍順坡下驢,找國會請來款子,研發一種專搞坦克的利器,這就是A-10的由來。

為了對付坦克,A-10安裝了30 mm GAU-8復仇者機關炮,這種炮威力實在太大,能以每分鐘3900發的速度,向地面的坦克集群發射貧鈾穿甲彈

畢竟是要近距離對地攻擊,常在江湖混,那得不挨刀,為了對付防空火力的威脅,A-10的油路、電路、發動機都加了雙備份,是一頭挺結實的豬。

伊拉克作戰的時候,挨過不少刀,當初的雙備份設計還是挺給力的。

A-10採用低壓輪胎,結實堅固的平直機翼,能從前線機場甚至高速公路上起飛,主起落架部分輪胎並未全部收起,緊急迫降的時候能減少對機身的破壞。

空機重量約11噸,最大負載13噸(燃油和彈藥算在一塊,有些飛機宣傳載彈量嚇死個人,其實油和彈藥之間從來就是一對矛盾,最大載彈量下飛機飛不多遠。騰訊軍事《講武堂》有一期對這檔子事兒有很精彩的解讀。他家的口號很拽「無所不知,歡迎踢館」,可以在微信公眾號找到他們。

這架A-10被一發23毫米炮彈直接命中, 雙備份的液壓系統救了它的命。

會飛的坦克有木有,A-10的駕駛艙周圍是超過1200磅重的鈦合金裝甲,能抗12.7高射機槍的直接命中,23毫米和37毫米炮彈在附近爆炸問題也不大。

要不是有言在先,空軍早想殺了這頭豬,空軍的飛飛們更喜歡速度與激情,土裡土氣的野豬實差點意思。

儘管樣子丑,1991年海灣戰爭中,A-10敲掉了900輛伊拉克坦克、2000輛軍車和1200門,甚至用30毫米的大炮轟下來兩架伊軍的直升機。

美國議會裡的爭鬥,往往都有背景,武器裝備吵架的時候,通常是軍火商背後鼓搗的,不過這一次不一樣,生產的A-10的費爾柴德公司(Fairchild Republic)2003年就破了產,是不可能給議員大爺們塞紅包的。找麻煩主要陸軍,因為沒有這種飛機,陸軍未來戰場上就少空中支援手段。議會裡吵得最熱鬧的時候,陸軍也來添亂,聲稱美國陸軍願意接收部分這種飛機,其實這也就是給空軍上眼藥,陸軍沒有固定翼飛機好多年,手藝早就生了,更別說一整套的維護保養。

接著吵吧,「疣豬」沒人敢殺,美軍空軍有F-35新龐已經娶回家,當然更不會搭理它啦,應當會慢慢餓死它,想想真可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550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