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叫囂一周擊敗中國空軍 卻忘了中國一殺手鐧

蘭德報告稱到2017年,美國將需要在西太平洋部署30個聯隊(每個聯隊下轄75架飛機)來完全打敗解放軍對台灣的空中進攻,在這場消耗戰中美國將占據優勢。蘭德報告認為,七個聯隊的美國戰鬥機就能在一周之內消滅一半「來犯」的中國戰機,如果換成四個聯隊的話,就得花上三周時間,當然,對於「入侵」來說三周時間太長了,那時解放軍可能已經占領台灣了。

中國的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可以說是被外界的封鎖和制裁逼出來的。上世紀60年代中蘇決裂,把中國逼上了自主研發先進武器之路,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及核潛艇等,都是在那段時期研發出來的。現在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軍事科技在跟蹤世界先進技術的同時,亦開始擁有較強的自主開發能力和整合仿製能力。目前,中國隱形戰機技術、遠程巡航飛彈、精確武器制導等方面已經超越俄羅斯;太空技術和飛彈技術領先歐洲。

在某電視台公開曝光了沈飛和成飛的戰機生產戰機生產車間後,官方媒體又介紹中國的總裝脈動生產線徹底改變了「人力密集型」的傳統飛機裝配模式,通過借鑑汽車工業的高效流水線作業方式,使飛機以固有的節拍移動,操作人員則在固定區域進行裝配作業。據了解,美國F-35戰鬥機採用的脈動生產線,能夠使總裝流水線組裝生產速度達到驚人的年產360架,幾乎每天一架。

據工作人員介紹,中航於2010年5月28日在中國建立了第一條飛機整體裝配脈動式生產線後中國的殲-10等軍民用飛機已經全面採用了這種新生產模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現在我們生產飛機和生產汽車一樣,流水線上的工作人員根據雷射測距儀和數控定位器精確規範裝配的精度,通過計算機來規範生產質量。中國戰機,無人機進入大規模生產狀態,也就是說,中國想生產多少就能生產多少不受限制,戰爭時期能夠迅速的補充消耗。加上中國無人機已經具有實戰功能,戰爭來臨時第一波的攻擊少不了它,美軍一周之內消滅一半「來犯」的中國戰機又從何談起?看到這些畫面五角大樓再也不敢吹噓了。

另外中國空軍大約建有幾十個地下基地,確保能夠承受大規模空襲。敵人要想摧毀或者哪怕暫時癱瘓這些地下機場,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因為解放軍的防空系統不是吃乾飯的。

從戰略層面上講,地下航空基礎設施能保證中國軍隊對抗美國的密集打擊,避免戰機在地面被敵軍摧毀,從而迫使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強敵,一旦企圖對中國軍隊戰機造成決定性的打擊,就必將陷入持久消耗。蘭德公司的報告是基於一廂情願的美軍下戰書,中國空軍我們挑個地方進行一場的公平的決鬥吧;完全忘記了美軍第一、第二島鏈機場和航母編隊肯定是火箭軍和解放軍各種飛彈優先「照顧」的對象,面對中國的飛彈雨攻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因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蘭德公司的這份報告完全是脫離現實意義的紙上談兵,用看似專業的數據推算來蠱惑人心,實際上現實意義不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492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