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軍持續改裝瀕海戰艦 對抗中俄艦艇挑戰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11日發表題為《美國海軍新型超級護衛艦:裝備意在「擊沉」俄中》的文章,作者為「偵察勇士」網站主編克里斯·奧斯本,編譯如下:

美國海軍官員稱,海軍目前正在確定使新型瀕海戰鬥艦更堅固、更具殺傷力的武器、傳感器和技術,這種艦艇旨在同時具備反潛和水面戰功能。

護衛艦項目負責人丹·布林青霍弗上尉在接受「偵察勇士」網站記者採訪時說:「你可以同時完成這兩種任務。這給艦隊提供了靈活性,因為你可以在不同地點、用不同方式發揮這些艦艇的作用。」

新型護衛艦將結合反潛和水面戰技術,包括聲吶裝置、超視距飛彈和艦載對艦或對地飛彈,例如30毫米炮和「地獄火」等近距飛彈。

布林青霍弗說:「你可以同時裝有遠程超視距飛彈和『地獄火』飛彈。」

美國海軍目前正在考慮的一些超視距飛彈,包括挪威孔斯貝格軍火公司生產的「海軍攻擊飛彈」和改進的「戰斧」艦載巡航飛彈,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五角大樓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合作生產的遠程反艦飛彈。尚不清楚這種護衛艦是否會採用垂直發射系統來發射遠程飛彈,例如「戰斧」艦載巡航飛彈或「標準」-6飛彈等等。但開發者稱,這種選擇可能取決於美國海軍對艦載武器新的需求。

這種護衛艦將在2023年前交付美國海軍,它是海軍瀕海戰鬥艦計劃的產物,該計劃最初想要建造52艘裝備了名為「任務包」的可交換技術組的淺水多用途艦艇,其中包含反水雷措施、反艦技術和水面戰系統。

然而,議員、分析人士和一些海軍人士提出,瀕海戰鬥艦不夠「堅固」,儘管速度達到每小時40海里並擁有諸多優勢,但這種艦艇還是非常容易受到敵人攻擊。人們擔心這種艦艇沒有足夠的攻擊武器、裝甲防禦以及所謂的「藍水」戰鬥力來挑戰水平相當的對手,這種擔心最終得到了時任國防部長哈格爾的共鳴。

日本共同社6月13日報道稱,菲律賓青年團體於12日試圖登陸中國南海黃岩島插國旗,中國海警船對其進行攔截使其登島企圖落空。據悉,1名美國人也參加了該活動。

報道稱,12日是菲律賓的獨立紀念日,共有15名菲律賓人和1名美國人參加了當天的行動。

另據《菲律賓商報》報道,試圖登陸中國黃岩島的組織機構為「自由是我們的」(Kalayaan ATIN ITO)。該機構發布的聲明表示,12日上午7點半左右,他們到達了黃岩島海域,所乘漁船遭到了2艘中國海警快艇攔截。中國命令菲漁船回菲律賓。對峙持續了4小時。

上午11點,其中5人企圖游泳到黃岩島,以插上菲律賓國旗和聯合國國旗,但遭到中國海警攔阻。有2名菲律賓人游泳到達黃岩島外環,並且舉起菲律賓國旗。在中午12點半,他們決定離開該地區。報道估計,這些人乘坐的漁船於13日凌晨3點返抵菲律賓三描禮示省。

菲律賓一再在黃岩島問題上挑起事端,此前,中國外交部曾一再強調,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外交部發言人指出,中方在黃岩島採取什麼行動,或者不採取什麼行動,都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中方有信心,也有能力維護好自身的主權和正當權益不受到侵害。」

這種新的艦艇還將配備七艘11米長的硬身橡皮艇,用於短促戰鬥或偵察任務,例如巡視、搜查和登陸其他船隻。

與此同時,該艦艇計劃採用的反潛技術包括多功能拖曳式陣列聲吶、用來發現潛艇的可變深度聲吶和結合MH-60R直升機使用的傳感器。

目前正在美國海軍服役的瀕海戰鬥艦因其速度、機動性和可進入大型船隻無法到達的港口的特性而享有讚譽。海軍官員解釋說,正在服役的瀕海戰鬥艦表現出色。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一名發言人對「偵察勇士」網站記者說,目前有六艘瀕海戰鬥艦正在服役。

許多武器系統的確切構造仍在設計之中,它們要利用新一代計算技術、傳感器和通信設備來進行補充。

布林青霍弗補充道,新型護衛艦還將配備新一代更強大的電子戰技術,遠比現有的瀕海戰鬥艦強大,堪比海軍當前使用的巡邏艦和驅逐艦。

此外,布林青霍弗說,這種艦艇將採取「模塊化」方式,即它將在新技術和新武器出現後接受和融合這些技術和武器,例如雷射武器和軌道炮。

發展這種護衛艦在一定程度上與美國海軍新的戰略有關,他們要用進攻性和防禦性武器加強艦艇武裝,使之更好地應對深海或「藍水」戰鬥。這種名為「分布性殺傷」的戰略,希望讓海軍為應對高科技對手和潛在的同類競爭者作好更充分的準備。採取這種戰略的一個重要理由是給更廣泛的船隻配備武器和技術,對抗來自潛在對手艦船的挑戰,例如俄羅斯或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461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