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攻打柏林有多慘:250萬士兵兵臨城下 枉死至少10萬人
柏林戰役,乃是對戰爭史上最大的戰略集團實施合圍同時予以分割的一次方面軍群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重要戰役。粉碎了納粹德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蘇軍,死守柏林,將戰爭拖延下去,等待美英盟軍到達柏林地區,或將柏林交給美英盟軍,或等美英與蘇聯發生衝突,藉以更多地保全德國戰敗後利益的圖謀。
每隔3米一門大炮,全部是中型或重型大炮:世界戰爭史上從未出現過比1945年4月16日清晨還密集的火炮齊射。9000多門大炮、火箭炮和類似武器在一條30公里長的戰線上排開,凌晨3點準時開火。蘇聯對第三帝國首都柏林的總攻開始了。
當第一個蘇聯士兵在29日突破德國最後的防線來到國會大廈廣場前路時,標誌著國會大廈的戰鬥正式打響了。這時布防在國會大廈里的士兵有1500人左右,其中1000餘名為黨衛軍,其餘為外籍志願兵,這些黨衛軍保衛國會大廈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些殊死抵抗的外籍志願兵的理由卻永遠被埋藏在了歷史的書卷中,不為人知。
蘇聯方面
蘇軍: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合計250萬人,其中作戰部隊206萬人(含波蘭軍隊15.6萬人),6250輛坦克和突擊炮,41600門火炮,7500架飛機。
德軍方面
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群全部及大量獨立部隊,共約55萬人,以及中央集團軍群一部第四坦克集團軍約15萬人,還有柏林衛戍部隊共約12萬人,合計約80萬人。
蘇聯紅軍士兵在城內大部份地方搶劫、強暴婦女和殘殺平民,情況持續了幾周。這些行為紅軍軍官們都視若無睹,直到從入侵變成占領德國,軍方和蘇維埃秘密警察組織才開始阻止這些事件。
「戰後,朱可夫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敘述到,他在行動決策上沒犯『嚴重錯誤』」,而軍事歷史學家理察·拉科夫斯基則認為,這位蘇聯元帥的說法與實際不符,因為塞洛高地之戰首先並非一場軍事行動,而是一場政治宣傳仗。它至少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包括長期失蹤者。
戰爭,永遠是最傷心的回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427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