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防衛省提供的「東調」級情報收集船圖片
從6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中日之間的大片海域熱熱鬧鬧:日本方面每天都放出各種消息——中國軍艦進入釣魚島毗連區,中國軍艦進入日本領海,中國軍艦跟蹤美國航母……
一時讓人有些看不懂,如果說在釣魚島附近巡航可以解釋為捍衛主權,那麼頻繁路過日本家門口有何用意?
隨著各路消息的不斷豐富,邊驛卒給大家梳理一下情況。
6月8日至9日,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多艘軍艦「不約而同」同時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引發日本不安,直到今天英國《金融時報》依然在分析其中真相。
這部分邊驛卒先前有所梳理,就不再贅述。
其後中國海軍的另一主角出場。
日本防衛省15日上午發布消息稱,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發現中國海軍一艘「東調」級情報收集船於當天凌晨3時半左右進入鹿兒島縣口永良部島以西的日本領海,這艘情報收集船於清晨5時左右從屋久島以南駛離日本領海。
日本防衛省16日公布消息稱,中國海軍「東調」級情報收集船16下午3點05分左右進入了沖繩縣北大東島以北海域的毗連區。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據稱該艦在約一小時後駛離了毗連區。
日本防衛省20日發布消息稱,從19日下午5時左右起至20日下午2時,中國海軍一艘情報收集船在釣魚島附近水域沿東西方向反覆數次航行。但報道承認,這艘中國海軍艦艇未進入日本領海及毗連區。
「東調」級情報收集船15、16、20日出現地點及模擬路線
摸不著頭腦的日本防衛省大約快要抓狂了……
其實這樣的情況早已成為常態,去年12月23日,中國海軍855號電子偵察船出現在日本千葉縣房總半島東南海域,距離日本領海約22公里,電子偵察船在三宅島和八丈島之間穿越而過,來回往複,直到26日離去。
由於此次航行的海域正是日本橫須賀基地的外海,外界猜測中國海軍情報偵察船很可能是在這裡收集駐日美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通訊和電磁情報信息,並有可能對有關設施進行了電子定位。
去年11月13日時,日本NHK電視台引述防衛省消息稱,中國疑似情報船隻「東調」級監控情報船855艦在釣魚島周邊的東海上進行活動,從11日開始在同一海域反覆航行。
「東調」級監控情報船855艦在釣魚島附近反覆航行
出鏡率這麼高,看來855艦長期在這一帶活動。另外,根據外媒報道,它偶爾也會執行「跟蹤」任務。
根據CNN報道,這次參與軍演的美軍「斯坦尼斯」航母艦長表示:從3月進入南海以來,即發現有中國海軍情報偵查船在附近活動。當「斯坦尼斯」奉調參與「馬拉巴爾」軍演時,這個情報船依然一路「跟蹤」而來。
美軍高官甚至表示,為此美國航母不得不同其他艦艇「拉開距離」。防衛省稱,中國情報船對在日本領海內航行的兩艘參演印度艦船進行了「尾隨」。
根據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的回應,也從側面證明了中國軍艦的活動路線。
所以中國海軍是在幹嘛呢?邊驛卒梳理了大量報道,暫時歸納出三個可能:
一、中國是在監視「馬拉巴爾」軍演
日本防衛省官員稱,中國海軍情報收集艦15日駛入的海域當時正在舉行日美印軍演,這艘中國海軍船隻可能是尾隨兩艘參演的印度艦艇駛入「日本領海」,目標直指三國軍演。
日本、美國和印度三國海上軍事力量於6月10日至17日在日本長崎駐日美軍佐世保基地進行了代號為「馬拉巴爾2016」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馬拉巴爾軍演中的美軍軍艦
這一軍演通常在印度洋舉行(看名字就知道),但自從2009年開始移師西太平洋,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副司令布萊恩·哈利說,「這次軍演是謀求國際法認可下的航行自由。」但在更多時候,這一軍演被視為防備與牽制中國。
軍演前兩周日本媒體紛紛報道這次軍演地點是在「沖繩周邊的東中國海」,而海上自衛隊幕僚監部最終以「從佐世保起的沖繩以東海域」,迴避了直指現在中日兩國之間正十分敏感的東中國海海域,也縮小了「沖繩周邊的東中國海」的範圍。
央視特約評論員尹卓也表示:「美日印軍演地點選在沖繩,臨近釣魚島,明顯對華施壓,美航母在南海活動期間的舉動也是對中國發出威脅,所以,中國派船了解美航母動向,保證艦船島礁安全『理所當然』……中國一直以專業的方式了解美軍戰略戰術意圖。」
中國國防部當天回應說,中國海軍艦艇15日在相關海域正常航行和訓練。
中國海軍的「東調」級情報偵察艦在進行什麼樣的訓練呢?
根據《簡氏戰艦年鑒》報道,「東調」級情報偵察艦的主要任務是進行電子信號情報的監聽和分析,具有很強的遠洋情報收集和導彈跟蹤能力,一直是中國海軍最神秘的艦艇之一。
根據此前報道,「東調」級情報船的設計目的是在海上監測導彈試驗。其球型雷達罩裡面有眾多感測器,尤其是跟蹤雷達和光學跟蹤系統。這種船也安裝有回收裝置,可以從海中打撈導彈殘骸。
「東調」情報船的另一作用是監視其他國家海軍的活動。「東調」情報船就是所謂的「電子情報搜集平台」。這些情報船上有很多天線,用來截獲空中的電子信號。能將這些信號傳回進行分析。
根據外媒報道,在2014年環太平洋軍演時,中國海軍同級電子偵察船在演習區域收集情報。另外,據五角大樓2013年《中國軍力報告》消息,幾艘身份不明的中國艦船(極有可能是815型偵察船)曾對2012年的「環太平洋軍演」進行監視。
由於這一行為符合國際法自由航行的規定,所以美軍只能對中國偵察船進行監視。
有軍事專家分析,這艘中國海軍情報偵察艦還將馬不停蹄,繼續對持續長達8天的美日印「馬拉巴爾」演習進行「貼近」監視,美軍航母編隊的大部分情報應該都被掌握。
二、中國是在探索維護出海通道
BBC在報道中提到了中國海軍突破島鏈的問題:「中國遠洋海軍進入大洋一直受到所謂第一島鏈的阻礙,也就是從日本群島,琉球群島,穿越東海到台灣島附近大約200個島嶼形成的島鏈,日本在許多島上部署了雷達站和反艦導彈陣地。」
中國海軍要東出太平洋,主要依賴琉球群島諸水道。
琉球群島位於日本九州島與中國台灣島之間,由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沖繩諸島、先島諸島與那國島等組成,共有大小島嶼470多個。群島中間有海峽、水道20多處。這些海峽和水道是東海、黃海與太平洋之間的直接通道,中國軍艦從東海、黃海進出太平洋也主要依賴大隅海峽和宮古海峽。
中國海軍穿越宮古海峽的勢力並不少見,6月16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就穿越了宮古海峽赴美參加「環太平洋-2016」演習。
另一水道。大隅海峽也因為一個神奇的原因成為中國海軍的必經之路。
日本按照國際海洋公約(UNCLOS)規定的12海里距離劃定了自己的領海線,但由於戰略上的考慮,1996年又通過一項領海法,宣布在5個關鍵水道縮減領海寬度,比如大隅海峽的領海寬度就被縮到3海里,中間留出國際航道,以便於美國第七艦隊通行。
大隅海峽領海示意圖
中國自然也樂享其成,2014年6月25日,中國海軍北海艦隊三艦在完成遠海戰備巡邏任務就經大隅海峽返回青島軍港。2015年這個海軍第22批護航編隊赴亞丁灣護航,走的也是大隅海峽。
而吐噶喇海峽位於大隅海峽不遠處,之前鮮被提及,這次成為中日之間的焦點話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對此表示:「根據年度計劃,中國海軍艦艇於近日組織遠海訓練,期間航經吐噶喇海峽。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吐噶喇海峽是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各國艦船享有過境通行權,無需事先通知或批准。」
當然,為了保證通道比較好走,需要畫好地圖。
中國海軍上次進入日本領海,就可能在進行繪圖作業。
琉球海域一帶的地形
那是12年前,2004年11月10日早晨,一艘「漢」級核潛艇潛艇以100米左右潛深,自南向北駛入日本石垣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古垣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對潛艇進行監視。潛艇潛行2小時後進入北方的國際水域。
6天後,中方向日本確認此潛艇屬於中國,並表示核潛艇是由於技術原因誤入日本領海的,中方對此表示遺憾。對於這個答覆,日本政府並未多做糾纏,此事件就此基本結束。
2007年美國海軍學院在一本名為《中國未來核潛艇力量》的文集中收錄了彼得·達頓名為「國際法與2004年11月『漢』事件」的文章:達頓在文中認為,「漢」級此行的使命是秘密地繪圖作業,他寫到,近些年來,美國注意到,中國海軍一直在探索通向太平洋中部的水下通路。
精確的海底地圖對潛艇部隊的價值無需多言,此外,在開採海洋油氣資源時,也可以依靠它在海床上確定理想的開採點,基於此,有人認為「漢」級此次遠足正是在對已有海底地圖資料的最新一次修訂和完善。
三、中國是在向反華態度鮮明的日本施壓
也有外媒分析,中國軍艦進入日本領海,也可能並不意在以具體性的目標,有可能更多是在表明一種政治態度。
比如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我方主權。855號電子偵察船在釣魚島附近反覆來回航行即是一個證據。
還比如日本《讀賣新聞》分析:「中國軍艦的舉措,一是以強硬姿態表明其絕不向國際輿論妥協,其次是對在南海問題上反華態度鮮明的日本施壓。」
再比如有外媒提到,將中國軍艦的航行線路連在一起,顯示了中國海軍艦艇在琉球群島可以穿行無阻。甚至聯想到了2013年5月《人民日報》提出的「琉球再議」。指中國希望在該海域謀求更大的影響。
由於官方尚未發布更多信息,中國軍艦具體在執行何種任務,還需要繼續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4236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