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美國海軍斯坦尼斯號航母和里根號航母在菲律賓海組成雙航母編隊。兩艘航母的艦載機聯隊起飛多架戰機和直升機升空,組成編隊展示武力。
雖然美國一再聲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私下卻一直與台灣「曖昧不清」。就在昨天,美國智庫舉辦安全議題論壇,美國政府多名高官出席並發表演講。美國副總統喬·拜登聲稱,如果美國不介入亞洲事務,中國將填補真空;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約翰·理察森更揚言,台灣一旦出現戰事,美國要確保台灣有能力抵禦,直到等待美國援馳。對於美國屢屢插手台灣問題,外交部一貫回應表示,台灣地區只能同美國保持民間、非官方關係。
拜登:美國不介入,中國將填真空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今天舉辦「下一屆美國總統的安全議題」論壇。據美國媒體6月21日報道,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在這次年會上就美國新總統應該如何對待歐巴馬政府在國家安全方面的遺產發表演講。
他告誡美國下一任總統,美國是太平洋國家,亞洲對美國至關重要,美國負擔不起忽略亞洲的責任。他說,在亞太地區,無論在貿易、海事安全、南海問題以及東北亞核不擴散問題上,美國都應該通過制定規則來發揮領導作用,否則,美國的競爭者們就會迅速填補空白。

「如果我們不在,僅憑中國的力量和面積,他們就會填補這個真空,而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拜登認為,在美中關係上,歐巴馬總統和他做出了「務實的選擇」,即兩國既提升了合作,又有著「負責任」的競爭;美中兩國的命運不可避免地交織在一起。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也在這次論壇上發表了講話,聲稱美國目前面臨五大日漸發展的挑戰,中國是其中之一。
美智庫:派出艦隊是為嚇組破壞穩定者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該智庫亞洲安全計劃主任派屈克·克羅寧聲稱,不久前才赴台北參加蔡英文「總統」就職典禮,「見證台灣的民主進程是非常感人的」;通過和平民主程序,政黨輪替已經在台灣發生第3次,讓他印象深刻。
他強調,台灣新政府很想在自主防衛上做些事情,討論增加「國防預算」已經有段時間了;台灣清楚美國可以為台灣做得更多。
上一張
克羅寧
至於未來海軍合作,克羅寧提到,比如潛艦議題就不斷討論,包括美國能夠給予何種協助?台灣究竟是否需要潛艦進行自主防衛?他直言,這是一個非常難的軍售項目,即使台灣想要「潛艦國造」,也需長期投資,不能僅靠一屆新選出的政府就可完成。
他建議,腦筋靈活的話,就應思考負擔得起的投資——「反介入與區域拒止能力」(Anti-Access Area-Denial Capbility);這個價格划算,又能建立非常好的防禦能力,更務實;雖然台灣不一定直接從美國獲得相關技術與設備,但可以展開一些專業訓練與討論。
美軍核航母近年在西太海域十分活躍,經常在南海菲律賓海等地區實戰化訓練。6月8日,美軍CVN-74核航母又對外秀實力,雨中的甲板上停滿了戰機,並出動數架F-18戰鬥機、E-2預警機升空執行任務。
美海軍作戰部部長:一旦台海出事,美國將援助

上周末,美國航艦「斯坦尼斯」號與「里根」號已在菲律賓海域展開聯合演習,號稱獨步天下。對此,理察森表示,美國在同一水域派出兩個航艦戰鬥群並不常見,這是美國對區域安全承諾的訊號。
他還提及上周一個類似部署,即美國為警告俄羅斯,在地中海部署了第2艘航艦。「在東亞與地中海兩地這麼做,是告訴盟邦,我們與你們同在,鼓舞盟邦並嚇阻企圖破壞區域穩定者。」理察森說。
針對克洛寧有關台美關係的講法,理察森補充道,上述說法也確實是美國長期以來的看法,就是要尋求維持台海兩岸長期和平穩定的「均勢」;所有台灣與美國關係的討論,也是以此為基礎而形塑架構的。
理察森特別指出,所有討論都還是要回歸到最根本的一點,即美國要確保「一旦台海真有事,台灣有能力抵禦一段時間,讓美國有能力馳援」。
有關特定科技上的協助,理察森表示,最重要的是台灣要想清楚,到底要做什麼樣的決定,要發展什麼,才對台灣是長期有益的。

約翰·理察森
事實上,就在理察森發表談話之際,台灣與美國國防部間最重要的對話平台「國防檢討會談」(Defense Review Talk)也於華盛頓舉行。「國安會」副秘書長陳文政與會,對照理察森說法,為美國在台海軍力失衡情況下,點出可能和台灣的合作方向。
雖然美國一再聲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私下卻一直與台灣「曖昧不清」。就在「大選」前夕,美國便公布了最新一批軍售名單。新一任政府領導人蔡英文更是頻頻在所謂「國防」問題上使力。
對於美國屢屢插手台灣問題,外交部一貫回應表示,台灣地區只能同美國保持民間、非官方關係。敦促美方恪守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反對「台獨」的承諾,謹言慎行,不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多做有助於中美關係穩定發展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而不是相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4045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