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大選」蔡英文的勝出及其「就職」後的表現,各位「槽友」在台灣空軍的「菜」之上又找了另一個「菜」,戲稱「菜上加菜」。
從大陸自研三代機大規模入役後,軍迷對台灣地區空軍評價可謂江河日下,無論從十數年未改已顯落伍的機型裝備還是摔機成為常態的人員水平,成為其被冠以「菜」的槽點。而近來隨著台灣「大選」蔡英文的勝出及其「就職」後的表現,各位「槽友」在台灣空軍的「菜」之上又找了另一個「菜」,戲稱「菜上加菜」。
PS:陳水扁把他們所謂的「空軍一號」塗成了綠色,台灣地區同胞稱為「牙膏機」
PS: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又把「空軍一號」改為藍色
事實上,蔡「就職」伊始便首度以台「三軍統帥」身份,登上「空軍一號」前往花蓮、佳山基地進行「國防視導」,三軍視察第一站就選擇了花蓮基地從側面反映了其對台灣地區空軍的重視程度。
面對解放軍整體裝備水平的持續提升,「台獨」有何底氣?台灣空軍到底菜不菜?今天「看航空」小編就來扒一扒這裡面被忽略的真相。
BLOCK20是個什麼鬼 ?
台灣空軍三大主力
台灣地區空軍的主戰機型目前主要有三種,F-16、「幻影」2000-5和IDF「經國」號戰機。
其中F-16是目前台灣地區空軍裝備數量最多、執行任務最為廣泛的一款戰鬥機,裝備總數達到了150架。在目前「幻影」2000-5機隊處於」半休眠」狀態的情況下,僅存的145架(使用中損毀5架)F-16自然就成為了台灣空軍真正的中堅力量。
1992年,美國向台灣出售了150架F-16戰鬥機,開始外界一直認為這批飛機屬於F16的早期型,性能相比較後期的C/D型會比較菜,殊不知這批飛機雖然屬於F-16A/B型但是性能可不是A/B型能比的。這批F-16都經過了改進,因此被賦予新的編號Block20。後來在很多大陸公開發表的介紹台灣軍情有關文章里,都將台灣空軍裝備的F-16 戰鬥機稱為F-16A/B MLU,其實這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說法。
歐洲MLU項目徽章
F-16A/BMLU是歐洲的荷蘭、比利時、挪威及丹麥等四國與美國合作的改進計劃,用以提高其F-16A/B Block10/15的綜合作戰性能,以延長其服役年限至2020年。MLU旨在對早期的F-16A/B進行延壽和重大升級,使其具備F-16C/DBlock50/52的作戰能力,特別增加了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發射能力,以及在夜間和惡劣天候下精確武器的投送能力。
那麼這個F-16A/B Block20究竟是個什麼鬼?
早先F-16A/B的生產批號只到Block15,而F-16系列的生產批號在Block15以後跳到Block25,Block25即為第一批生產型的F-16C/D。而台灣地區空軍採購的是改良型的F-16A/B,因此,其生產批號遂取最後一批F-16A/B與第一批F-16C/D之間的Block20,成為F-16A/B系列中的最新機型。這裡的Block20大致上是以F-16A/BMLU為標準製造的新機,但機上設備與F-16A/BMLU並不完全相同,只是兩型飛機的發展時間大部分重疊,所以機上使用了許多相同的子系統。
真相是,Block20雖為F-16A/B系列,但除了沿用F-16A/B的機體外,Block20與當時生產線上的F-16C/D Block50/52具有相同的較大面積、較強結構的主翼、垂尾與平尾,但垂尾根部與一般F-16A/B相同,沒有F-16C/D系列較粗的電子戰設備艙,而且在後段增加了減速傘艙,可在跑道較短的機場降落。
「小弟」定製版空戰性能最優
APG-66
F-16A/B Block20戰鬥機使用APG-66(V)3A雷達,與F-16A/BMLU所用的APG-66(V)2A雷達相比,增強了AIM-7M「麻雀」半主動中距空空飛彈的照射制導功能,屏蔽了原有的AIM-120主動中距空空飛彈的照射制導功能(隨著美國關於該彈的新銷售方案的出台,這樣的屏蔽自然要被取消),削弱了其對地探測性能,對空探測距離較V2型有所增強。因此,現在這種雷達基本可以看做是削弱了對地攻擊能力的APG-68雷達(F-16C/D 所用的雷達)。
ALQ-184
此外,台灣地區空軍的F-16A/B Block20獲得了美製ALQ-184電子戰吊艙和「藍盾」低空導航/紅外跟蹤系統的外銷型「神射手」與「探路者」吊艙。F-16A/B Block20配備與F-16C/DBlock50相同的ALR-56M雷達預警系統,在主動電子對抗能力方面,對美國而言,台空軍也是第一個獲ALQ-184電子戰吊艙的海外軍隊。ALQ-184是一種高性能、自動化、多波段,並可進行干擾頻率調整的電子戰吊艙,除了能夠直接對敵飛彈雷達導引頭或制導雷達作雜波干擾外,還能以電磁波直接侵入敵飛彈雷達導引頭或制導雷達的電路中,使其計算錯誤而丟失目標。目前駐防美國本土的F-16戰鬥機均以配備ALQ-184為主,駐海外的F-16機群則配備ALQ-131。
目前台灣地區空軍的F-16A/B Block20戰鬥機可以說是F-16所有批次里空戰性能最好的,其擁有既F-16A/B的輕巧機身和推力更大的發動機,而機載電子設備的技術水準不低於 F-16C/D Block50。因此,在近距空戰時,其機動性略優於F-16C/D和F-16A/B MLU;在超視距空戰時,掛載AIM-120C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的F-16A/B Block20與F-16C/D的空戰能力相同,略優於F-16A/B MLU;但對地攻擊能力上,F-16A/B Block20與F-16C/D和F-16A/B MLU相比,還有著較大差距。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心思,歐洲國家那是我哥們兒,想要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給!想要防區外遠攻武器——給! 而台灣呢你是我的小弟,能把家看好就行了,別盡給我出去惹事兒。
曾擊敗美海軍航空兵,信不信?
當然決定戰爭勝負的主導因素通常是人而不是武器,從服役到現在台灣地區空軍的F-16已經墜毀了數架,媒體通常以此來低估台灣地區空軍的作戰能力,認為台灣地區空軍的訓練比較菜,但是小編認為這是不客觀的。
《台灣空軍那些事兒》曾經記錄了台灣地區空軍某上校的自述,進入21世紀後,台軍花蓮基地換上了新編成的第401聯隊,戰機換裝威力更強的F-16A/B,此時美國海軍航空兵和空軍仍經常出沒於台灣東部沿海。
F/A-18E單座超級大黃蜂戰機降落小鷹號航母甲板上
據該上校回憶,台軍第401聯隊的F-16就曾在東部外海與美國海軍的F/A-18E「大打出手」,雙方精銳盡出,動作火爆!台空軍飛行員甚至在狗斗時關閉了電傳操縱系統,最終戰勝了F/A-18E,台軍飛行員降落後下飛機時發現由於空戰時飛機載荷過大,導致上有很多地方微血管破裂。美國海軍的飛行員可以說是美軍空中力量中的精英,海軍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那不是一般的高,能在這種自由空戰訓練中擊敗對手,說明台灣空軍的訓練水平不容小覷。
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是通過不斷調整售台F-16的配置來平衡兩岸空中力量的,當年大陸少量裝備蘇-27時,美國只允許向台灣地區出口AIM-7M這種略顯過時的半主動彈,等到大陸方面具備了研發主動空空彈能力後,美國便開始為台灣地區的F-16升級系統並出售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彈。每當大陸方面在空軍裝備研發或者裝備取得重大進展的時候,美國便開始動腦筋打「石榴姐」(F-16的別稱)的歪主意,想盡一切辦法在不大規模破壞中美關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發掘台灣空軍現有F-16的潛力,並且藉機敲台灣一筆竹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383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