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行建造055萬噸新型驅逐艦目前正在緊張的建造中,其滿載10000噸的排水量和所裝備新型雙波段相控陣雷達,甚至是極有可能的11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都讓人感到興奮不已,不過唯獨有一點可能讓大家覺得不是很滿意,根據中國造船企業的消息中國055驅逐艦的動力來源是4台國產化的QC280燃氣輪機組成的燃燃動力組合,這讓人覺得對比美國的DDG-1000和英國的45型驅逐艦的採用的全電力推進系統聽起來要弱上一個層級,不過事實真相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全電推進系統是怎麼一個優秀的高科技動力系統:我們都知道傳統的船用推進系統都是要靠發動機,經過減速器減速後傳動螺旋槳,這中間需要筆直的傳動軸,還有複雜的機械齒輪結構,儘管潤滑的再好,可是仍然有損失。而且如此多的機械結構傳遞能量的損耗必然不小,震動和噪音也相當大。怎麼辦呢?全電推就此誕生,最早的全電推進系統始於一戰,不過一直到近些年才開始廣泛應用。全電推就是依靠於電動機直接連接螺旋槳,控制電動機的轉速調節來實現螺旋槳的旋轉速率,而且可以把螺旋槳和電動機封裝在一個吊艙里,使用電纜進行控制就可以了,如此優秀的動力設備自然也被大家所看好。
英國是最早把全電推系統應用到現在戰艦上的國家,不過英國全電推最近就遇到了個麻煩事,我們先看看英國人有苦說不出的情況:都說英國在造船領域一直都都在世界的前列,實際上英國不只是造船,在先進新技術上也很應用很早。不過英國人對於先進技術的追求似乎過於領先於時代,一直處於埋單狀態。當年42型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在建造是首先在部分承力結構和壁層上使用了鋁合金,可一枚飛魚飛彈引燃整個上層建築,讓英國人的心血就此白費。還沒吸取經驗教訓的英國人現在又做了一個新決定:45型驅逐艦要上全電推,而且最初一口氣要造12艘,當然因為預算原因削減為6艘,可到了2013年英國都已經造完了!這項單艘造價現在摺合150億人民幣左右的7500噸的驅逐艦採購計劃,一經推出連美國人都覺得自愧不如。尤其使用了但是先進的全電推雙軸推進系統,2台WR-21IRC燃汽輪機外加2台柴油發動機,推動2台40MW的電動機,驅動整船可達30節的最高速度,並且幾乎擁有了無級變速的能力,這讓多少造船業者為英國的敢為人先點贊。
不過事與願違,如此頂尖的45型驅逐艦遇上大麻煩了,如此先進軍艦居然因為WR-21燃汽輪機中冷回熱系統故障而導致整條船的發電效率降低而無法執行海外作戰任務。也就是說本船的機械發電機組無法產生足夠的電能供給電動機來驅動船體,更別說驅動艦上的諸多電子設備:雷達、電子偵測、指揮等等系統。這麼來看,45型驅逐艦是攤上大事了。而英國人給出的答覆則讓人覺得簡直就是在不負責任,BAE公司的經理居然說:45型發生問題完全是因為該船設計時根本沒有考慮要執行全球任務。我們設計就是在英國周邊海區活動,沒想過去更溫暖的水域內執行任務,在不同海區出現問題是正常情況。改進方案也非常粗暴,返回船廠開大洞再裝2台柴油發電機。這讓英國議員們是苦笑連連,甚至有黨派的道格拉斯查普曼議員咆哮著對媒體表示稱:我完全蒙了。我們將一個價值10億英鎊的資產投入戰區,卻不知道我們派到那兒去的那些人能否活著出來——真讓我感到震驚。我們花費巨資打造的先進戰鬥艦就是個高科技玩具?
這就是全電推系統目前參加到實戰中的表現,英國人用自己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新技術裝艦是有相當大的代價!這點美國人也深有體會,所以美國DDG-1000如此優秀的萬噸新銳驅逐艦也被叫停,反而把資金傾斜於「阿利.伯克III」型傳統驅逐艦建造上。這些都可以看出對於新技術全球都想體驗,可新技術並不等於表戰鬥力。相反像英國那樣,大肆建造後最終返工,得不償失。
中國的全電推進系統其實早已應用在了中國的海警船上,甚至可以做到360°原地轉完這樣複雜的海上動作,性能也相當可靠。而且為中國全電推系統的成熟應用也會為日後儲備更多的實際應用經驗。在未來的055A或者054B上,安裝中國的QC280IC間冷循環燃氣輪機會比原來QC280性能甚至有30%以上的提升。而目前055萬噸驅逐艦的最主要作用,是利用現有成熟的052D系列技術,快速建造完工,實際裝備部隊應用起來,應對日益複雜的海上態勢。先用起來形成戰鬥力,更多新技術應用讓後續艦來應用,畢竟保證戰鬥力才是第一位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