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層空間對於未來戰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衛星能夠起到通信、導航、預警、偵察等多種作用,但是反衛星武器的出現使得太空不再安全,它能夠直接干擾或摧毀衛星,阻礙軍隊的通信和情報獲取,可以說,反衛星武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任何一個掌握了太空武器主動權的國家,都能夠控制戰爭的結果。
印度軍事專家拉克什表示,中國太空軍事計劃越發壯大,引起了印度方面的焦慮,印度正在考慮調整太空策略以應對。據報道,中國在近期進行了反衛星試驗,使用「動能-2」直接上升式高軌道攻擊飛彈擊落了一顆衛星。據稱,中國還將推出更強的反衛星武器,使用公路機動彈道飛彈發射。
這不是北京第一次測試反衛星武器,中國在2007年首次使用KT-1飛彈在800公里高空擊中了一枚報廢的氣象衛星,造成了大約3000塊碎片,2013年5月,一枚俄羅斯衛星被其中一塊碎片擊中,引發了外界的憂慮。
中國已經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在開戰時摧毀敵人的衛星,破壞敵軍的軍事行動。然而印度卻忽視了該領域。印度專家呼籲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增強印度反衛星武器的能力。
印度前陸軍參謀長迪帕克卡普爾曾表示,印度雖然能買到全世界的先進武器,但是卻買不到反衛星武器,花再多的錢也不行,中國對反衛星能力的掌握,將使其奪得「終極軍事制高點」,在生死關頭,這將至關重要。
在2012年,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宣布,印度已經有能力研製反衛星武器攻擊敵方在近地軌道的衛星,表示印度的彈道飛彈防禦計劃(ABM)能夠發展為反衛星武器。印度方面稱,作為亞洲第一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印度有能力在太空中一決雌雄。印度有能力發射2噸重的衛星,這完全可以替換為等重的武器,印度下一步將延至軌道武器,能夠長時間停留在地球同步軌道,甚至直接部署在月球。
但是這些「豪言壯語」卻被很多專家嗤之以鼻,他們表示,印度至今都沒有進行任何反衛星測試,在沒有證明確有能力之前,說這種話只會被外界將印度視為「紙老虎」。
專家表示,反衛星武器是一項非常複雜的項目,涉及大量的天基傳感器技術,包括合成孔徑雷達、電子、導航、飛行控制、全球定位系統,還要整合紅外傳感器、光學傳感器、電子光學傳感器和磁傳感器,印度有沒有這種能力還不得而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