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彈數量僅為美軍1/20,說好的全世界氫彈都在中國呢?

據國際媒體消息,和平研究機構SIPRI於最近發布了最新一期年度核武報告,對當前世界各擁核國家的核武器狀況做了評估。該份報告以今年1月份為觀察節點,數據顯示目前擁有核武器數量組最多的國家是俄羅斯,共7290枚核彈頭,而美國緊隨其後,也擁有7000枚核彈頭,中國核彈頭數量看上去少得可憐,只有約260枚,大概至相當於美軍核彈頭數量的1/20。

由於核彈頭在和平時期也會出現損耗,因此中國名義上擁有260枚核彈頭,但是實際可用的核彈頭數量可能會更少,如果將之分配部署到全國範圍內及戰略核潛艇上,則數量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外媒質疑中國的核彈數量,認為中國甚至可能「沒有足夠的核彈頭可供使用」。

資料圖:美軍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

軍事分析人士認為,在核武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核彈頭數量的減少並不代表核彈質量的下降。而且核彈頭減少也不代表核彈頭滅失,實際上核彈頭只是解除了戰備狀態,但是仍然會進行封存保管,一旦有必要仍然能夠重新使用。因此即使中國目前處於戒備的核彈頭數量較少,也不代表中國的核彈資源就沒有作用。

消息人士同時指出,目前核彈的定位正從戰略核彈向戰術核彈轉變,氫彈等傳統的核彈設施已經逐漸退役並不再使用。自從5000萬噸級的「大伊萬」戰略核彈爆炸之後,世界各國均意識到一味發展戰略核彈所帶來的危險後果,因此現在的軍事強國更傾向於使用戰術核彈,一般一枚噸位100~1000T的戰術核彈,就可以對敵方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了。而且戰術核彈更加便於隱蔽運輸、快速發射,比起需要戰略轟炸機等發射設施的戰略核彈,戰術核彈的戰爭靈活度更高。

資料圖:蘇聯「沙皇氫彈」爆炸,該氫彈原設計1億噸級

中國雖然名義上現在擁有世界上僅存的30枚可用氫彈,但是在核彈頭輸送發射等方面存在很大制約因素。中國的戰略核潛艇研發進度目前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戰略轟炸機領域中國也是一片空白。雖然中國氫彈使用「于敏構型」,在氫彈小型化方面的成果更加突出,同時中國的氫彈也更加便於保管,但是氫彈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中國對於現代核武資源的需要,中國也應當向美俄等國看齊,在核彈頭研發上不求數量,而是注重核彈頭的實用性,強調威懾與保障作用。

資料圖:中國氫彈使用「于敏構型」

SIPRI提供的報告認為,中國實際上也的確更加重視在核武現代化方面的研究。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則仍然處於「庫存衝量」階段,當然巴基斯坦比較明智,研發的是戰術核彈。而印度似乎永遠想著超越中國,因此強行繼續研究戰略氫彈。可是即使如此,SIPRI的報告也顯示印度的核彈頭數量只有100多枚,顯然印度還是沒有趕上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292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