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為何還在二戰老爺機?為殲20需快換裝

在現代化的中國空軍序列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殲-20第五代戰鬥機,作為中國目前最為先進的戰機,未來奪取天空霸主地位自然要靠著它來首當其衝一展王者風範。不過空軍中仍然有一種快要60歲的老爺機在起著墊腳石鋪路磚的關鍵作用,尚沒有機型可以替代它-它就是初級教練機「初教-6」。

初教-6教練機的外觀跟二戰時期大家常見的老爺機非常類似,採用下單翼、前三點式布局。就因為這個布局也讓美國飛行愛好者非常喜愛它,稱這是最能體驗「二戰老爺機風範」的教練機;因為初教-6是一款雙座機型,操作簡單,普通人稍加訓練就可以在教練員的帶飛下進行飛行體驗,所以廣受美國飛行愛好者的好評。也正因為如此,初教-6在中國空軍中擔負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初級飛行員的首堂飛行課和基礎飛行理論實踐的教練平台的作用,到現在為止已經累計生產超過2000架,產量相當的大。

初教-6教練機採用一款285馬力的活塞-6甲發動機,性能可靠且易於維護,機身採用全金屬,僅有部分翼面採用蒙布設計,製造簡單。如此一款製造簡單而又好飛的飛機,自然也會被空軍沿用至今。但是對於現代中國空軍來說,初教-6畢竟飛的時間太長了,1958年就設計定型的老飛機,飛行雖然安全性好,但是體驗舒適度不高,發動機功率也不大,油箱載油量只有110千克,不能進行長時間導航和單飛訓練;簡易機械儀表跟下一代換裝的K-8中級教練機之間有明顯落差。

以至於很多中級教練員反映新學員上來第一感覺是「懵」,噴氣式速度又快,儀表也不熟悉,突然的速度感上來了,學員需要時間進行適應。不得不說,初教-6在帶飛中國飛行員近60載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但是這位老兵現在應該要退居二線了。

想要替換初教-6就是要直面問題:當然不可能讓新學員上來就飛噴氣機,所以還得是一款傳統翼型的螺旋槳教練機。想要提速就得上好發動機,活塞是肯定是不能用了,最好能換裝渦漿發動機;航空電子設備儘可能要接軌中高級機,最好屏顯替代部分儀表,也可以讓學員儘早接觸數字化玻璃座艙,要是能帶上HUD就更好了;還有就是安全性上要提升,初教-6教練機只能跳傘沒有彈射座椅,在飛行員越來越寶貴的今天,彈射座椅的意義不言而喻。

這是因為看中這個市場,中國和俄羅斯才聯合研製的初教-7/雅克-152(俄方代號)教練機,最早亮相國內是在2014年航展上,當時讓人覺得眼睛一亮。航電設備採用現代化的LCD屏顯,發動機也換裝了RED A03 / V12發動機,雖然仍然是活塞但是後續能夠更換渦漿,還加裝了СКС-94М型彈射座椅。

除了發動機由於考慮到成本,沒有換裝渦漿以外,其餘基本都滿足中國現在需要。不過從哪以後卻鮮有見聞稱「初教-7「被部隊採購,可能處於2點考慮:一是初教-6教練機的基數太大,一口氣換裝有難度;另一個是中國沒有美國和俄羅斯那樣的青少年航校,很多基礎航空理論都需要到了初級教練機上學習,跳過儀表直接上數字顯示器確實也有不利一方面。

但是,俄羅斯空軍卻看好了雅克-152這架初級教練機,在今年6月初決定採購150架雅克-152教練機。目前已經有3架正在生產中,也是為了替換俄羅斯部隊現在部分還在使用的雅克-52初級教練機。

尤其現在要培養一個五代機駕駛員,至少需要1000飛行小時,而如果你在初級教練機上耽誤太多小時數,以後只能慢慢累積更多,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會呈現,這對快速形成戰鬥力是個阻礙。鑒於此初教-6教練機現在更多的還是適合翻新後出口到國外,國內應加緊換裝類似初教-7教練機才是最為合適的。畢竟現在初教-7教練機的全部子系統都不存在障礙,只要想量產很快就能投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206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