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海搗亂又在東海發難 組團對抗中國
據報,日本官房副長官萩生田光一在2日的記者會上稱,確認中國在「東海中日中間線」附近建造的16處油氣田鑽井平台中,3處正在進行追加施工,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抗議。
日本為何要在此時在東海油氣田開採問題上突然向中國發難?
首先是在時機上配合美菲等國針對中國的海上圍堵。冷戰結束後,中國的地緣政治重心由陸地轉向海洋,並加大了對正當海洋權益的維權力度。
這樣不可避免地引起美國這個海洋霸權國家的猜疑和菲律賓等與中國有海洋權益爭端的海上鄰國的矛盾。隨著中國在南海進行島礁建設的步伐的加快。
東海大陸架可能是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油田之一
美菲等國在海上對中國進行遏制的力度也在加大:美國不斷炒作自由航行問題並不斷派遣艦機抵近中國島礁,菲律賓不惜炮製「南海仲裁案」……而印度也開始對越南銷售先進的「布拉莫斯」飛彈並興建衛星接收站,日本更是在G7峰會上將南海問題納入會議議程。
東海大陸架可能是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油田之一
在此背景下,日本突然在東海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實際上是出於一種典型的政治投機心態:利用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與美菲越等國對峙之際,在東海問題上趁火打劫,使中國在海洋問題上兩線作戰,首尾不能相顧,處於進退失據的窘境,進而謀取東海問題的主動權。
其次是對中日海上力量對比轉變的焦慮。長期以來,日本對於中國一直有一種優越感。作為東亞最發達的海洋國家,日本自衛隊的裝備先進和訓練有素是有目共睹的。日本記者井上和彥甚至排出了自衛隊的7個世界第一:掃雷、反潛、常規動力潛艇、F-2戰鬥機、高技術飛彈、F-15戰鬥機的飛行員和維護、教育體制。自衛隊高官福山隆更是說出「一周內全殲中國海軍」這樣沒有軍事常識的話。
隨著2010年中國的GDP反超日本,其海上力量的發展也開始趕超日本。據美國國防部2015年度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介紹,中國海軍現代化計劃造就了一支技術更先進、更靈活的海軍部隊。中國正在加速退役老舊艦艇,換裝配備先進反艦、防空、反潛武器和探測器的大型多任務作戰艦艇。
F-15戰鬥機
相比之下,日本海上自衛隊卻暴露出一些弱點。著名軍事評論員劉美武曾在香港《信報》撰文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一支裝備先進、訓練有素、結構失衡、能力不全且缺乏獨立作戰能力的海上武裝力量。反潛及反水雷能力突出,防空能力一般,反水面艦艇能力低下,兩棲突擊和對岸攻擊能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就其性質而言,實際上是一支輔助作戰的武裝力量,而輔助的對象就是美國海軍,說得具體些就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
2001年間諜船時間充分暴露出日本海上自衛隊制海能力的缺失,而2011年3·11地震自衛隊糟糕的表現則說明這支武裝力量在戰備與士氣方面實在有些不靠譜。可以說,海上實力對比的天平已經開始傾向於中國,且中國潛力巨大,未來優勢可能會更為明顯——中日釣魚島博弈的態勢已經充分說明這一點。在日本看來,現在也許是能夠在東海與中國進行戰略博弈的最佳機會,失去了這個機會窗口,日本將沒有實力與資本再和中國討價還價。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官兵
最後是日本對東海戰略地位的認知。日本將中國視為海上競爭對手。東海是中國的四大邊緣海之一,中國最為富庶的東南沿海就位於東海沿岸。且東海同時還是連接中國南海與黃海的戰略水域,進入太平洋的門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也位於東海。中國在東海開採油氣資源意味著其對這片海域掌控力度的上升。這是日本不願意看到的。以日本看來,中國之所得就是日本之所失,即便中國是在維護自身正當的海洋權益。因此日本不顧國際法和起碼的外交禮儀及國際慣例,對中國提出了荒唐的抗議。
綜上所述,日本出於各種考慮對中國開採東海油氣資源提出了並非善意的抗議。隨著中國日益成為一個海洋強國,中日之間在海洋領域的博弈還將繼續。如果日本不肯放棄海上圍堵中國的不恰當理念,這場博弈的結果恐怕不是日本希望看到的。二戰的結果已經充分說明,覬覦鄰家的財產最後損害的是自己,不管是財富還是名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1729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