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軍隊正在重組為一支更現代、更高效的部隊 。2016年1月1日,第二炮兵部隊被改編為火箭軍,從而上升成為一支與海軍、陸軍和空軍具有同等地位的部隊。
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4月21日報道稱,中國在精簡部隊、提高軍事人員素質的同時,也在從事幾個尖端項目的研究,以為解放軍提供先進的武器。
第二炮兵部隊被改編為火箭軍
其中之一就是中國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中國的代號是DF-ZF,美國國防官員稱之為WU-14。
報道認為,在中國,這種新型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和測試一直極其隱秘 。然而,其最終的部署將給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庫帶來很大的改善,因為它能穿透美國及其盟友最強大的多層次反導防禦系統。
DF-ZF參考圖
中國在過去一年半中進行了六次DF-ZF測試。雖然測試頻率並不能保證測試質量,但它表明,中國正在致力於這項技術的成功開發。
報道稱,和美國不同,中國據說是使用中程彈道飛彈運輸—豎起—發射裝置來完成所有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的測試的。它將飛行器發射升空,使之沿著類似於傳統彈道飛彈的軌跡飛行。
飛行器重新進入大氣層後,它會將自己推回大氣層上部 。接著,它將完成上拉動作以控制速度和高度,向目標滑翔。
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上上下下的軌跡據信能夠迷惑目前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因為捉摸不定的軌跡能夠阻止彈道飛彈防禦系統鎖定目標。
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上上下下的軌跡據信能夠迷惑目前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
DF-ZF無法預測的飛行軌跡以及可通過多種飛彈發射的能力表明,中國研發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的目標是為了躲避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因為這種系統威脅到了中國發動進攻或防守的能力。
報道認為,中國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計劃帶來的一個主要困擾是,該技術可應用於常規武器和核武器。中國第二次測試的殘骸表明,它是在液體燃料發射平台上進行的。
中國第二次測試的殘骸表明,它是在液體燃料發射平台上進行的
這次試驗推翻了許多報道的結論,即中國使用「東風」-21固體燃料火箭作為發射平台 。這一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液體燃料發射平台與中國的核計劃相關。
採用液體燃料發射平台(如「長征四號丙」火箭)表明,中國發展DF-ZF可能是用於常規武器和核武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129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