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波、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研究員,海權及國際戰略問題專家
在中國周邊所有的熱點問題中,台灣是關鍵,是核心所在。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是中國離大洋最近的國土,它東臨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東控」東海、「南懾」南海、「北威」黃海和朝鮮半島。

首先,統一後,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將得到大的改觀。台灣天然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處在中、美、日等力量的輻射之下,絕非可以立國之地,它或與大陸統一,或倒向美日一方,自身實際上根本無法決定自己的安全與命運。
若台灣與大陸統一,中國就將很大程度上改變在近海的被動,大幅削弱美日針對中國的進攻性軍事威逼態勢;相反,若台灣倒向美日或被其所控,中國的地緣安全環境將急劇惡化。
歷史經驗也說明了這一點,甲午戰爭後,日本占領台灣,從而以台灣為基地跳板,拉開了長達50年對大陸侵略的序幕;而新中國成立後,美軍進駐台灣、控制台灣海峽,同樣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國家安全和發展軌跡。

其次,統一後的台灣將成為中國走向遠洋、經略遠洋的樞紐,中國海洋強國戰略的構建也將有根本性的進展。台灣是保護海洋交通線的理想支點,是中國海軍突破島鏈封鎖,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延伸的一把鑰匙,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從軍事作戰的角度考慮,正如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霍爾姆斯和吉原恆淑指出的那樣,「台灣島橫亘在中國海岸線的中央,它能輕鬆阻止中國海軍分布在南北的艦隊進行戰略集中,而集中兵力是海軍應用的原則,它還是中國海軍在第一島鏈以外區域行動的障礙。」

因此,台灣涉及中國遠洋戰略的安全及發展問題。中國海軍要想真正衝出第一島鏈,就勢必需要在第一島鏈上尋求一個出海口和補給基地。而第一島鏈的所有島嶼和海峽均被美國、日本以及美國的盟友或夥伴所控制。一旦發生戰事,敵方憑藉沿島鏈部署的優勢軍事力量即可輕鬆封閉中國從近海進出大洋的通道。中國如果不能在第一島鏈取得一個支點,無法控制任何戰略通道,就無法對來自遠洋的威脅防患於未然,積極防禦也就成了一句空話。由於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合法領土,它也就成為中國在第一島鏈謀求戰略支點和通道的最佳機會。
最後,台灣與大陸統一後將極大改變中國軍事防禦的重心。未完成統一的國家幾乎都難以成為一個強國,台灣與大陸的分裂不僅極大消耗了海峽兩岸的軍事資產,更使得中國的防禦重心過於聚焦近海及周邊,而遲遲未能建立有效的外線防禦,這也嚴重阻礙了中國在周邊以外地區的戰略進取。

中國統一台灣後,不僅能將部分國防投入從台海及其周邊抽身,並可以台灣為基礎構建一定的戰略外線。
世界大國的安全不僅僅在於其本土不受到直接威脅,還在於它擁有一定的緩衝地帶和預防性手段,能將威脅消除在邊界之外;也在於其擁有一定的威懾能力,當敵方威脅其安全時,有能力進行必要的反擊。海峽兩岸的統一,還將極大整合中國的資源和智慧,內部屏蔽或障礙的消除,必將有力推動大陸與台灣經濟的繁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129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