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空軍巴耶利巴空軍基地舉行的開放日活動,期間亮相了大量先進武器裝備,其中不乏出現有F-15、F-16、C-130、E-2C等我們熟悉的機型。新加坡的軍事實力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國土面積不到800平方公里的國家軍力一直是個謎,有分析認為,東南亞國家的軍事裝備都比不過新加坡,新加坡裝備一流的美式裝備,人員訓練素質與西方同步,海軍和空軍的發展水平讓周邊的馬來西亞等過都可望而不可即。
新加坡擁有東南亞最先進的空軍戰機部隊,有東南亞最好的潛艇部隊。而且新加坡常年在台灣和以色列進行訓練演習,訓練時間及水平也遠高於周邊鄰國。
強大的經濟支持國防力量迅速崛起
作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依靠強大的經濟發展,國防開支可謂是大手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在周邊馬來西亞、印尼的虎視眈眈下,在國防上的投入是相當巨大的。新加坡國防預算過去若干年來一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6%,占政府年度預算的34%左右。新加坡 已經實現全面機械化、高度機動性,擁有M1坦克、BIONIX陸戰車,是亞洲最有條件落實「決戰境外」的軍種;海軍9千人,自製世界一流堅韌級登陸艦、購入拉法耶艦與潛艇,實力傲視東南亞;空軍1.35萬人,擁有F-16C/D、空中加油機和E-2C鷹眼預警機。
新加坡空軍是一支現代化的專業隊伍,訓練有素,備受世界各地同行的推崇。新加坡空軍目前將升級60架 「戰隼」多用途作戰飛機,在飛機上安裝新的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和新的任務計算機。同時還將整合幾種新型彈藥,包括雷神公司的雙模精確制導炸彈和傳感器引爆武器。據報道,這次升級將耗資24.3億美元。
裝備製造技術先進被稱為「東南亞的以色列」
在改良軍事技術方面,新加坡堪稱「東南亞的以色列」,有能力生產世界上射程最遠的榴彈炮,改裝與提升戰機火力。為避免周邊國家的「新加坡威脅論」升溫,新加坡政府推行「韜光養晦」的對外軍購政策。
新加坡長期以以色列為建軍的榜樣,國家戰略也是模仿以色列,重點發展空軍和海軍潛艇部隊,主張境外決戰,掌握國家周邊350英里半徑內的制空制海權,獨立作戰3周到4周,等待美英澳盟國施救。新加坡自1965年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之後,新加坡共和國的締造者、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就立即向以色列發出了請求,要求以方幫助建立新加坡的軍隊。
陸軍在新加坡武裝部隊的三大軍種中規模最大,大約有75000名現役人員。新加坡的男性公民在滿18周歲後強制性服兵役兩年。義務兵服役期滿後轉為預備役,據估計,新加坡預備役人員高達50萬以上。
與美國關係密切,美五大海外核動力航母基地之一
海外航母基地有:日本本州的橫須賀航母母港;關島正在擴建為下一個核動力航母母港;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也在建設成為美國航母的停靠基地。早在2001年3月,美國「小鷹」號航母訪問新加坡時就是停泊在這裡,這也是第一艘造訪樟宜基地的美國航空母艦。
美軍在樟宜建立基地,大大拓展了美海軍第7艦隊的控制範圍。從這裡出發,美海軍艦隊可以在24小時內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達海灣地區;向東則可以直接進入南海海域。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最南端,儘管其面積不足700平方公里,但其軍事戰略位置卻十分重要。它扼守著溝通兩大洋的戰略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國際海運交通樞紐之一,素有「咽喉之國」和「遠東十字路口」之稱,世界上的很多軍事家都認為全球沒有幾個地點能夠趕得上新加坡的戰略重要性。
自越南戰爭以來,新加坡一直與美國保持著密切的防務關係,但卻有意識地避免成為正式的盟友,在防務和安全方面只是簽署了全面的安全框架協議,建立了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但是新加坡國家太小,無戰略縱深。利於速戰速決,最怕持久。但是考慮到新加坡和美英都是軍事盟國,戰爭爆發後,自己只要能頂上2周時間,美軍就會趕到救援了。而已新加坡目前的軍事實力,和鄰國對抗,完全可以支持2周。
軍事專家指出,儘管規模小且缺乏自然資源,但新加坡的國防預算超出了其最近的鄰國,支撐這一情形的是數十年的持續經濟增長以及願意在國防方面支出的政治意願。因此,新加坡武裝部隊被普遍視為該地區裝備最精良和訓練最有素的武裝部隊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0928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