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航母艦長哀嘆:只有兩個國家能擊沉我們不包括中國
中國海軍近年來迎來了「下餃子」式的跨越式發展,新銳的001A型航母、055型巡洋艦、052D驅逐艦、095、096型核潛艇都在緊鑼密鼓的建造中,在部分媒體的炒作下,中國海軍似乎一夜之間有了和美國海軍比試一下的底氣,然而這種觀點有些自以為是了,雖然中國海軍發展很快,但距離全世界的海洋霸主——美國海軍還差的太遠了。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海軍擁有400多艘大小戰艦,總噸位接近400萬噸,而中國海軍雖然也擁有300多艘艦艇,但是總噸位卻不到100萬噸,這說明單純的數量比較沒啥實際意義,在主力艦艇的對比上,中國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美國海軍的核心基礎是11艘核動力航母,包括即將服役的福特級超級航空母艦,近百年來,美國海軍靠著航母的強大威懾力打敗了日本、德國等後起之秀的挑戰,建立起縱橫四海的霸業。然而美國海軍在冷戰時期差點「陰溝里翻了船」,同樣強大的蘇聯想把美國海軍從霸主寶座拉下來。蘇聯海軍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挑戰之路,就是大力發展核潛艇,希望以此圍剿龐大的航空母艦。應當說,憑藉著鼎盛時期高達上百艘核潛艇,蘇聯紅海軍成功的限制了美國海軍的活動範圍,多次突破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層層防守,鎖定了美國的航空母艦。
為了對抗蘇聯紅海軍的「海狼」,美國不惜投入巨資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別構建了三條針對蘇聯核潛艇的封鎖線,北約的海軍日夜不停的搜索反潛,就這樣蘇聯的核潛艇還經常突破到北美的近海向美國人示威。但是美國海軍的運氣太好了,前蘇聯的崩潰讓那支令美軍膽寒的「紅色海狼」部隊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美國海軍頓覺輕鬆,認為沒有了蘇聯海軍,美國的海上地位就牢不可破了,於是將大量的反潛機、反潛護衛艦退役,然而不久之後,美國人發現自己高興的太早了。
隨著俄羅斯的復興和新興國家的崛起,潛艇重新成了美國海軍的頭號威脅。我們知道,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有著嚴密的反潛體系,分為外中內三層,分別有艦載機、護航艦艇和航母本身負責,在編隊的前方則布置有2艘左右的攻擊核潛艇作為警戒。然而就是這麼嚴密的防守,卻還是躲不過潛艇的「襲擊」。
據公開報道,冷戰過後,美國在與盟國海上演習之時,航母反潛網絡屢次被潛艇突破,美軍在檢討後發現,這是由於航母戰鬥群反潛網的「硬傷」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以美國海軍為例,完整的航母戰鬥群包括1-2艘航母,超過10艘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以及核潛艇,其編隊側面長度較長,防禦力量也最薄弱,這就給了潛艇可乘之機。法國海軍的核潛艇曾經用這種側面迂迴插入航母編隊內部的戰法,一次打掉了美國半支航母戰鬥群,最後因為魚雷沒了才「放下屠刀」。
除了這種側面襲擊的戰法,還有一種「守株待兔」的潛艇戰法也有著奇效,就是在航母的必經之路悄悄潛伏,等到航母接近時再突然啟動發動奇襲,這種戰法在廣闊的大洋中效率很低,但是非常適合東亞的水域,這裡分布的島嶼使得航母進出太平洋必須經過幾個重要的海峽,這是潛艇伏擊航母的天然獵場,相信相關國家也有預案。
有人可能懷疑這種作戰方式是不是異想天開,但我們的鄰居日本已經屢次證明確實有效,日本海自的親潮級、蒼龍級潛艇曾多次在美日海上演習中扮演「東亞某大國」潛艇「擊沉」美國航母,靠的就是這種手段。有趣的是,二戰時日本帝國的潛艇部隊也是使用類似的戰術將美國的航母擊沉,幾十年過去了,套路基本都沒有變化。據報道,被日本潛艇折騰得狼狽不堪的美國航母指揮官曾抱怨道,這種對抗完全是不對等的,美國航母根本無法鎖定那些關閉發動機潛伏在水底的潛艇,美國海軍以為最大的假想敵是中國,沒想到卻被日本這個鐵桿盟友「打掉了航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