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架!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制空能力已遠超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

軍情諜報| 2016-05-31| 檢舉

作者:怪蜀黍老囧曾

據媒體報道,近日,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師組織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兩種機型數十架戰機通過合理區分機型特點,檢驗新老飛行員技戰術水平。

從機身編號上看,參與演練的為海軍航空兵9師25團,即著名的王偉團。該團在2014年全面換裝了新型國產殲-11BH型重型戰鬥機。由於殲-11BH的航程遠,電子設備先進,因此優先配備給負責南海方向的海軍航空兵部隊,以維持在相關地區的制空能力。海軍航空兵也裝備了殲-10AH型戰鬥機,但是由於相比重型的殲-11BH,中型的殲-10AH在航程和掛載能力上均有不足,因此較為不適宜用於缺乏機場支持的地區。

目前,海軍航空兵已有海航8師22團、24團和海航9師25團裝備了殲-11BH/BSH型重型戰鬥機。最早接收殲-11BH/BSH的部隊是海航8師22團,其於2012年便完成了換裝,成為除尚未形成戰鬥力的艦載機團外首支以三代重型戰鬥機為作戰飛機的海軍航空兵部隊。海航8師24團則是在去年完成換裝的。目前這三個團均處於滿編狀態。

以一個團24架戰鬥機為基準,3個滿編戰鬥機團意味著中國海軍航空兵以及集結了72架重型三代戰鬥機,這一數量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中等國家的全部空軍兵力。相比之下,美國軍隊在海灣戰爭中以20架F-15C配合E-3A預警機等輔助軍機就完成了對伊拉克戰場的制空任務。可以想見,這三個團的重型戰鬥機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制空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殲-11BH/BSH戰鬥機都使用了國產渦扇-10A發動機,現在包括海軍航空兵和空軍在內,渦扇-10A都批量進入部隊服役,成為中國航空兵的主要動力來源。在歷經數十年的設計和研製後,渦扇-10A終於穩定堪用,這無疑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次重大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058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