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破西方封鎖掌握這項核心技術 美FBI稱中國為殲-20走私20噸碳纖維每斤1000美元

軍情諜報| 2016-05-30| 檢舉

作者:123軍情觀察室

圖為使用碳纖維等符合材料製造的F35機體結構,這種高科技的材料具備在超過2千度的高溫下不改變強度的優良性能,是各國製造高性能飛機、飛彈、高速飛行器和運載火箭的必備材料,用碳纖維製造的航空航天飛行器,質量輕強度大,可節約大量燃料。長期以來,美日等西方國家都將碳纖維作為最高級別的禁運物資,嚴禁對中國出口,而我國國產碳纖維工業又十分落後,這使得我國戰鬥機、太空飛行器的研發生產面臨著被「掐著脖子」的困境。

軍事評論員空山表示,行業內將高性能的碳纖維材料稱之為「黑色黃金」,它既具備碳材料的特性,又具備纖維的柔軟性,同時還具備極高的強度,這種優異的性能堪稱獨一無二,非常適合航空太空飛行器的製造。目前已開發國家飛機製造業中,直升機對碳纖維的使用量超過50%,軍用飛機超過25%,民航大型客機為20%。以美國F-35隱形戰鬥機為例,其對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使用量超過了35%,而我國殲-10、殲-11等戰鬥機還不到10%,這種巨大的差距反映出中美兩國在材料加工工藝的巨大差距。

我們知道中國航空工業在材料加工領域長期處於落後,這嚴重製約了我國軍用和民用飛機的發展,具體來說,美日等國在製造戰鬥機的機身結構、主翼、垂尾和蒙皮等零件時,大量使用碳纖維材料降低重量,與傳統的金屬材料相比輕了大約32%,減少零件數量約在60%,同時顯著提高了部件抗疲勞和耐腐蝕性能,綜合性能提升一個台階。美國第四代戰機如F-22和F-35,碳纖維等復合材料的使用量在35%左右,推力強大的發動機加上更輕的機體結構,使得美國四代機擁有極強的機動性能。

西方對我國嚴格禁運碳纖維材料,近年來已有多名美日等國公民因「走私」鋃鐺入獄,甚至連生產自行車的低品質碳纖維都禁止出口。西方希望用密不透風的禁運限制中國軍用飛機的製造和發展,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面對嚴峻的外國壟斷現狀,我國一直希望突破高性能碳纖維的核心技術,多年前就將碳纖維生產作為 「863」計劃的重點項目,隨著大量資金和科研資源的傾斜,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國在碳纖維製造領域終於獲得了突破性進展。

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碳纖維為T800型材料,之前日本的東麗公司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這種壁壘即將被打破了,據最新報道,我國自主研製的千噸級T800原絲線生產線日前在江蘇投入運行,生產的T800碳纖維部分性能指標超過國外同類產品,可完全替代進口,這對我國的航空工業甚至整個軍工業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更為重要的是,這套T800生產工藝所有的核心設備和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製造的,這說明外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激勵中國人發揮聰明才智,將國外的壟斷一一突破,踩在腳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1042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